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吹来气象新

2018-03-10 05:18王丽王中山
决策探索 2018年3期
关键词:漯河开区食品

王丽+王中山

沙澧河畔,春意萌发,万物复苏。一个充满活力、绿色开放的漯河经济技术开发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为全面贯彻十九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加快漯河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发展,尤其是高质量发展,1月18日到19日,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组织知名专家开展促进经开区高质量发展调研座谈,为经开区和企业提供政策咨询建议,针对新经济时代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变化“把脉问诊”。

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党组书记、研究员谷建全,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刘俊勋,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综合研究处处长耿德建,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工业经济研究处处长、研究员刘殿敏,省发改委产业所所长助理王文斌,省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赵西三,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刊物编辑部负责人郝志平,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决策探索杂志社总编辑郭林涛等参加调研。

专家们实地察看了经开区实验中学、中心公园、中山路立交桥,了解其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先后到河南协鑫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河南双建管桩有限公司、漯河有鹿食品有限公司、漯河利通液压有限公司、统一工业园、旺旺食品、嘉吉果糖、卫龙食品等企业调研。专家们看得认真,问得仔细,对企业发展经营、培大育强、环境政策等方面进行详细了解。

在随后举行的“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促进漯河经开区高质量发展调研座谈会”上,专家们与漯河市市领导、经开区领导、企业家们热烈交流,出谋划策。市政府副秘书长王国建,市发改委、工信局、商务局和经开区区直部门负责人、大型企业负责人参加座谈。

座谈会由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吴玉培主持。漯河市副市长余伟致辞。他首先代表漯河市委、市政府向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随后,他介绍了新时代漯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四三二一”工作布局以及漯河市委、市政府对经开区发展的高度重视,希望开发区抓住这次难得的机会,向各位专家多请教、多借鉴。

经开区管委会主任赵焕林介绍了开发区发展情况。他在汇报中说,漯河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中国食品名城”漯河市区东南部,创建于1992年,是漯河市唯一的国家级开发区。近年来,经开区经济社会保持快速发展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居于第一方阵,先后被命名为全国首家“食品安全标准化示范园区”“国家新型工业化(食品)产业示范基地”、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六次被表彰为河南省十强产业集聚区,在商务部组织的全国219家国家级经开区综合考核中取得全国第68位、全省第2位的好成绩。区内汇聚世界五百强企业15家,国内500强企业6家。培育了卫龙食品、利通液压、恒瑞化工等行业领军企业,已形成以食品产业为主导,液压软管、非金属新材料、现代服务业竞相发展的产业格局。呈现出经济发展质速并进、主导产业特色鲜明、企业培育卓有成效、创新发展势头迅猛的特点。

专家组成员分别发言,对经开区发展态势进行了充分肯定,提出了中肯的指导意见,包括产业优化升级、科技创新支撑、商务政策制定、融资平台建设、体制机制改革、发展环境优化等各个方面。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刘俊勋在发言中说,通过调研考察,对经开区有5个深刻的印象,感到开发区打好了以下5张牌,即亲商牌、服务牌、创新牌、转型牌和企业、政府、群众共赢牌,实现了招商引资的良性循环,形成了和谐、绿色、共生的局面。他提出了5条建议,即持续打好亲情牌、持续搞好服务、持续推动创新、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和实现集群效应。

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党组书记、研究员谷建全发表了总结讲话。他说,通过调研,感到很振奋,印象很深刻,有以下几点感受:一是经开区产业体系比较完整,主导产业、配套产业轮廓比较清晰,大中小企业集聚效应、企业生态比较完善;二是发展形态良好,符合产业发展趋势,表现在产业链比较完整、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明显、产业集群效应明显、品牌体系已经建立;三是空间布局合理,体现在功能分区、专业园区和园中园,如食品、基建、服务业园区,在顶层设计、规划引导上比较明确,产业园区中有专业园区;四是创新势头强劲,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创新活力、动力强,创新能力建设卓有成效;五是园区特色突出,以食品产业为主导,汇聚食品企业高端要素,整合全球资源,汇集了國际国内著名食品企业,发展态势、趋势、气势都非常好。

谷建全还给大家分析了下一步面临的新形势,需要把握的新趋势。他指出,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从宏观经济角度讲,新的发展阶段有5个标志:一是高质量发展阶段,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今后我们要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转向中高端,从价格竞争转向质量竞争;二是创新驱动发展阶段,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实施七大发展战略,其中创新驱动战略是核心战略,当传统的资源、人口红利慢慢消失,必须由以往靠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创新是第一动能、第一动力;三是转型升级发展阶段,十三五时期是转型升级发展的关键时期,包含动力转换、发展模式转换、发展路径转换、发展手段的转换等,由劳动密集型、高耗能、高污染转向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特别是食品产业,下一步要向技术密集型、数字化、智能化转变;四是绿色低碳发展阶段,当前,资源、环境对经济的反作用、约束和矛盾越来越突出,必须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路子;五是全面开放阶段,河南在第一轮开放中由于地处腹地,使得与沿海地区发展差距不小,但随着“一带一路”的实施,河南迎来新一轮机遇,成为对外开放前沿,怎样享有全球化红利是开发区、企业在制定战略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对于下一步经开区的发展,谷建全提出5条建议:一是构建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作为开发区,最重要最关键的就是产业体系,十九大报告提出要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要素协同程度越高,产业的竞争力就越强,吸引要素、整合要素能力就越强;二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创新引领型企业建设、创新引领型平台建设、创新引领型人才建设,用好三个机制,即开放创新机制、协同创新机制、自主创新机制;三是把握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新一轮科技创新是多点爆发,谁抓住了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这“四新”经济,谁就能占取主动地位,产业的高端化、智能化、生态化、融合化、集群化是下一步升级发展方向,找准了方向才能避免走弯路;四是提升、优化产业园区功能,要实现功能叠加、服务集合、产业连接、资源共享,围绕产业生态系统去打造,另外要创新行业服务体系,加强园区品牌培育,包括园区体系、产品品牌、人才品牌等全体系打造,增强吸引力和竞争力;五是强化园区人才体系建设,引进具有全球化思维的领军人才、骨干人才、技能人才、管理人才等各方面人才,健全人才体系,发挥对园区、产业、企业发展的支撑作用。endprint

调研组在漯期间,漯河市委书记蒿慧杰、市长刘尚进专门会见了调研组专家,就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问题进行了长时间深度探讨交流。副市长余伟、市政府秘书长徐光华也参加了会见。

沙澧迎嘉宾,智库聚漯河。此次调研活动,犹如一场春雨、一股春风,给漯河经开区带来万紫千红的新气象,漯河经开区将走向高质量发展的春天。

专家观点

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综合研究处处长耿德建:

漯河经济技术开发区未来的发展,应从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取向中作出选择。一是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过去相当一部分开发区为了填充填满,注重的是规模扩张。现在应转向有选择的、适应本区发展和需要的,更注重高质量发展。二是从依赖传统发展优势向重塑新型优势转变。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竞争改变了原有的拼资源禀赋、拼土地供应、拼政策优惠的竞争方式,开始向拼制度创新、拼市场环境、拼企业生长空间等新型竞争方式转变,需要引起重视。要从市场化程度、创新业态、产业配套等方面进行优势重塑。三是运作模式发生转变。以前政府总是走在前面,运作招商引资;当前可以委托专业化公司,进行市场化运作、企业化运作,这二者的差别是对市场的反应灵敏程度。四是由产业带动创新转向创新带动产业。以前是引进一个企业或产业带来了技术,通过技术集成创新再做大产业。现在通过引进研发机构、团队从而带动企业跟进,这样一系列产业就带动起来了。五是考核评价体系转变。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和评价体系即将出台,今后考核不会再以量为主考核,应对这些变化要提前准备。另外还要把握“四换”,一是进行升级换代,以适应人们消费需求变化,推进目前产业的转型升级;二是腾笼换鸟,把各方面条件优势不再、没有发展希望的落后产业置换出来,把有限的土地用在具有发展张力、高成长性企业的培育发展上;三是智能换人,劳动力成本、管理成本是当前企业运营中比较高的部分,要解决这些问题要靠智能化;四是整合换形,科技含量越高、价值含量越高,越不需要大规模土地扩张,不需要产品库存、原材料库存,现在主要是看订单库存和时间库存,原有的规模化场地需要整合。

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工业经济研究处处长刘殿敏:

通过调研感觉漯河经开区这几年发展很快,呈现出势头好、后劲足、质量高的景象。2017年经开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48个亿,财政收入增长20%以上,在当前全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能保持这样的速度和效益,实属不易。区内不仅有很多顶天立地的大企业,还形成了多个产业集群,形成聚集效应。经开区还拥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研发机构,生产的产品符合绿色化、高端化、智能化和融合化的发展方向,契合了全省工业转型升级的要求。

对经开区下一步的发展,我提几点建议。第一,要加快学校、医院、文化娱乐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作为漯河市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开区在一些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方面相对滞后,需要加强。第二,要加快发展现代物流、科技金融等服务业。经开区的发展虽然主要依靠第二产业,但是第二产业的发展亟需第三产业的及时跟进与配套。如企业原材料的购进和产品的外销需要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企业的投融资需要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等。第三,要充分利用各种支持政策。国家对一些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对食品产业的发展有一些支持政策,对高新技术产业也有一些特别的支持政策,都可以积极运用。同时,食品产业作为漯河市的主导产业,也是我省食品产业布局的一个重点区域,漯河市应该向国家、省级积极争取出台专门的支持政策,为食品产业尽快做大做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省发改委产业所所长助理王文斌:

参加此次考察活动,虽然时间短但是收获比较大。我提几个建议:

第一,关于主导产业——食品业,我们一方面要关注新经济,另一方面还要关注一些食品领域新的技术和新的业态,包括物联网、生物催化技术、生物转化技术等。第二,要关注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变化,这种变化一方面会催生一些新的消费群体,一方面会使像绿色有机特色食品和一些功能性食品等的需求量加大。第三,要關注经济政策上的一些变化。比如说近几年发展相对较快的光伏产业,很多地方在光伏扶贫里会涉及到村级光伏电站和集中式光伏电站。从各地招标情况看成本一直在下降,从每瓦14块钱下降到7块,现在可能就4块、5块。我们要关注这种变化对企业的影响。第四,中部地区还是要做好产业转移文章。比如统一集团郑州的生产线已经在往漯河转移了。随着经济的变化、区域的变化、要素成本的变化,包括沿海的产业转移我们都要关注一下,做好这种梯度的产业转移准备。第五,要做好项目的储备。为了打牢经济增长的基础,我们应该组织谋划储备一些好的项目,通过增量来实现对其他先进开发区的追赶和超越。第六,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要加强在工业设计、总部经济、商务服务,包括行业的检验检测基地等方面的招商力度,进一步强化第三产业。第七,争取循环化改造试点,发挥产业之间的联动性。第八,进一步扩大开放。如郑州经开区依托了很多平台,包括自贸区、经开综保区、跨境电商,漯河经开区也可以争取一些这样的服务平台,进一步扩大开放。

省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赵西三:

当前,漯河经济技术开发区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企业投资扩产意愿较强,验证了当前经济稳步回升的态势。我的建议是在继续实施“龙头+产业链”战略的情况下,探索实施“平台+生态圈”的战略,推动经开区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如何认识漯河经开区工业良性发展的内在逻辑。我觉得可以用“龙头+”来描述,即通过双汇、旺旺、协鑫等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形成产业群,提升产业层次。调研中很多企业落地后,继续做出建2期、3期的战略规划,把更高附加值的下游产业链向漯河聚集。“龙头+产业链”的发展战略是产业集群发展的最佳路径。二是新时代漯河经开区如何转型。我觉得可以用“平台+”战略实现转型,就是通过打造平台,拓展价值链,形成生态圈,提升产业能级。漯河经开区食品产业在全国具有优势和竞争力,可以打造一个食品产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让产业资源、金融资源、人力资源、数据资源等都在我们的食品互联网平台上集聚,再由设计师进行研发,扩大市场份额,依托平台打造产业生态系统,提高对整个产业链的控制力。经开区政府也要有平台意识,把政府打造成一个平台,把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做好,这也是产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这个平台给中小企业赋能,使企业能把精力集中在最有优势的环节上。endprint

猜你喜欢
漯河开区食品
宁乡经开区“万名工人学党史”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徐州经开区打造“三个一”安全监管模式
张家港经开区统筹推进安全与发展
食品造假必严惩
漯河:依法履职的坚定足印
漯河地区林下植物应用探讨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你仍未娶 我仍未嫁——漯河女孩苦等40年 63岁终和去台湾的初恋情人结婚
经开区:进一步健全自主创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