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的发展进程及阶段性特点研究

2018-03-10 21:17杨岳
法制与社会 2017年26期
关键词:发展进程国家治理体系阶段性

杨岳

摘要从国家的历史发展来看,如今的国家的现代水平逐步提高,民主制度以及生产力水平等不断进步,社会主义制度日渐完善,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得到了发展与进步。对于国家治理体系的发展变迁,结合中国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进程,国家治理体系发展进程的时间节点主要分为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全面深化改革的提出三個部分,本文就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的发展进程以及阶段性的特点进行阐述分析。

关键词国家治理体系 发展进程 阶段性 特点

改革已经成为现代国家发展进步的必然选择,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也开始积极探索自我发展的道路,这一过程中需要有较强的理论作为指导,这是国家治理体系提出的原因,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国家现代化的进程中,国家治理体系是极为重要的技术以及维系手段,需要明确国家治理体系的发展、特点等,更好的推动其实现全面的进步。

一、新中国成立后的国家治理体系

(一)发展

这一时期是国家治理体系形成的重要开端。旧中国的国家治理只是文化的约束力,并不是国家权力,旧中国的国家治理体系在一种无序的、理想的状态生存。近代西方列强的入侵以及旧中国自主现代化的失败使旧中国的治理体系处于溃散的情况,无序的国家治理被推翻,需要找到合适的机会建立新的、合适的国家治理结构,进而促进社会发展以及重造。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将社会进行重新组织,这也成为十分重要的历史任务,要对旧中国进行改造就需要对其社会形式以及文化结构等进行创新,利用革命战争时期获得的群众路线以及群众力量。所以在1949年,毛泽东同志提出要充分发挥人民的力量,将人民群众组织到政治、经济、军事以及文化组织中,维护政府和军队,进而建立新中国。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的建设成为党的总目标,在社会、经济等方面发展转型之外,也开始建立党组织、政权组织,巩固政治力量,转变过去无序的国家治理体系,为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奠定了良好的开端。

(二)特点

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治理体系逐步建立,并实现了有序的发展,与社会主义制度以及改造一同进步,为党的建立与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指导。

中国共产党拥有坚强的政治力量,使传统的政治以及组织结构被打破,这也标志着国家治理体系在逐步的建立和完善。

党组织的群众以及政治运动发展壮大,其领导的核心地位也日渐得到巩固,中国社会结构被重新组织起来,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中国已经开始建立高度组织的社会主义国家。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结束,新中国社会成员的重组也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也初见端倪,这一时期国家治理体系更加地区化、组织化,作为国家政权核心,中国共产党具有公共管理和社会监管的职能,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特点。

二、改革开放时期的国家治理体系

(一)发展

改革开放时期的国家治理体系是不断转型和调整的过程。改革开放之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将经济建设作为中心,全面改革是新时期国家治理体系以及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特点。国家治理体系也是党和政府解决阶段性问题的重要方法指导。

从上一阶段来看,依靠群众运动发展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将中国共产党作为核心领导力的,并且不会出现不同阶级利益的情况,党是保障人民群众利益的,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这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体现。在国家治理体系中主要表现出人民群众有充分的参与权和话语权。

改革开放后,社会问题逐渐多元化,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挥群众的内在社会资源,使其与国家治理体系相结合,整合国家资源,这对于改革开放时期的中国发展是极为重要的。

(二)特点

新时期国家治理体系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使其参与到社会主义公共秩序的构建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加强党与政府、政府与群众以及群众与社会组织问的联系合作,相互制约,建立理想的国家治理体系,将人民群众以及依法治国都纳入到国家治理体系中。要实现这一点就需要积极整合各级政府机关,将权利适度的下放,实现社会的自治,在国家治理体系中融入民间团体、组织以及公民自治机构,使国家治理体系不断地发展完善。

在上述过程中,这一时期的国家治理体系特点得到了集中性的体现,不仅使国家治理体系的内容得以拓宽,也使社会主义经济以及社会规模等能够实现平稳的过渡与发展。

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对依法治国的内涵进行了概括,主要是实现国家各项工作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法律化以及制度化,并且不会因为领导人的主观想法而发生变化。

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依法治国是最为基本的方针,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也相适应,标志着社会的发展进步,通过依法治国有助于国家长治久安的顺利实现。从这一阶段开始,依法治国也成为国家治理体系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三、全面深化改革时期的国家治理体系

(一)发展

全面深化的总目标就是进一步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以及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进步。而要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以及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也需要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进行很好的把握,使社会主义制度得以完善,更好的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步。

全面深化改革意义是国家治理体系要素之间的功能补充和作用,国家治理体系的要素主要包括党的领导、依法治国以及人民当家做主。

从历史发展来看,国家治理体系在各个发展阶段是不断深化发展的,依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好的发展与进步,并且使国家治理体系更具中国特色。

依靠中国共产党实现民主、法治的国家治理方法,也就是注重发挥人民群众以及依法治国的重要作用。当前社会结构分化,人民的主体地位不断聚合,要实现社会政治稳定,就要不断整合社会资源,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此外在依法治国的管理下,参与法律生活的人们依据国家法律,有效的控制社会事件,保证社会正常运行。依法治国的公共权力更好的保护了人民群众以及公共权力的实现,维护人民群众的生活秩序,促进社会进步。

全面深化改革时期继承了前两个阶段的使命,依靠党的领导,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使依法治国进一步优化完善,有效的遏制党内部的官僚主义以及腐败等,国家治理过程中将党风运动与群众运动相结合,加强对国家治理的外部监管,使依法治国有坚实的社会保障。

(二)特点

国家现代化不断发展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原理的运用,使国家治理体系进一步发展。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的发展中,党的领导、依法治国以及人民当家做主是极为重要的,这三种要素相互联系,共同维系国家治理体系的发展。

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的选择,并且在历史发展的道路上逐步完善自身。在党的领导下,人民群众作为历史主体开始创造历史,党的领导不仅是历史的选择,其实也是人民的选择,这很好的表明了国家治理体系三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作用。历史的选择表现出党领导的客观性,而人民的选择则表明党领导的主观性,在历史发展下,党的领导地位得到了深化与发展,并且在国家治理体系占有重要的地位。

国家治理体系中党的领导也决定了党需要具有一定的忧患意识,能够认识到自身地位的稳固是要依靠人民群众的,要满足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方面的需要,努力实现人民群众的当家做主,体现出党的领导地位。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有能力和信心实现人民的当家作主,建立国家治理体系为人民当家作主提供理论以及制度的支持,充分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顺利实现社会的法治建设。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以及法律法规和组织制度的完善需要注重公共权力运动规范性的实现,依法治国是国家的基本方针,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相适应,也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能够顺利实现国家的长久稳定进步。国家治理体系是各种力量相互牵制、协调的过程,将党的领导作为核心内容,使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与发展得以丰富和完善。

四、结语

2014年,国家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实现这一发展就需要国家治理体系以及治理能力现代化满足社会以及国家发展需要,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需求,通过有效的途径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的全面进步。

猜你喜欢
发展进程国家治理体系阶段性
七月猪价或开启阶段性快速上涨
国际金价短期或延续阶段性回调
人生投资的阶段性
浅析党建信息化的发展进程与“互联网+党建”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我国收入分配对策研究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概念内涵探析
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应用
浅析风险投资阶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