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制片人说《国家宝藏》

2018-03-10 22:20余驰疆
环球人物 2018年4期
关键词:国家宝藏国宝宝藏

余驰疆

许多人说,《国家宝藏》的火,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是因为精工出精品。10集节目,每集90分钟,两年策划,一年选材,上千件文物的历史考究,九大博物馆登台助阵。意料之外,是因为它红在了年轻人扎堆儿的地方。网络单集点击破3000万,微博上持续热搜,B站置顶两个月,就连向来挑剔的豆瓣网友,也给出了9.1的高分。

这两年,博物馆仓库里的老古董成了香饽饽。纪录片、App、综艺节目,国宝走红的方式各种各样,收获的粉丝上至八十岁,下至十八岁。全国政协委员、央视综艺频道节目部主任、《国家宝藏》总制片人吕逸涛说,这样的改变,是因为普通人对文物的“需求”变了,媒体人讲故事的方式也变了。

《环球人物》:《国家宝藏》每期都要讲述国宝的前世今生,节目本身又有怎样的“前世今生”?

吕逸涛:《國家宝藏》之前只是一个文博探索类纪录片的策划。后来,导演组的3位主创入选台里的海外培训项目,到英国培训40多天。在博物馆资源异常丰富的英国,他们接受了“洗礼”,每天不断修改策划,最后就有了截然不同的《国家宝藏》这个节目,也就是演播室综艺体加纪录体加专家评论的形式。

央视作为国家舞台的一份子,我们的综艺平台也要有大格局、大胸怀。《国家宝藏》正是我们充分利用平台优势,点燃文化自信的成功尝试。

《环球人物》:九大博物馆是如何选定的?

吕逸涛:有了方案后,我们最先“攻克”的是单霁翔院长。他对这种讲国宝故事的节目很感兴趣,就提出请第一批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参与吧,一共8家。我问,这8家是国家级博物馆,故宫算什么?单院长笑说,故宫是世界级博物馆。

几家博物馆馆长一开始还有点担心,问单院长:这是真的吗?靠谱吗?幸好单院长“振臂一呼”,定了“军心”。

节目播出后,这些博物馆收获了积极反响,好几家参观人数增加了50%以上。人多了,就有一些管理问题暴露出来,又触动了这些博物馆不断改进。

《环球人物》:节目一经播出,“90后”“00后”竟是最狂热的粉丝,这是您预料到的吗?

吕逸涛:其实我们最开始的定位是央视的主要受众——中老年观众。但节目组在调研过程中发现《我在故宫修文物》等纪录片在B站很受欢迎,就开始做加法:前世传奇、戏剧表演、纪录片、字幕提示……这些就像“弹幕”,在节目中不断出现,是年轻人乐于接受的东西。所以说,受到年轻人追捧,也是节目组努力的结果。

《环球人物》:节目中的文物都是如何挑选出来的?

吕逸涛:节目策划了两年,其中有近一年时间是文案组十几个人在学习、筛选文物。在我们办公室,满墙贴的都是文物资料,太多了。但标准也很简单,这个文物必须会“讲故事”,创作者的、收藏者的或者相关人的故事。就像陕西历史博物馆,那么多大型文物,我们却选了小小的香囊,因为它能“说”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

《环球人物》:所以,以前我们最关心文物值多少钱,现在更想知道文物背后有什么样的故事。

吕逸涛:没错。我去拍摄时,近距离看到了《千里江山图》、曾侯乙编钟,那种感觉真的是一眼万年。我们想去了解文物的故事,说明我们的需求变了,从物质需求逐渐移向精神需求。对于国宝,大家的自豪感和文化归属感是真切的。有一句对节目的评论让我印象深刻:此生不悔入华夏,来世还生中华家。

有了这句话,我们节目组就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endprint

猜你喜欢
国家宝藏国宝宝藏
漫话国宝
谁是[国宝]
我们是国宝
宝藏
《国家宝藏》:讲述大国重器的前世今生
央视《国家宝藏》定档12·3 讲述“大国重器”前世今生
解析《国家宝藏》中的美国文化意蕴
寻宝记
国宝收藏:朱旭佳
巨大的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