高校主题班会课程化建设的现状研究

2018-03-07 10:39寇誉元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21期
关键词:班会辅导员课程

寇誉元

(郑州轻工业学院建筑环境工程学院,河南郑州 450002)

1 辅导员的职业定位+主题班会的意义

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而高校主题班会是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手段,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也是大学生校园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高校主题班会能够让学生接受班级教育,促进学生之间交流与沟通,是构建和谐班级和校园的重要基础。美国教育家托马斯•里考纳在其著作《完善人格教育》中,对学校发展学生人格进行系统阐述,并树立了十条理由,同时还对推动学校人格教育的有效策略进行了分析,在里考纳看来,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班会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2 高校主题班会现状及问题分析

2.1 高校主题班实施过程中辅导员缺少必要的正确认识

一直以来,高校通过开展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但在实施层面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这主要体现在高校对主题班会缺乏正确认识,并不注重其教育意义。目前不少高校的主题班会虽然正常运转,但并未发挥实际作用。现阶段,诸多高校都明确规定各院系的辅导员必须积极组织并参加主题班会,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一些高校辅导员由于教学管理工作较为复杂,无法对主题班会进行有效管理,对主题班会的重要价值并未形成正确认识,对主题班会的定位尚不明晰,以致于在实施阶段,班会组织者工作混乱,降低了主题班会的实际效果。同时围绕主题班会进行的理论研究仍然较为滞后,在常见的课时管理中,主题班会并未成为评估实际工作量的重要维度,这就导致部分辅导员缺乏对主题班会的理性认识,课程模式并未深入,主题班会的开展较为形式化,并未围绕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展开。此外,更重要的是,在现行辅导员工作评估体制下,主题班会的实施状况与辅导员的考核关联不大,因此辅导员对主题班会建设的重要意义缺乏认识,导致学生无法积极参与班会组织的相关活动。同时部分教师尚未建立总结与反馈机制,对代表性的个例并未进行深度解剖,并未充分发挥成功个例的作用。

2.2 缺乏规范的组织管理及相应的支持

高校长期以来对高校班会缺乏专业部门统一管理和效果评估,部分高校尝试对班会状况进行有效管理,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管理较为模糊,同时由于管理职责分配不科学,导致长期无法实现对主题班会的监督管理与优化。若将主题班会课程化,但在教学过程中并未真正建立独立的课程体系,使得主题班会并未覆盖全部学生教育的内容。由此可见,现阶段,主题班会形式主义较为普遍,在执行层面,主题班会的积极作用并未得到有效发挥,教育成效并不理想。此外,由于理论研究较为滞后,相关文献网站涉及到的理论研究内容缺乏科学性,需要对其更高层级进行阐释,有助于构建完善的推广体系。

2.3 高校学生自身对主题班会的排斥

由于高校部分新生刚从高中进入大学这个相对自由的环境中,从那个培养少说话、多学习,不在乎表达才能、只注重学习能力的压抑氛围中解脱出来,认为自己和这个班集体无关,自己也不想听从别人的建议,也没有必要为此做出任何的改变。从而就出现了思政工作者在台上讲到慷慨激昂、滔滔不绝,而下面的学生却一副无所谓的态度,在下面玩手机、看课外书,甚至和其他同学聊天打闹,影响主题班会的顺利开展,使其最后的教育效果差强人意。

3 高校主题班会课程化建设对策的研究

高校主题班实施过程中存在辅导员缺少必要的正确认识、缺乏规范的组织管理及相应的支持以及高校学生自身对主题班会的排斥等问题,提出通过建立高校对主题班会的正确认识、完善高校主题班会质量监控体系、加大师资力量投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等途径建设高校主题班会。

3.1 建立高校对主题班会的正确认识

对于高校来说,为了促进高校学风思想建设的顺利进行,丰富校园文化,及时有效的将高校指导思想灌输给学生,高校可以借助主题班会这个有效的平台引导学生,使学生之间形成一种正确的舆论导向,使整个校园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这不仅有利于高校对学生的系统管理,同时也可以通过主题班会活动的教育来弥补高校素质教育的不足。其次,主题班会是教育学生的一项重要的集体活动,是高校思政工作者通过班集体教育影响学生的一种教育形式。然后,通过主题班会课程化,同时再定期、不定期的开展校级或年级的主题班会交流会和优秀主题班会的评选活动,或者是把主题班会的考核结果与年终考核结果挂钩。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杜绝了思政工作者应付差事做法的出现,更是激发和提高了高校思政工作者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3.2 利用新媒体建设高校主题班会课程化的实施方案

新媒体涉及的领域较为丰富,并且注重参与主题的交互性,现阶段应用较广的是腾讯的微信以及新浪的微博等,备受广大大学生欢迎。首先,对现有班会组织形式进行变革,将新媒体作为重要元素融入班会组织的全过程,随着社交网站的快速发展,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应该积极利用新媒体的传播优势,提高学生的学习及时性,同时关注学生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的日常情况,对学生成长状况进行有效评估。此外,借助新媒体较高的适用性,对长期以来的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利用新媒体打通线上课堂和线下课堂,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范围,使互联网手段更好地服务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使教师与学生能够更搞笑地进行沟通与反馈。其次,借助于新媒体手段,明确不同类型的班会主题。对于辅导员而言,通过新媒体手段能够与不同学生以及教师进行有效沟通,并对学生思想发展进行有效评估,为班会主题的确定提供了诸多备选方案。比如利用微信平台,向所有用户推送相关课程内容,引导其参与主题讨论和选择,最终根据实际投票数进行筛选,使班会主题能够最大限度反应学生需求。

3.3 完善高校主题班会质量监控体系

由于前期准备事宜相继完成,在深入推进课程化建设的同时,应该强化对主题班会质量的监督与评估,并将具体工作付诸实施,杜绝一切形式化现象,所以可引导学生积极进行班会评价,辅导员或者校方可汇总的信息对班会进行进一步优化和改良,提升班会课程化水平,同时也有助于构建完善的质量监督体系。

3.4 加大师资力量投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对于校方而言,高校应该构建并完善相应的政策措施,加大对师资培训和引进,全面提升教师的业务素质,推动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建设,此外,辅导员还应该积极推进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主要表现在育人意识以及人格魅力,这样才能推动课程化建设,为提升班会质量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班会辅导员课程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班主任如何有效开展主题班会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初中生主题班会创新策略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主题班会共话中国梦
微班会:管窥班会的现实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