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社会语境下“小清新”一族的话语困境

2018-03-07 10:56
文化学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亚文化身份话语

陈 敏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公共外语教研部,北京 100089)

一、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社会向消费社会的转型,青年亚文化进入繁荣期,一些女性青年亚文化也纷纷涌现,成为21世纪社会发展中一个突出的特征。在诸多女性青年亚文化群体中,“小清新”一族是其中风格显著的一个族群,“小清新”们反对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的态度,崇尚简单自然的生活,喜欢轻柔呢喃的民谣音乐和大地色系的棉布衣服。在国内主要的网上社区,如豆瓣网、百度贴吧等,都能看到她们的身影。在豆瓣网上,与“小清新”相关的小组共有631个;而在百度贴吧上,“小清新”吧更是有八十多万会员。部分亚文化研究者充分肯定了“小清新”女性的文化态度[1],但也有研究者批评她们的逃避主义[2]。基于此,本研究通过分析豆瓣网“小清新”组的网上讨论,具体探究青年亚文化女性成员“小清新”们的话语建构。

二、“小清新”一族的话语分析

本文根据豆瓣网“小清新”小组的讨论帖建立了小型语料库。豆瓣网是国内以群体兴趣为基础的网络社区,作为青年亚文化的活动重地,豆瓣小组是其论坛板块的最小单位,也是网络青年亚文化的基本群体组织。“小清新”小组是豆瓣网上最大的“小清新”文化社区,截至研究时已有十一万多的成员,且绝大多数为年轻女性。小组不定时会有成员发起讨论话题,其他小组成员则会跟帖评论,形成互动。在此基础上,作者选取了650个帖子,共9 382个字进行探讨。

对“小清新”话语的文本分析表明,对自我观念、态度、情感、经验的呈现、表达、分享是青年女性亚文化群体话语的中心内容。例如,在“小清新”话语样本中,人称代词“我”频频出现:

例(1):我用《旅行的意义》吉他伴奏做手机铃声的。

例(2):好吧。我真的喜欢陈绮贞,看清楚了,是陈绮贞。

例(3):我不是文艺青年。

在例(1)中,用“我”作开头说明自己的行为,间接说明对陈绮贞歌曲的喜爱。例(2)中,“我真的喜欢”正面地呈现了自己对陈绮贞歌曲的态度。在例(3)中,“我”则直接给予了对其身份询问的否定信息。从样本数据可以看出,“小清新”文化成员在话语中围绕音乐和“文艺青年”的身份展开讨论,通过频频地自我提及、自我态度呈现、自我肯定或否定来显示个人的存在,具有强烈的个体意识,建构起了以自我呈现为表征的亚文化。

此外,在“小清新”话语样本中,笔者还发现了大量心理过程的描写句。

例(4):从高中听到大学毕业了,喜欢陈老师,更喜欢看她演唱会。

例(5):我的口味很广,爵士、摇滚都爱。

例(6):举手,心情不好的时候听了心就澄澈下来。

例(7):我觉得写的还是满生动的。陈绮贞自身没什么,我也是喜欢她的听众,关键是有些人表现所谓文艺的姿态……

从上述例句中可以看出,通过以第一人称感情型心理过程小句为主的情感和态度呈现,“小清新”们在对不同音乐的喜好表达中彰显自我的存在,通过申明自己的情感立场建构自己的文化认同。在网络交流的过程中,她们建构起以感性呈现为特点的亚文化身份。

三、“小清新”一族的话语困境

在所有话题中,“网上文艺青年的12大特征,看看你有几项”这一话题的回帖是最多的。对于帖子中对“小清新”的种种歧视性标签,“小清新”们既有愤怒地反击,也有对自我身份的质疑。网名为ashes的“小清新”成员写道:“你一定要说的这么恶心吗?看完以后发现原来我不是,退组了”;另一位“烤焦的面包”回复道:“我觉得还是写得蛮生动的。陈绮贞自身没什么(我也是她的听众),关键是有些人表现所谓文艺的姿态。”在群体身份和个体身份之间,“小清新”们一边竭力为本族群辩护,一边又在否定个人的“小清新”身份,体现出对以文化品味为特征的身份所产生的焦虑和怀疑。在网络上出现的对“小清新”的集体嘲讽、排斥、驱逐中,“小清新”们对本群体身份的不确定性让身份焦虑浮现于“小清新”话语之中。

从“小清新”话语文本建构和话语实践中,可以看到女性青年亚文化与消费社会意识形态的紧密关系。一方面,消费主义语境为女性青年文化身份的建构提供了源泉,另一方面,消费社会的意识和法则也给亚文化女性成员们带来了身份焦虑。

首先,在消费社会中,消费逻辑也成为女性建构自我身份的重要手段。在消费社会语境下,人们消费的不再是物质性,而是差异性。商品不仅具有使用价值,而且具有符号价值,消费成为标识人们权力和地位差异的符号,同时也成为人们建构身份和区隔群体的手段。正如鲍德里亚所说,在消费社会中,“我们是通过我们购买的东西和我们赋予所获得的商品与服务的意义来定义我们自身的。”[3]消费符号的身份建构作用在“小清新”亚文化中表现得十分明显。“小清新”一族普遍在18~30岁,大多为在校生或者步入社会不久的年轻女性,一般接受过或正在接受高等教育,她们消费能力有限或者经济上没有完全独立,在社会消费结构中处于边缘地位。同时,在男性仍然居于社会主导地位的中国社会,她们的声音微弱,在社会权力结构中也属于边缘化的群体,这种双重的边缘化使得“小清新”们迫切需要使用一定的符码来表达自我,标识自我身份,寻求社会认同,从而获得社会话语权。差异化的消费方式能够区隔社会群体,创造与主流文化不同的亚文化意义,这满足了她们身份生产的需要,也从形式上将她们与主流文化区隔开来。对非主流的独立音乐人的肯定与喜爱、对棉布衣物的选择成为“小清新”的消费选择,也成为了她们的文化符码。“我消费故我在”,消费文化的法则融入了她们的文化实践中,也支撑起了她们亚文化群体的身份。

在“小清新”话语中,青年女性对音乐的感官体验和消费成为女性青年话语的焦点,“小清新”们的女性自我意识在体验和讨论中觉醒,成为她们建构身份的基础。在传统的中国社会中,男性话语处于主导地位,而女性则处于集体失语的状态,女性意识、女性体验长期被忽视、被歪曲,从而失去了女性话语空间和对自我的关照。如要重获话语权,女性必须从自我的真实体验出发,独立作出对客观世界的阐述。“小清新”们通过对音乐体验的相互交流,重构真实的女性心理体验,凸显自我意识,努力获取话语权,建构出以主观经验呈现为特点的女性亚文化身份。从这一点来说,消费社会法则促成女性青年亚文化的自觉,成为了女性青年亚文化的身份基础。

然而,建立在消费符号基础上的亚文化身份也造成了“小清新”们的身份焦虑。一方面,消费符号的可复制性决定了“小清新”文化所追求的小众化难以长久,凸显自我的“小清新”文化身份也在消费的洪流中逐渐模糊和消蚀。当“小清新”们忙于在越来越多的“陈绮贞式”的喃喃低语中找寻温暖和满足,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淘宝网店中挑选“小清新”款,在商业化的约片中摆出各种文艺的姿态,“小清新”就已经成为消费社会唾手可得的身份“标签”和时尚符号,“小清新”们的亚文化话语也成为网络空间中一种逐渐大众化的消费话语。

另一方面,符号消费也是“小清新”群体认同割裂的导火线。“小清新”们原本怀着抵制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的畅想,然而在符号消费的包围中,“小清新”文化背离了初衷,一部分“小清新”们沉迷于消费之中,在“小清新”内部引发了争议。在“网上文艺青年的12大特征,看看你有几项”的话题下,“小清新”们对群体身份和状态进行了激烈地讨论,在真文艺和假文艺、“小清新”和“伪清新”的争论中,对于符号消费的不同态度凸显出“小清新”内部的分化。此外,在豆瓣网上也出现了多个反“小清新”的小组,如“最烦‘小清新’”“我恨‘小清新’”等。在这些反“小清新”的群体中,不乏那些认同“小清新”的精神追求,但不愿被符号消费绑架的曾经的“小清新”们。符号消费造成“小清新”群体认同的失落、群体内部的分裂,最终削弱了“小清新”内部的文化力量,也使曾一度喧嚣的网络“小清新”们逐渐失去了自己的声音。

四、结语

“小清新”文化与消费社会的矛盾关系体现出女性青年亚文化在消费社会语境下看似主动实则被动的局面。消费主义对于女性青年亚文化的生产和破坏同时进行,在实质上削弱了女性青年文化的力量,阻碍了青年女性在文化实践中主体身份的建构,从而致使女性青年亚文化落入了消费主义的泥沼。从粉丝文化、同人文化、服饰文化到“小清新”文化,尽管当代青年女性亚文化姿态各异,在网络空间中获得了巨大发展,但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阴影始终挥之不去。因此,在当代亚文化中的青年女性如何摆脱消费主义的无形控制,赢得更多的自主话语权,实现在社会权力结构和话语空间上的突围,是今后要重点研究的内容。

猜你喜欢
亚文化身份话语
亚文化视角下青年干部懒政现象危害与治理路径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亚文化,不可怕
亚文化是个筐,你可别啥都往里装
跟踪导练(三)(5)
妈妈的N种身份
身份案(下)
把脉“腐败亚文化”
放松一下 隐瞒身份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