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财会专业财务管理课程多元化教学改革探究

2018-03-07 17:08杨雨杉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17期
关键词:财会多元化财务管理

杨雨杉

(云南财经职业学院,云南昆明 650224)

在高职院校进行教学过程当中,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同时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要摒弃灌输式教学模式,注重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够使得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课程学习更加具有实际效果。尤其是面对当下财务管理课程存在的诸多问题,需要进行多元化教学改革,来提升财务管理教学水平。

1 高职财会专业财务管理课程多元化教学的现状

经过对当下高职财会专业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现状。

1.1 教学方法单一,内容缺乏合理性

在进行财务管理专业教学的过程当中,部分教师依然采用讲述式的教学模式,过分的拘泥于管理课程的书本知识,而不能够将书本知识与实践需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样就造成了教学的方法相对单一,而且内容与实践相脱节,这样不仅会造成学生的积极性受到损害,而且不利于学生和教师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交流,最终让学生们丧失对专业财务知识的学习兴趣,认为财会专业比较枯燥乏味,渐渐地失去学习的兴趣。

1.2 教材严重滞后

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是不断进步的,因此,有关于财务会计管理专业的书籍也应该做到与时俱进,但是经过对当下高职院校财会专业财务管理课程的教材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教材内容严重滞后,不仅教材中实践的内容相对较少,而且缺乏与时俱进的针对性。财务会计专业的教材明显缺乏对我国经济发展以及特殊国情等内容的涉及,导致学生在进行高职院校财会专业财务管理课程学习之后不能够顺应社会的需求,在社会中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主要是很多大学生认为理论知识学习就足够了,这样会造成学生眼高手低的现象,很难真正的掌握住教材中的重点知识。

1.3 定量分析操作性差

当下高职院校在进行财务专业教学中,也建立了基础会计、财务会计以及会计电算化的实验室,但是基础设施相对较为缺乏,尤其是缺乏一些校外的实训基地,这样就导致学生们在进行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的过程当中很难具备实习的机会。由于在进行教学中往往就是进行财务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在实训基地则要培养学生做账能力、财务管理的能力以及分析决策的能力等等,如果在实践实习方面课程设置较少,那么学生们很难通过实践锻炼来进行查漏补缺,提高自身财务管理的综合素质。比如说高职院校的教师都是从事财务管理的教学工作,但是缺乏实践经验,这样在进行经营管理知识讲解的过程当中,也缺乏一些理性的认识,导致在进行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的过程当中缺乏实践性。

2 高职财会专业财务管理课程多元化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

2.1 学生参与互动少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要求,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就需要在进行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应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但是经过对当下课堂教学进行研究发现,学生的参与互动相对较少,而普遍是教师唱主角。在这种情况下,难免导致教学缺乏实践性,不能够很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尤其是不能够针对学生的困扰进行个性化的解答,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才能够解答疑惑,帮助学生们掌握住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但是,在当下财务会计管理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比较少,这样就会造成课堂氛围较为沉闷,教师和学生之间无法进行正常交流,不能够针对于学生的疑惑开展针对性教学,导致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效果非常有限。

2.2 缺少实践教学环节

正所谓实践出真知,因此在进行财务会计管理的教学当中,必须要注重设置实践,但是当下由于受到实训基地缺乏的影响,教学缺乏实践内教学环节的设置,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学生在进行企业财务管理学习之后不能够在企业锻炼,这样就导致学生们掌握的知识是空洞的,影响到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缺乏实践环节的设定导致对于学生的考核也往往仅关注于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造成考核评价体系的不完善,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进行财务管理当中,很多学生仅仅是对理论知识进行死记硬背,在考前突击,这样就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学生的实践能力相对较差,难以很快地融入到社会当中,为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贡献力量。

2.3 双师型教师缺乏

经过对当下高职院校财务专业财务管理课程教学队伍进行研究发现,双师型教师较为缺乏,很多教师都是本科毕业之后直接在高职院校进行教学,这样就导致教师本身就缺乏实践经验,在进行教学中很难把握住教学的重点,而是囫囵吞枣、眉毛胡子一起抓,让学生们进行死记硬背,最终造成学生的兴趣不断下降,认为学习财务管理知识比较枯燥、比较复杂,渐渐地对财务管理课程丧失兴趣,由于缺乏双师型的教师队伍,造成高职院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缺乏实践指导意义,也就很难培养出新发展的全面人才,导致很多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具备专业知识但是缺乏实践能力,无法适应社会的需求。

3 高职财会专业财务管理课程多元化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鉴于当下高职财务会计专业管理课程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不足,为了实现多元化的教学改应,应该采取以下有效途径:

3.1 财务管理课程内容的项目化

为了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增加财务管理课程的兴趣性,应该将财务管理课程的内容项目化,通过设定问题引导学生的注意,有效地活跃财务管理课堂的教学氛围,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的实际效果,因此教师在进行财务管理教学的过程当中应该根据教材中的内容进行目标项目任务的确定。通过设定任务能够将课本中的重点知识凸显出来,并且提高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完成财务管理课程中的每一个项目,来帮助学生们掌握住财务管理一些重点知识。通过将财务管理课程的项目化能够以就业为导向,以财务管理岗位的专业知识需求为核心,设置出项目建设任务,让学生们在完成各项任务的过程当中,对财务理论知识进行学习,并且也能够让学生们在团队协作的过程当中提高综合分析能力、解决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可以利用财务管理课程项目化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3.2 采用ERP沙盘实训

为了强化财务管理中的实践教学环节,可以采用ERP沙盘实训模式,高职院校可以通过投入一定的资金构建一个沙盘实训室,可以在沙盘实训室里让学生们进行角色的设定,才能够让学生们真正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指导实践的实际操作能力,比如企业的战略管理、产品研发以及生产能力安排、物质需求、供应资金解决、市场销售等各个方面的信息,融入其中,这些内容基本涵盖了企业运营的所有关键环节,也是财务核算和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建立沙盘实训室让学生们进行模拟实训。更加直观地对模拟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进行观察分析,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以及教师点评等方法,来提高实践课程的教学效果,让学生们真正地感觉到身临其境之中,参与到企业的财务管理过程当中,从而查漏补缺,提高自身的财务管理水平和能力,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以及企业的需要。

3.3 应用多元化教学方法

随着我国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普遍应用在了教学领域当中,通过运用这种新兴媒体能够创造出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因此在进行财务管理教学的过程当中也应该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运用现代技术设备以及现代技术手段来打造多元化的教学氛围。比如说可以在财务管理教学中充分的运用Excel,由于财务管理中学生们需要掌握大量的公式并且进行计算,因此为了帮助学生们掌握住这些数学公式,可以通过建立一个cell的方式,运用一个Excel的基本功能,将财务管理的内容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化繁琐为简单,提高财务工作效率和质量。通过课程内容项目化、引入ERP沙盘实训、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以及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方式,财务管理的教学改革取得了积极成果。

3.4 评价学生职业能力

教学评价本身作为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到课程教学质量和内容效果的重要环节,因此应该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能够真正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这就需要改变传统的考核评价方式。通过阶段性考核、课堂表现、调查报告以及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办法,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通过建立这种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才能够真正地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为了适应经济发展需求,高职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在财务专业财务管理课程当中,存在的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滞后,教学的内容相对滞后以及实验操作条件较差等问题。为了实现财务管理课程多元化教学改革财务管理的内容项目化,并且通过采用沙盘实训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最重要的是做好对学生的评价工作,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重要前提。

[1]梅成超,周家乐.财会专业学生实践技能与市场需求匹配度分析——以某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为例[J].商业会计,2016(23):114-116.

[2]徐彩红.多元智能结构理论在高职财务管理教学中的应用[J].财会学习,2016(20):188.

[3]彭瑞清,胡洪安,何志文.创业教育理念下的高职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四川劳动保障,2016(s1):57-58.

[4]陶红.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标准及教材开发研究——以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为例[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7(4):70-71.

猜你喜欢
财会多元化财务管理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中小企业管理型财会人才培养策略
财务管理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企业财会内控监督机制的现状与思考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论新形势下酒店财务管理
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