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应试技巧

2018-03-07 17:08杨志敏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17期
关键词:理解能力解题初中语文

杨志敏

(湖北枣阳第四中学,湖北枣阳 441200)

很多初中生不懂阅读理解的解题技巧和方法,导致这方面失分情况比较多。语文学习中对于阅读理解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而且在各类考试当中,阅读理解也占据较大的比例。阅读理解的关键就是以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掌握了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就可以应对各种考试,并且为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1 探究原因

在语文应试当中,学生通常都觉得阅读理解最难,造成这种局面是因为初中语文课堂多半重视讲解轻视阅读。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当中,很多教师不够重视语文阅读,在课堂上没有给学生留出充分的阅读时间,导致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所以他们很难应对阅读理解题目。在新课标的影响下,语文课程要求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完成自主学习,自己去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使学生对于语文课程的热情不断得到提升,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但是结合初中语文教学课堂的现状,教师的课堂定位存在偏差,没有给予学生自由阅读的机会,限制了学生语文阅读解题能力的发展。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重视教学方法,只是关注自身的教学行为,却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教师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教学环节,霸占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初中语文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否则就会导致学生无法实现个性化成长。

一些教师也不够重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分析能力,在课堂教学当中,教师专注于知识的讲解,不去关注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此外很多学生自身缺乏阅读积极性,也没有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再加上家长和老师不够重视引导学生阅读课外名著,导致学生的阅读储备量比较少,因此要引起家长和老师的重视。

当前我国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仍旧会受到传统理论教学的影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过于依赖教师的指导,教师仍旧占据课堂的主体地位,教师完全遵循教材内容实施教学活动,而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这样就会严重限制到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丧失独立解题的能力。

2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应试技巧

(1)加强学生读的训练。读也是一种学习方法,学生要想提高自身的语文能力,就要积累更多的语文知识,多读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文学作品可以反映出社会生活的某个方面,这也是文本的主题。每个议论文都有一个中心论题,作者阐述自己的观念,并且论证自己的观点,而科普文章通常就是表明一个课题,利用实例或者实验进行解释分析,引起读者的关注。因此阅读文章最重要的就是把握文章中心。学生在快速阅读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很多疑点,他们可能无法透彻的理解某些词语,也不够明确人物关系的关系和作者的观点等。因此在阅读过程中,需要改善学生的阅读心态,首先要迅速地阅读全文,确定关键语句,这样就在整体上了解了材料,确定了文章的中心和感情基调。其次需要通过整体的感知分析文章局部,确定在文章当中具体词语句子发挥的意义。最后联系各个局部,可以产生新的认识。这种方法就是先从整体,再到局部,最后再到整体,这种方法符合阅读题的解题规律,利用这种整体意识就可以准确的答题。

(2)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通过博览群书才可以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加大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在多读过程中学会正确的思考方法。学生在精读过程中,通过文章的答题脉络可以掌握内在的思维方法,他们读得越多,思维就会变得越发达,问题解决过程也会变得更加容易。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能会产生各种疑点,例如没有准确的理解某些词句、没有理顺人物事件的关系等,这个时候可以通过试题破解学生的疑点,通过各种试题可以让学生在多个方面重新思考问题,从而产生不同的见解。此外也可以引导学生比较用语的异同点,这样也可以帮助他们破除疑点。

(3)全面的掌握文章大意。学生只有全面的掌握文章的基本意思,确定题目的要求之后,才可以快速地筛选正确有用的信息,再利用规范的语言表达出来。很多初中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欠佳,存在很多语病,结构上也缺乏照应性,导致他们答题不够规范,错误运用各种标点符号,无法将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准确地表达出来。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语言表达要做到精确简明,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就要帮助学生扎实语言基础,培养他们检查语病的习惯,不断修改自己的阅读答案,通过检查可以消除大部分的语言毛病。语言表达同属于思维能力问题和表达能力问题,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实施思维训练,让他们多阅读,并且多动笔写,这样就会自然而言的形成语感,提高阅读答题的效率和准确性。

(4)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要想使学生的分析能力得到提高,不仅要让学生感知阅读材料,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章分析能力。教师要善于发挥自己的讲解作用,不能占据学生过多的时间,注重讲解一篇文章的深奥之处,帮助学生领会文字背后的含义,这样可以逐渐提高学生看书和写书的能力。例如在分析高尔基的《海燕》的时候,教师就要交代文章的时代背景,否则学生是无法真正地理解文章内涵的。

教师在分析文章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主动去阅读,搜索和分析大量的语言信息,增强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让学生逐渐形成个人的观念体系,帮助学生掌握方法技巧,这样才可以保证实践活动具备创造性。

(5)传授学生解题技巧。学生要通过全文阅读掌握关键内容,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加体会文章的核心内容,教师要教导学生学会抓住关键词,这样就可以迅速地明确文章中心。在论述类文章当中,关键词通常都处于总起句和总结句以及过渡句当中,在记叙类文章当中,关键语句处于议论抒情的部位,这些关键词主要都是表达性质,并且充满感情色彩。此外学生的理解能力可以帮助他们读懂题干要求,学生在阅读题干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分解题干的要点,掌握有效的信息,确定是简答还是分析,如果要求简答,那么只是阐述观点即可,如果要求分析,那么就要利用举例推论等方式进行分析。学生在答题的过程中要始终把握原文,保证答案条例清晰。如果在阅读过程中遇到很难的题目,要告诫学生不能一个人钻牛角尖,否则就会耽误太多的时间,影响到后续作文的书写时间。

3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应试技巧的传授需要遵循正确的教育规律,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要帮助学生广泛的阅读,切忌不能代替学生的想法,实现个性化阅读,提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1]陶伟.浅析初中语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J].科学中国人,2017(21):73-75.

[2]马凤英.重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鉴赏水平[J].考试周刊,2017(4):28-29.

[3]孙海燕.浅析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策略[J].新课程,2017(2):52.

[4]杨开新.归纳整理科学训练培养能力——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能力提高之策[J].新作文,2010(17):4-5.

[5]刘筱菊.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理解自学能力的培养[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07,23(8):33-34.

[6]崔静.刍议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12):133.

猜你喜欢
理解能力解题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用“同样多”解题
设而不求巧解题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三部曲”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用“同样多”解题
认知风格与大班幼儿阅读理解能力的关系研究
阅读理解差,美国损失大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