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原型在中考命题中的“还原程度”分析

2018-03-12 19:20吴冰寒
化学教与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中考分析

吴冰寒

摘要:目前中考复习的现状是重教辅轻教材,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体现的是基础性,所以教材中的很多基本常识、操作技能会直接在中考试题中呈现,但是不同的知识点所考查的认知过程维度可能不一样。分析试题发现其实试题是以教材为基础,有些源于教材,有些以教材为基础略高于教材,甚至有些题完全可以在教材中找到原型。希望在紧张的中考备考中能够回归教材、二次开发教材,充分挖掘教材在考试中的基础性、启发性。

关键词:中考;还原程度;分析

文章编号:1008-0546(2017)12-0063-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7.12.020

近年来武汉市的中考化学试题无繁、难、偏、怪试题,起点适当,知识覆盖面广,凸显了“稳中有变,变中出新,凸显学科素养”的特点,力图在区分学生层次的同时引导教师准确地把握课程标准以及教材的深度与广度,引导学校注重学生素养的培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反映出武汉市义务阶段化学教育的实际,继续保持和体现了中考试题优质的武汉特色。

目前中考复习的现状是重教辅轻教材,甚至不见教材,过度的练习会使学生放弃自己的主体地位,把求索变成盲目的全盘接受,小心翼翼地去听,忧心忡忡地去记去背,提心吊胆地去做去练。这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使每一个学生以愉悦的心情去学习生动有趣的化学”明显相悖。难道中考真的与教材脱节了吗?分析近年来的武汉市中考试题,不难发现有相当一部分试题是以教材为基础,有些源于教材,有些以教材为基础略高于教材,甚至有些题完全可以在教材中找到原型。因此,在复习阶段轻视教材重视教辅不仅是给学生增加负担,又迷失了中考的方向。

一、教材原型的还原程度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体现的是基础性,所以教材中的很多基本常识、操作技能会直接在中考试题中呈现。但是不同的知识点所考查的认知过程维度(从低到高依次为识记、理解、简单应用、问题理解)可能不一样,例如空气的主要成分、硬水和软水的区别等只要求识记就好,而常见金属的主要化学性质、常见酸的主要性质和用途等就是问题理解阶段,以考查学生的能力为主,因此这类知识往往以类比迁移的方式出现在中考试题里。所以不同的知识点在教材中的原型与中考试题有所出入,还原程度也有所差别。通过对武汉市中考试题的研究,梳理出了三种教材原型在中考命题中的还原方式:直接呈现型、间接联系型、深度加工型。希望在紧张的中考备考中能够回归教材、二次开发教材,充分挖掘教材在考试中的基础性、启发性。

二、中考试题的还原程度的分析

1.直接呈现型

直接呈现型是指知识的直接呈现,包括文字、图片以及表格等。大部分以选择题的题型出现或者是在探究题中前两问出现,为后续探究奠定基础。此类试题考查学生对基本化学常识识记能力。

例1(2015·武汉,节选)如图1为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利用该元素组成的单质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

(2)图2所示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分析:该题搭建了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的桥梁,将物质构成的奥秘与空气组成的测定联系起来。图1、图2与教材中第54页与第27页的图完全吻合,主要考查微观粒子结构示意图认读、微粒符号、空气组成的测定、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本题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层次较低,识记即可,属于简单题。

例2(2017·武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

c.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中子数不同

D.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分析:此题的四个选项的呈现都出现在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中,围绕着分子、原子、元素展开。初中阶段,要求学生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知道原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在考试说明中属于需要识记与理解的阶段,突出了基础知识的重要性。

2.间接联系型

间接联系型是维持基本的化学原理不变,将试题载体进行更换,看似陌生,实则难度不大。只要掌握了教材内容的基本原理,便可顺利解答此类题。这一方式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以及考试的心态。

例3(2016·武汉)图1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其中与集气瓶相连的压强传感器等电子设备能将集气瓶内气体压强精确地记录并保存下来。图2、图3是用该装置测得的红磷和木炭分别在集气瓶中燃烧的压强一时间关系图(该装置气密性良好,p0是集气瓶内初始气压,p和p′分别是反应结束后恢复到室温时集气瓶内的气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燃烧匙内所装红磷或木炭的多少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B.反应开始时集气瓶中压强瞬间变大的是由燃烧放热造成的

C.p=0.79p0,p′==p0是因为红磷的着火点比木炭低

D.由图3可推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分析:本题通过新颖的压强传感器电子设备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既考查了学生对课本中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掌握,又同时对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进行了考查。在上册教材的第26、27两页已经有两种装置,在实验中也探究过红磷的含量多少对实验的影响、是否能够换成其他物质如木炭等问题。对于C选项的答案,教材有原文:“通过实验测定,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这就不难理解压强的变化了。

例4(2015·武漢,节选)NaOH、Na2CO3、NaCl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endprint

(3)为证明CO2能与NaOH发生反应,小明同学将CO2通入饱和NaOH的乙醇溶液中。请推测该实验可观察到的现象——,推测依据是

分析:本题将有关物质的溶解性、探究CO2与NaOH溶液的反应有机结合在一起,下册教材第56页指出:“氢氧化钠在空气中不仅吸收水分,还会发生下列反应:2NaOH+CO2=Na2CO3+H2O”但是本题给出的是一个陌生的情景即将CO2通入饱和NaOH的乙醇溶液中,在教材中由于碳酸钠易溶于水所以在水溶液中无沉淀,根据表2发现碳酸钠在乙醇中难溶,不难推测有沉淀生成,此题难度虽然不大,但是充分体现了教材的载体作用,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3.深度加工型

中考的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同时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所以对能力的考查必不可少。在中考试题中有些题虽然和教材中原型似曾相识,但是却高于教材,将教材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整合,如定性问题定量化、实验装置细节化、理想问题实际应用化等,将信息深化,测试考生的敏捷度,激发学习潜能。

例5(2014·武汉,节选)已知,装置B中盛有饱和NaHCO3溶液(NaHCO3不与CO2反应),碱石灰是由固体NaOH和CaO组成的混合物。整套装置气密性良好,反应所需试剂均足量。

(3)装置D中过氧化钠药品的质量为mg,装置D在反应前后的总质量n1g和n2g。若药品中所含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化学反应,则药品中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

分析:此问考查了实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将问题定量化,综合性强,能力考查的水平较高。该装置在课本中并无原图,但是每一部分的装置都能从课本上找到原型,如装置A与上册课本第115面的图6-12类似。装置D和下册课本第16页图8-20类似,只是此处无需加热。装置B、C、E则是在实验原理的基础上考虑到实验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尽可能地减少误差,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本题最简单的解法是差量法,根据212份质量的碳酸钠,质量增加56份。而实验中装置D增加的质量为n2g-n1g,因此求出样品中过氧化钠的质量即可。

例6(2017·武汉)甲、乙、丙、丁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下列推论不正确的是 ( )

A.若甲是碳酸钙,则乙转化成丙的反应可以是放热反应

B.若乙是最常用的溶剂,则丁可以是单质碳

C.若甲是碳酸钠,乙是硫酸钠,则丁可以是氯化钡

D.若丙是二氧化碳,丁是熟石灰,则丁可以通过复分解反应转化为乙

分析:试题对探究能力的考查经常是融入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的化学变化等内容呈现。此题信息量较大,涉及氧化物、盐、反应类型等,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综合性。碳酸钙、碳酸钠、熟石灰、二氧化碳是初中学习的常见物质,要求考生熟悉这些常见物质的性质以及相互转化关系。平时的教学中,物质的类别以及相互反应并不是连贯学习,而是穿插在课本中,需要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整合和归纳。课本中物质的变化是单个出现的,试题将物质的变化深化为转化图,侧重点在于信息的整合能力。

三、教学反思与总结

分析近年来的武汉市中考试题发现试题中的原理、方法、技能、甚至实验装置图等都能从教材中找到原型。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载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对教材的理解,以教材内容作为拓展点进行整合,挖掘教材的潜在价值,体现教材的启发性。如教材上的实验、生活生产的相关内容都具有较大的可塑性,经常作为中考深度分析的素材,所以在复习备考中还应强化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凸显教材的前瞻性。作为教师,在平時的教学中必须把握好教材的内涵和外延,充分发挥教材的价值,提高备考的有效性,这才是作为教师应秉承的态度。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考分析
民航甚高频通信同频复用干扰分析
分析:是谁要过节
回头潮
中考“三数”大扫描
2017年中考数学模拟试题(一)
例谈中考化学推断题
由2016年无锡中考17题说起
中考英语完形填空练习
基于均衡分析的我国房地产泡沫度分析
放松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