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满意度的翻转课堂教学评价

2018-03-12 10:02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会计学问卷满意度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自2011年萨尔曼·可汗在其《用视频重新创造教育》的报告中将“翻转课堂”进行全面推广,翻转课堂迅速扩展至全球,并被《环球邮报》评为影响课堂教学的重要技术变革。同年,翻转课堂经重庆聚奎中学率先应用于我国教育实践中。之后,翻转课堂教学便迅速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研究与实践的热点。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其对课堂的满意度能够反映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动机、诉求和结果,所以学生的课堂满意度通常被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关注学生对于翻转课堂教学质量的满意度评价尤为重要。对于学生这一学习主体,翻转课堂教学活动究竟给他们带来了怎样的收获?他们对翻转课堂的评价如何?哪些因素影响他们作出评价?他们继续采用翻转课堂开展学习的意愿如何?这些都是翻转课堂教学中需要考虑的问题,也是影响着翻转课堂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问题。从学生满意度的视角研究翻转课堂的教学质量,不仅可以丰富和发展翻转课堂的相关研究理论,还可以通过调查发现翻转课堂在实施过程中的优势和劣势,扬长补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促进翻转课堂的进一步发展。

1 实证研究

1.1 问卷设计

本研究在已有的关于翻转课堂满意度评价研究的理论及实践基础上,结合笔者所在学校学生实际,编制了“会计学基础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满意度调查”问卷,问卷共设计20个测量题项,主要针对开展过会计学基础翻转课堂的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而设计 ,题项包括5个方面的内容:课前学习、课堂活动、课后学习效果和翻转课堂总体感受。问卷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计分,“5”表示“非常满意”,“4”表示“满意”,“3”表示“一般”,“2”表示“不满意”,“1”表示“非常不满意”。

表1 会计学基础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

1.2 数据整理与分析

本次调查问卷发放的对象为实施过会计学基础课程翻转课堂的全体学生。采用不记名问卷,发放问卷84份,实际收回84份,剔除2份无效问卷,实际回收有效问卷共82份,回收率97.6%。为了保证问卷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研究采用SPSS 2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处理,对20个二级指标数据信息信度进行检验。一般来说,信度系数为1是最理想的情况,但这是很难实现的,信度系数达到80%,则可以认为是具有较高的信度了。本问卷的两个信度系数都在90%以上,说明本问卷的信度还是较高的,问卷结果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想法。问卷可靠性分析如表2所示。

表2 会计学基础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满意度调查问卷信度分析结果(可靠性统计量)

2 研究结果

2.1 问卷调查结果概述

本问卷从课前学习、课堂活动、课后学习效果和翻转课堂总体感受4个一级评价指标项,分别细分出对应的20个二级评价指标项进行满意度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对会计学基础课程翻转课堂学生满意度4个一级评价指标项、20个二级评价指标项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平均值及标准差,并按照降序排列,如表3及表4所示。

表3 会计学基础课程翻转课堂学生满意度评价一级指标得分

表4 会计学基础课程翻转课堂学生满意度评价二级指标得分

二级评价指标N均值标准差课前老师提供的教学资源824.530.653课堂中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824.500.697培养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824.480.705通过翻转课堂能深入掌握基础知识824.410.680会计学基础课程翻转课堂课程总体感受824.320.721翻转课堂对综合素质的提高824.310.658其他课程开展翻转课堂的意愿824.270.704通过课前学习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824.210.698课前和同学、老师的互动交流情况824.180.612课前老师安排的学习任务量824.150.651课前布置的学习内容的难易度824.130.723课堂中学习任务完成情况824.090.697课前学习模式823.930.625

由表5可以看出,20项二级评价指标均值大于4,极大值与极小值之间的差额也在合理范围内,且方差较小,这说明学生对会计学基础课程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整体评价较好,同时也说明了学生对这种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是认可的。并且,学生通过会计学基础课程实施翻转课堂后产生了较好的学习兴趣。因此,他们也愿意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运用到其他课程,这为继续在其他课程采用翻转课堂开展教学模式提供了参考依据。

表5 统计量分析

由表3及表4可以看出,学生对翻转课堂的“课前学习”“课堂活动安排”“课后学习效果”及“课堂总体感受”这4个一级指标的评价都比较高,均值都在4以上。满意度最高的二级评价指标分别是关于课堂活动评价中的“课堂中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情况”“课堂中学习者的精力集中度”,以及关于课后学习效果评价中的“培养和提高沟通能力和思辨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和“提高自学能力”等,满意度评价值均在4.5以上。这是因为课堂活动能给学生最直观真实的感受,课堂活动组织如何能对满意度评价产生最直接的影响。同时,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在哪些方面得到了提高,也是学生易于感知的因素。而满意度最低的指标则主要是课前学习评价中的“课前学习模式”“课前布置的学习内容的难易度”,以及“课前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量”和“课堂中学习任务完成情况”。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翻转课堂课前准备工作不容忽视。

2.2 课前学习评价

学生对课前学习评价的满意度为4.343,是4个一级评价指标中满意度最低的,且在单项指标评价中,满意度最低的3个指标,也均属于课前学习评价指标因素,这个结果和翻转课堂实施过程中收到的反馈基本相符。事实上,要想翻转课堂能很好地实施,学生课前必须做好相对充分的学习准备,这就要求老师要布置一定量的学习内容和学习任务,但高职院校学生恰恰在基础知识水平和自主学习能力方面不尽如人意。因此部分学生会在课前学习过程中会遇到一定的困难,老师无法为每位同学解答,学生的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这就导致他们对课前学习的感知不够好。因此,学生会对课前学习模式有一定的抵触情绪,对于老师布置的课前任务,无论是量上还是难度上,都会满意度较低。

2.3 课堂活动评价

课堂活动评价的满意度为4.658,是所有评价中满意度最高的一项。其中学生对“会计学基础课程翻转课堂中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和“课堂中学习者的精力集中度”最为满意,而对于“课堂活动中学习任务完成情况”的评价较低。在传统的传授式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和老师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相对较少,只有一部分自制力好的学生能努力克制自己不分神,认真听课,其他学生则很容易处于游离状态。而在翻转课堂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占据课堂活动的大多数时间,因此学生能够精力相对集中地参与课堂活动。这也是翻转课堂带来的最大的变革。但是调查发现,在翻转课堂实施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因为任务重,时间紧,而对学习任务的完成产生不太满意的评价。这一方面说明学生对课程学习的期望值高,同时也要求课程老师要把握好课堂节奏,合理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

2.4 课后学习效果评价

课后学习效果评价的满意度为4.543,具有较高的满意度评价。学生普遍认为通过翻转课堂教学,其沟通能力和思辨能力、自学能力及学习效率都能得到显著提高,其对应评价指标的满意度值也较高。这说明该课程翻转课堂实施效果较好,学生的认可度较高。

2.5 翻转课堂总体感受评价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会计学基础课程翻转课堂的总体满意度为4.462,且无论是对课程的评价还是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评价,学生都给出了满意度较高的评价,说明无论课程内容还是课程形式,都得到了学生的认可。

3 启示与建议

3.1 启示

3.1.1 翻转课堂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通过翻转课堂实施实践来看,实施翻转课堂,要求老师具有更全面的知识和能力、丰富的学识和教学经验来组织课堂,引导学生课前、课中和课后学习,还要求老师能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操作技能。课前任务的布置既要考虑难度适中、内容适量、与课程紧密相关、符合学生兴趣需求等情况,还要考虑动态跟踪,了解学生课前任务完成情况,及时通过网络的形式进行辅导和控制等。在翻转课堂活动中,老师还需要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把握课堂节奏。课后也要通过多种形式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及学生诉求。这些都无形中加大了老师的工作难度和工作量。

3.1.2 翻转课堂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翻转课堂要求学生的角色由被动接受者向主动探究者、学习者转变,因此,翻转课堂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学生需要在课外花大量的时间观看教学视频,预习教材以及相关资料来对知识有个初步的了解。当学生走进教室,他们知道每次课的主题,并已有相关的知识储备。学生无论是在课前还是课中的学习过程中都需要积极参与,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较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和意志力。

3.1.3 翻转课堂对教学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学设施、教学平台等软硬件设备对翻转课程的实施具有较显著的影响,它决定了学生课外学习的深度和学生学习环境的创设。无论是教师发布教学视频,还是学生观看课前学习资料、完成课前或课后学习任务,都离不开教学平台、网络技术的支撑与支持。

3.2 建议

3.2.1 提高教师翻转课堂教学能力

老师应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及其应用,提高翻转课程视频设计及制作能力,能将课程的核心内容浓缩到时长合适的视频中,避免内容冗余、无趣及偏离主题等。针对课程内容设计合理的课前学习任务、课后习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检测所学知识达到的效果,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提高课堂教学的组织能力,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更有效。

3.2.2 调动学生课前学习积极性,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翻转课堂教学的理想状态是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对课堂学习有充分的课前认知准备和积极的情感。为此,要针对性地设计学生课前和课中学习的内容、比例和方式,使课堂学习活动建立在课外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激发学生深度学习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之形成课余时间能积极主动观看课程教学视频并及时有效地完成相应的测验和任务、制订合理的学习计划、科学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等学习习惯。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要求学生能积极采取讨论等形式参与课程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实现学习目标。

3.2.3 完善教学设施设备,做好保障措施

学校应尽量为翻转课堂提供相应的软硬件支持。软件方面,学校应配套相对成熟先进的学习平台,确保教学视频的发布、观看及学生交流平台的使用和管理。硬件方面,学校应配置性能相对较好的服务器,扩大校园网络的带宽,以保证视频能流畅播放,同时尽可能准备专门的多媒体教室,为没有硬件设备的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猜你喜欢
会计学问卷满意度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2018年全国新增会计学教授、副教授名录
浅析信息技术发展条件下会计学的发展
2016年全国新增会计学教授、副教授名录
问卷网
中国会计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在哈尔滨隆重召开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