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某水利枢纽表孔出口挑坎水力学试验分析

2018-03-08 07:24
江西水利科技 2018年1期
关键词:模型试验差动水流

陈 铭

(新疆水利水电勘察设计研究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0 引 言

水利工程泄水建筑物的末端往往因为水流流速过大,会设置一些消能装置[1],例如挑流鼻坎[2]。当下泄急流被抛向空中,水流与空气发生碰撞可以消耗大部分势能[3],然后落入距出水口较远的河床之后与下游水流相衔接[4]。通过调整挑流鼻坎体型,能有效地控制水流落入下游河床的位置、范围及流量分布[5],对下游水位变幅产生适应性效果,减少对下游冲刷破坏,减少堆积物的阻流影响[6],保证下游水流通道顺畅,减少雾化对挑坎下游两侧边坡的侵蚀破坏[7]是设计的关键。但是,设计难点在于,如何选择合适的挑坎体型来获得最大的挑距,形成较小的冲坑,产生尽可能小的不利影响[8],其次挑流鼻坎能承受高速水流的冲击下的自身稳定,抵御抗冲破坏的能力等[9,10]。本文通过水力学缩尺模型,验证不同工况下,在鼻坎末端设置与不设置差动坎时水流模态等水流要素,最终确定是否需要设置挑坎以及合适的挑坎体型,为工程设计提供技术借鉴[11,12]。

1 工程概况

新疆某水利枢纽工程为大(1)型Ⅰ等工程。工程利用河段落差和下泄某干流生态水、灌溉下泄水、冬闲水发电,电站装机容量730 MW,多年平均输送电量22.34亿kW·h。工程由拦河坝、1#表孔溢洪洞、2#表孔溢洪洞、中孔泄洪洞、1#深孔放空排沙洞、2#深孔放空排沙洞、发电引水系统、电站厂房、生态基流引水洞及其厂房等主要建筑物组成。1#、2#表孔和中孔出口由挑坎挑入共用的水垫塘中消能。

2 基本方案布置

溢洪洞由引渠段、控制段、斜井段、平洞段、出口明槽段和出口挑流消能段组成。出口采用挑流消能方式,挑流鼻坎反弧半径为50.00 m,挑角为17.975°,最大挑射距离169.14 m,冲刷坑深度52.87 m(黄海高程,下同)。挑坎后为护坡段,后接水垫塘,水垫塘后接退水渠,将洪水引向原河道[19],表孔出口挑坎剖面图详见图1。

3 水力学模型基本工况

依照水工(常规)模型试验规程DL/T 5244-2010[12],模型按重力相似准则进行设计,采用正态模型。确定模型几何比尺为50。

各个物理量的比尺:流速比尺7.07;流量比尺17 677.70;糙率比尺1.92。混凝土糙率0.012~0.014,要求模型糙率为nm=0.006 2~0.007 3,有机玻璃糙率为0.007,采用有机玻璃做模型材料制作泄水建筑物满足要求。

图1 表孔出口挑坎剖面图/挑坎测压管布置图

4 试验工况说明

根据模型测试程序及试验测试内容,制定了本模型实验的试验工况、运行工况、观察内容等,模型试验工况见表1。

表1 模型试验泄洪工况表

在以上6种泄洪工况条件下,通过对表孔溢洪洞的起挑水位、终挑水位、出口流态、消能效果情况进行测试,并改进、优化挑流鼻坎体型。方案五运行建筑物为P=0.01%:1#表孔+2#表孔+中孔;方案六运行建筑物为P=0.1%:1#表孔+2#表孔。

5 试验成果分析

对于挑坎的沿程压力分布,挑坎段安装测压管,测压管布置见图1,时均动水压强实测记录数据列于表2,以及水垫塘时均压力等值线图见图2。

表2 时均动水压强实测结果 9.8 kPa

6 成果分析及结论

从图2分析表明:在表孔末端的挑坎设置差动坎与不设差动坎的水舌形态稍有差异,去掉差动坎后水舌扩散不如有差动坎充分。从水垫塘底板时均压强的分布看并无显著差异,或者说,挑坎的修改未对水垫塘带来不良影响。减小表孔挑坎的空蚀破坏,差动坎本身容易受到高速水流的空蚀破坏,尽管模型实测无负压。因此,本次试验证明本工程可以不设置表孔挑坎的差动坎。依此,为本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图2 水垫塘原设计有差动与无差动坎的时均压力及等值线图

[1] 李颖,陶永霞,刘子祺,等.吉布洛电站上游调蓄水库泄水建筑物水工模型试验研究[J].电网与清洁能源,2016,32(7):149~154.

[2] 黄智敏,付波,陈卓英,等.溢洪道差动式挑流鼻坎挑距和冲深特性探讨[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2,18(10):79~81,85.

[3] 张先起,梁川.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溢洪道挑坎体形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2,34(3):28~30.

[4] 侯冬梅,占桂泉,王才欢,等.挑坎水舌运动轨迹控导措施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3,30(3):16~20.

[5] 邱春,岳书波,刘承兰.带差动挑坎的溢洪道流场三维数值模拟[J].广西水利水电,2014(6):3~7.

[6] 赵,荥,杨敏,齐春风.阿尔塔什水利枢纽水垫塘消能方式选择[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6,14(5):124~129.

[7] 韩守都,刘韩生,倪汉根.直线边墙窄缝挑坎的水力计算[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12,32(2):54~56.

[8] 向蕾.某水电站溢洪道水工模型试验研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5(7):53~54,139.

[9] 胡建春,陈鸿宇.水电站泄水建筑物消能方案试验研究[J].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3,35(3):119~121.

[10] 卞全,马晓华.新疆柳树沟水电站工程的泄水建筑物设计[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4,12(4):116~119.

[11] 张鲁鲁.新疆某水电站溢洪道台阶段水工模型试验研究[J].西北水电,2016(1):80~82.

[12] DL/T 5244-2010水工(常规)模型试验规程.

猜你喜欢
模型试验差动水流
哪股水流喷得更远
能俘获光的水流
反推力装置模型试验台的研制及验证
我只知身在水中,不觉水流
水工模型试验对泵闸结构的优化与改进
变压器差动保护误动因素分析及解决措施
差动保护动作停电时母线的处理探究
变压器差动保护误动原因探讨
变压器差动保护负相序对差动保护的影响
微型桩组合结构抗滑机理模型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