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部严查70个大中城市囤地行为

2018-03-08 19:15
中国房地产·综合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产业基地国土资源部装配式

事件 国土资源部官网信息显示,日前,国土资源部部署开展了住宅用地出让合同执行情况检查。检查范围包括70个大中城市。检查内容为2013年1月1日以来住宅用地出让合同执行情况,重点是按时开工、竣工情况和出让价款缴纳情况。按照工作部署,各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于11月30日前完成检查、提交报告。

根据2012年修订的《闲置土地处置办法》,开发商原因造成的闲置土地,未动工开发满一年的,按土地价款的20%征缴土地闲置费;未动工开发满两年的,无偿收回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但近年来,由于我国房地产市场时常出现波动,实际执行中,开发商推迟项目开工、竣工等囤地现象一直存在,住宅用地出让合同执行力度不足。

早在2009年,针对当年土地市场上频频出现的高价地块,国土部就曾启动对这些高价地块的开发进行全程监管,包括从合同签订到开工竣工期间的各个环节,“要从头查到尾,监管到底”。国土部、国家工商总局2008年联合下发通知,颁布《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要求自当年7月1日起土地出让必须签订规范的合同。时隔数年,国土部门再次对住宅用地出让合同执行情况开展大检查。据了解,在签订新版土地出让合同时,各方需要明确填写土地上建设项目的开发投资总额、建筑容积率最高限制与最低限制、建筑限高、建筑密度、绿地率等指标,受让人不得擅自改变。与此前不同,对开发商冲击更大的变化是,以前的土地出让合同中只规定了开工期限,而新版合同还有竣工期的约定。

今年两会期间,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表示,根据“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国土部提出“住宅用地是保障住有所居的,不能拿来炒作囤积”,将进一步规范土地市场秩序,遏制炒作土地的投机行为。这一次,国土资源部部署对70城市住宅用地出让合同执行情况展开检查的同时再次强调,住宅用地是保障住有所居的,不能拿来炒作囤积。并明确了三个检查工作环节,包括城市开展自查,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指导、现场抽查核实和督导,以及国土资源部调研、督导。

点评 盘活闲置土地是比单纯增加土地供应更重要的一项工作。在近日的住宅用地出让合同执行情况检查中,国土资源部明确指出,此次检查目的是促进已供应住宅用地尽快形成住房有效供给。通过检查督促加快住宅用地开发建设,将有助于改善住房供求关系,稳定市场预期,促進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首批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和产业基地敲定

事件 为积极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日发文,认定北京市、杭州市、广安市等30个城市为第一批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北京住总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等195个企业为第一批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要求,各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和产业基地要按照有关规定扎实推进装配式建筑各项工作,及时探索总结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装配式建筑发展经验,切实发挥示范引领和产业支撑作用。

各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加强对示范城市和产业基地的监督管理,定期组织检查和考核。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对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和产业基地实施动态管理,定期开展评估,评估不合格的撤销认定。

点评 经过“十二五”的大力推动,目前全国已有56个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11个住宅产业化试点城市,行业整体呈现出蓬勃发展的状态。综合各方面情况来看,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和建筑产业化的发展已经成为普遍趋势,2016年国内新开工的装配式建筑面积在1.1亿平方米左右。装配式建筑规模约2100亿元,相关配套产业(如清洁能源、一体化装饰、智能家居等)产值规模约1068亿元,2016年我国装配式建筑行业总产值约3168亿元。当前我国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仅3%左右,距离“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的目标增量空间巨大,随着政策层面中央与地方持续推进,我国装配式建筑渗透率提升加快。endprint

猜你喜欢
产业基地国土资源部装配式
连长兴岛世界先进石化产业基地
大连长兴岛世界先进石化产业基地
大连长兴岛世界先进石化产业基地
关于装配式建筑的几点思考
国土资源部分布10项行业标准
把唐山打造成为国家级节能环保产业基地
长沙最大装配式保障房更加节能低碳
国土资源部正式成立不动产登记局
国土资源部:要让违法用地者“丢帽子降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