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视角下城乡体育公共服务发展问题与策略思考

2018-03-07 17:12陈华耘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苏州21500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8年2期
关键词:公共服务城乡农村

□ 陈华耘(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苏州 215000)

我国公共体育的发展,经历了先由城市发展,再全面协调城乡发展局面,促使城乡实现一体化发展的历程。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长期以来,主要发展的是城市公共体育,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较快,尤其是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农村公共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已经朝着越来越好的局面迈进了。在这样的背景下,实现城乡体育公共服务的一体化发展,是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针政策的,同时也是促使城乡体育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城乡体育公共服务一体化,是要将城市与农村变为一个整体,共享体育公共服务资源。城乡体育公共服务一体化是指城市和乡村,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打破相互分割的壁垒,通过多种机制和方法的灵活运用,加强体育公共设施建设、发展体育公共事业、发布体育公共信息等,为丰富社会公众生活和参与社会体育活动,提供社会保障和创造条件。

1、城乡体育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基本原则

1.1、公共导向原则

公共服务具有公益性,也就是说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要发挥其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需求的作用的,政府投身公共服务,不能以自身利益为考量对象,而要为公众提供满意的体育服务为目的。只有这样,才能让公共服务事业健康有序的发展,真正实现其价值和意义。在城乡体育公共服务方面,政府应秉持公共导向的原则,从人民群众的需求入手,对城乡体育公共服务质量进行评估时,应根据有限资源条件进行定性与定量的评估,不能够想当然的厚此薄彼,也不能够有人为的主观因素干预和制约,而应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的实际问题,结合具体地区的体育公共服务情况,进行更有针对性的体育公共服务投放。此外,城乡一体化体育公共服务的价值在于能否被城乡居民锁需要,而不在于政绩的达成。

1.2、社会资本原则

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公共事业服务的重难点问题,不能单独从政府角度考虑,而是要将政府与人民群众联系起来,因为二者是合作伙伴关系,所以应彼此信任,也就是要培育“社会资本”。社会资本概括的界定,是一个团体成员所共享的一组非正式价值或规范,使他们能够合作共事。在政府与人民群众关系融洽,并且能够朝着一个既定的目标努力,那么必然会焕发出无限的生机,促使城乡一体化体育公共服务更好的发展。在城乡体育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目标下,必须根据地域发展特点,以及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从而由政府主导实施对城乡一体化体育公共事业发展的科学规划。

1.3、资源共享原则

人始终是社会公共服务的对象,同时也是核心,公共资源的享有应该是指向人民群众的,这样公共资源才能够实现价值。以人为本,这是城乡体育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原因,也是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社会需要均衡发展,如果没有均衡,那么资源共享也就无从谈起,城乡体育公共服务一体化也就失去了应有之义。实现资源共享,是要建立在对城乡二元结构的突破基础上的,要打破不利于资源共享局面的束缚,从而解决城乡体育发展中面临的种种问题,真正实现高效、开放、分享、创新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形成城乡体育公共服务多层次、跨部门的合作机制,避免城乡体育封闭、分散发展局面的出现,政府应实现弹性管理,从而让体育公共服务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的配置。

2、城乡体育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面临的困境分析

2.1、农民体育诉求表现冷漠

长期以来,我国城乡发展是不均衡的,农村社会基础设施、农民的经济收入与生活水平都无法与城市相比,那么在生活压力面前,谋生成了农民日常生活最关心的问题,而体育运动则往往被忽视,农民普遍缺乏享受体育公共服务的意识,表现出对体育诉求冷漠的态度。即使是现在农村生活条件大幅度提升,体育运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很多农民还是不会自觉享受体育权利,对于体育运动的价值和作用也没有足够的认识,过多的注重物质生活条件和基本生活需要,对于体育公共服务的需求不强烈,这与城市居民形成巨大的反差,这种差距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扭转,那么城乡体育公共服务一体化也只能是一句空话。

2.2、城乡体育公共服务机制缺失

一体化城乡体育公共服务,离不开政府的供给,在实际操作方面,很多地方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执行力不足,缺乏政策的持续性,供给动力不够,一体化是城乡一盘棋,体育公共服务的投放应该秉持着全方位的原则,然而目前很多镇(乡)政府都没有设置相应的全民健身领导机构,村级单位更是没有。由于地方体育公共服务资金来源主要是地方财政,而农村地区的财政资金紧张,这使得农村体育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城乡一体化的联动模式依然没有形成,缺乏统筹安排,更缺乏城乡之间体育公共服务资源的有效流动。

2.3、体育公共服务政策执行不力

一项政策再好,如果无法得到有力的贯彻,那么也就没有任何价值,所以说,公共服务过程中,对政策的执行力是一项重要的指标,可以衡量公共服务开展的好坏情况。城乡体育公共服务一体化目标的实现,必须制定和执行科学的公共政策,然而,目前我国体育公共政策的制定权威性不足,存在各个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冲突,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执行过程权责不明,对政府的体育公共服务绩效考核缺乏,使得体育公共服务相关信息无法真正传递出去,也无法高效的解决体育公共服务问题。

2.4、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目前,我国体育法律法规比较完善,而且也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我国体育相关法律法规建设起步较晚,完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如《体育法》关于“体育设施”条款,存在城乡标准规定不一致问题。又如《全民健身条例》总则中关于“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城乡体育法律责任”一款中,没有指出违反规定应承担什么责任等。此外,相关法律法规缺乏操作性和适用性,一些省(市)、地区又缺少相应的配套法律法规,从而导致城乡体育公共服务保障不力。

3、城乡体育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策略探析

3.1、构建农村社会公共体育健身网

体育公共服务应该扎根在民间,那么基层体育组织的作用便是巨大的,尤其是农村地域,更应该发挥基层体育组织的中坚力量,依托基层体育组织,充分调动城乡居民积极性,引领更多的农民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在引领过程中,促使农民转变理念,树立正确的健身运动观,并且掌握一定的体育运动技能,培养对于体育运动项目的兴趣,并且积极的投身体育运动实践之中。基层体育组织应树立服务意识,直接为居民服务,可以保障体育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对于农民缺乏体育健身意识的情况,应建立农村社会公共体育健身网络,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体育指导员队伍,让这些体育指导员来带动城乡居民的体育运动,并且加强城市与农村基层体育组织的交流与沟通,开展丰富多样的城乡体育活动,让更多的局面重视体育活动,并且愿意参与进来,同时也不能够划定城市与农村的活动范围,而应该实现一体化发展,打破农村与城市的地域界限,促使更多的农村居民了解体育运动的作用,感受到参与体育运动的乐趣,从而积极投身体育锻炼。如可以在每个乡村设立文体健身活动站,制定相关组织活动制度和体系,并且充分发挥中小学校的作用,由体育教师兼职指导员,加快城乡居民在体育公共服务一体化的进程。

3.2、完善体质监测与政府绩效评估机制

绩效评估是公共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同时也是公共服务质量提升的有效管理方法。在城乡体育公共服务一体化目标之下,绩效评价可以实现动态信息反馈,完善居民体制监测服务系统,设立各级体质监测中心,形成市、县、乡镇三级网络系统。对于居民的体质检测工作应定期开展,建立居民体质档案来监控体质。同时,城乡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应取得与公共卫生部门的配合,指导社区居民科学运动健身。建立统一标准的城乡体育公共服务考核与评估办法,有效监管城乡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运作情况,从而提高政府体育公共服务效率。

3.3、加强城乡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在体育公共服务方面,城市和农村的体育资源配给情况是不一样的,所以导致了城乡区域体育公共服务发展不一致,如果要想实现城乡体育公共服务一体化,必须要建构一整套体系,促使城乡体育公共服务形成一个整体,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既定的目标。加强城乡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实现城乡体育公共服务一体化目标的重要手段,可以有效保障城乡居民享有体育公共服务权利的实现。一是树立“以人为本”服务理念,以城乡居民实际需要为根据,提供给符合城乡居民体育锻炼意趣的体育公共服务产品。二是强化政府的主导职责,解决城乡体育公共服务组织、提供、配送主体单一的问题。三是转变政府职能,拓宽城乡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渠道,弥补政府在体育公共服务的欠缺。

3.4、开拓城乡一体化良性互动局面

在城乡体育公共服务事业发展过程中,为了要达成城乡一体化目标,需要沟通城市与农村,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这样才能促使体育公共服务资源合理的配置,体育资源的流动性,会带动居民对体育运动的参与,城乡体育公共服务一体化,需要开拓城乡良性互动局面。一是要创新体育公共服务方式,实现体育公共服务由城市社区向乡村的延伸,对传统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方式进行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实现根据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等方式,提供体育公共服务产品和项目的投放,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二是大力支持各类体育基金会、投资公司等体育公共服务机构的加入,参与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和投资兴建体育场馆,让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在公益性机构扶助下,实现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市场化的运作。三是加快城乡一体化服务信息的联动,提高城乡体育公共服务信息化一体化水平。

3.5、健全城乡体育公共服务一体化法律法规体系

从体育领域看,我国先后颁布和出台了《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全民健身条例》等法律法规政策,涉及到全民健身、体育公共服务方面,可以促使我国体育法制化、规范化发展。根据我国城乡体育公共服务发展的实情,尽快建立健全与 《体育法》、《全民健身条例》等配套的法律、法规、条例;明确各级政府法律责任,特别是乡镇、村一级政府相关条例,保障体育经费城乡投入的公平公正,保障弱势群体体育公共服务的权利。

总之,体育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是我国体育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共同目标,也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建设工程,城乡在体育公共服务发展过程中,应该注重一体化路径,实现体育公共服务资源在城乡之间流动,形成动态平衡。双向沟通、资源共享互补,统筹发展的局面,从而高水平的发展好城乡体育公共服务。

[1]张敏,郑家鲲.城乡公共体育服务——体化发展的内涵与路径研究[J].体育科技,2013(6).

[2]孙岩,刘超.我国城乡体育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的现状及模式研究[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2013(2).

[3]张宏伟.城乡体育一体化发展的价值维度与实践保障[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11).

猜你喜欢
公共服务城乡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公共服务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城乡涌动创业潮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