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创业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与探索

2018-03-10 05:39乔喜春何延顺
关键词:创业意识万众创新大众创业

乔喜春+何延顺

【摘 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国家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迫切需要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论文从高职学校学生特点出发,调查并分析了当前学生对创新创业的态度和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如何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创业创新能力。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ass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the state has accelerate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it is urgent to deepen the reform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tarting fro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the paper investigates and analyzes the current students' attitude toward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further puts forward how to enhance the college students' consciousness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nd improve their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abilities.

【关键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业意识;创业创新能力

【Keywords】mass entrepreneurship; mass innovation; entrepreneurial consciousness;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ability

【中图分类号】F713.50;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8)02-0117-02

1 引言

2014年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个观点,这一观点的提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后续的落实过程中,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希望以创新创业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而创业创新需要具有科技知识的人才引领,大学生群体是科技人才的一支重要力量。因此,增强大学生创业意识,培养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鼓励自主创业,不仅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缓解当前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为749万,2016年毕业生人数为756万,大学毕业生人数创历史最高,而目前我国大学生创业的比例大概是2.93%。在美国,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比重高达20%至30%,由此可见我国在大学生创业方面与其他国家相比具有一定差距,这个差距恰恰是国家发展的潜力。

2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的现状

在“双创”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想创业,但是目前创业的难度和创业的成功率并不是很理想,所以也会让有些大学生虽有创业想法,但面对现实也会退缩。以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材料工程系2017届毕业生为例,向学生发放调查问卷200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180份,其中有50%的学生表示会考虑创业,而且在这些具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中,有过实习经历或工作经验的占60%左右;有创业经历的仅占2%;学生创业方向在一定程度上,更倾向于选择低风险的行业进行创业,如销售、餐饮等。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有五成以上的学生有创业意向,大学生群体对创业有极大热情和积极心态,但在创业实践中成功率非常低,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也是高校应该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创新创业教学模式下,双创教育也取得了一些成就[1]。据一份调查报告指出,往年毕业的大学生有58%的学生都会选择到企业上班。23.4%的学生会选择继承家庭的事业,帮助家里进行相关事业的经营。只有少部分的学生有想过进行自主创业。但是在双创背景下,在实施了一系列的创新创业教学模式之后,当前高校毕业的大学生想要实现自主创业的占比已经达到了48.3%,而且很多学生都能够在自身的创业当中取得较为不错的成果。

3 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存在的问题

3.1 对人才理念的定位还有所缺陷

自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劳动者技术能力较低与社会发展日益需求量大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尽管我國规划了高职高专院校,专门为社会输出技能型以及应用型的人才,但是由于在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以及对新时期社会对人才的定位认识不高,新时期的人才培养理念认识不清晰,导致在很长的一段教学工作时间内,尽管社会和国家为高职高专院校的应用型和技术型人才提供了较为强大的经济支柱和后勤保障,但是仍旧不能够在实际教学当中培养出当前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大量需求[2]。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学,只是对学生进行应用专业知识的培养,顶多就算得上是创新能力的培养,而没有着重加强学生将自身专业能力结合,实现利用自身专业知识进行创业能力的培养。

3.2 缺乏完善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

创新到创业是一个较为完善体系,需要从学校到社会的逐渐转变,不仅是学生思想意识上的新认识,更是实践能力的新突破。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开展一系列的工作,比如先进的教学理念,有效的教学措施以及能够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创造能力的实践场所和机会等等。但是,纵观当前的高校,这些要素都严重缺乏,这就导致了当前高校的创新创业教学的教育改革不具备相应的环境和条件。同时,师资力量的欠缺也严重阻碍了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很多高校教师的都是理论性,对于如何创新、怎样创业能够讲得头头是道,但是不具备实用型和实践型,从而导致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endprint

3.3 师资力量结构不合理

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当中,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不仅是创新创业理论的支持者和教授者,更是创新创业的指导实践者。和传统的理论教学有很大的区别,就是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的培养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但是就目前来说,高职院校的教师大多都是兼职的,甚至很多教师都是在校研究生。这些教师根本就没有社会实践经验,社会环节缺失。尽管当前高职院校采取了“请进来、走出去”相結合的师资力量结构设置方式,但是仍旧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和改变当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师资力量不强、结构不合理的矛盾,从而导致当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举步维艰。

4 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途径

4.1 注重在基础教育中渗透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创新创业的教育改革应该在高校的基础教育中逐渐渗透。首先,在基础教育中向学生渗透创新意识。在基础教育中,教师要从各个侧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而不是在教学中墨守陈规。比如教师可以开展一些科技博览、职业教育等课程,重视学生创新意识的重组和培养。其次,转变教学方式,加强学生创业动机的引导。教学方式往往决定着教学结果,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输入更多的新的教学理念,如加强实践教学以及实践和理论教学,让学生意识到创新创业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4.2 构建健全的创新创业教学体系

创新创业教学体系的构建包括课程设置、师资力量以及实践培训等。在基础教育中要积极实施“走出去”的教育战略,让创新创业教学更加接近社会,让学生到社会中、到企业中去锻炼、去实践,从而构建相对健全和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断提高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效果。除此之外,在课程设置上,也要立足于创新创业教学基础,要充分突出教育质量和创新能力,让学生能够,具备较强的创造性思维以及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并且能够,很好地利用自身学到的问题来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根据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还可以适当的开设一些创新型课程,通过这些课程能够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进行正确的引导,构建“能力+知识”的教学板块。

4.3 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师资力量

首先,对于校内的师资力量,应该要着重实施双师型教师。也就是这类教师,不仅要具备较为完善丰富的理论基础,而且还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只有教师能够利用自身丰富的实践经验来指导学生的理论学习,同时指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5 结语

总之,双创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人才发展的需要。这都需要高职院校认清当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通过贯彻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完善课程教学体系以及构建师资力量等几个方面来着重保障双创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实现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徐博文.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以高职院校财经专业为例[J].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17,5(04):67.

【2】徐希炜.“互联网+”背景下信息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探索——以潍坊职业学院信息类专业双创人才培养为例[J].科技资讯,2017,15(23):90.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业意识万众创新大众创业
大学生微商创业与创业意识培养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推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