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有效有用的教育科研

2018-03-12 19:25饶龙武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18年2期
关键词:理论研究教育

饶龙武

教育科研对教学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做教育科研很有必要,这一点,绝大多数教育工作者都赞同。但教育科研都有效吗?怎么才能在教育科研中增强有效性呢?这是做教育科研应该关注的话题,也是我们应该解决的问题。

突出研究目的的有效性

对于中小学来说,做教育科学研究,不能泛研究,也不能搞纯理论研究,应该立足于实践,解决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应该解决的问题。可以从教育全局、教学、教师三个方面来思考,研究目的是否有效也可以从这三个方面来衡量。

是否能促进教育发展。着眼教育全局,关注对于区域教育、学校教育发展是否有好处。在这个方面,我们不妨问这样几个问题,是否有利于教育整体水平提高,是否有利于教育软实力形成,是否有助于推动教育内涵发展。当然,从广义角度来讲,我们的研究总是有效的,但是不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放大教育效果,是不是最好的切入点,这些都得好好想一想。每个区域,每个学校,面临的問题,要解决的问题,现有的资源都不一样,如果做这样的着眼于教育整体发展的课题,我们应该思考更多的是这几个问题,而不是以别人为风向标,也不要盲目迎合教育大势。

是否有利于改进教育教学行为。这是我们作为个体的教师最关注的话题。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改进,是为了优化,为了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效果。我们每位教师在做研究,或确立研究方向之前,不妨想一想,制约个人教育教学成效的原因有哪些,最大的障碍是什么,或者说制约学生整体成绩提高的原因是什么,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这是我们研究的方向。我们教师不能走入泛研究中来,不能只是为了研究而研究,要特别关注研究的目的性。我们在做研究时,要立足于个体,忠实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从而厘清思路,明确目标,找对方向。

是否有利于教师个人发展。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做课题研究也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包括实践上的成长和思想上的成长两个方面。在实践上,表现为教育教学技能与方法的精进;在思想上,表现为教育教学理论观念甚至教育智慧的更新和突破。在不同的阶段,这两部分的分量也是不一样的,也会有轻重缓急之分。比如新入职的教师,更多的可能是在技能技巧上,因为他们更需要的是从新手到熟手这一个过程。而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他们需要的是教育理念的突破,教育智慧的生成。所以,不同的阶段,研究的方向和重点也应该不一样,只有找好了找准了,才能推进我们职业生涯更上一层楼。

突出研究行为的有效性

在实践中研究。这是我们应该坚持和坚守的第一原则。脱离实践的研究是无意义的。在做研究时,我们教师应该把整个研究都放在实践中,放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进行,也研究自己的实践。实践是研究之源,是研究之水,我们不能脱离实践去搞空洞的研究。从实践中获取第一手材料,分析研究实践中存在的具体问题,通过在实践中进行反复尝试、调试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再由办法到理论到认识,最后让理论认识回归于实践,指导和改进实践。我们中小学教师本身是一个实践者,丰富的实践资源也是我们做科研的最大优势,我们最好不要做那些从理论到理论,从书本到书本的研究,不要让研究流于形式,流于空洞。

坚持问题导向。我们做研究应该思考这样几个问题,为什么研究,研究什么,怎么研究,达到什么目的。这四个基本问题构成了我们研究的问题链,这个问题链也就清晰地指出了研究思路、研究方向、研究方法和达到的效果。如果再把这个问题链作进一步的展开,我们可以进一步追问,我研究的这个问题内涵是什么,现阶段是什么样的状况,存在哪些问题,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是什么,研究这个问题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为达到这个目的我们需要解决哪些问题、采取什么办法,这些办法我们放到实践中试试可不可行,如果不行分析原因,还可以采取什么办法,最有效的办法是什么,这个办法对我们当前工作的价值在哪儿等等。通过这些问题推动我们的研究一步步开展,一步步接近,直到达成目标。以问题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明确方向,明确目标,通过问题的解决来推动研究,推动过程深入,这样才能各个击破,步步为营,从而登堂入室。

坚持科研精神。科研精神主要是严谨,一是一,二是二,不敷衍,不虚假。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真实严谨的过程才会产生有效的结论。比如,我们要了解研究问题当前的状况,就要去搜集相应的材料,这些材料应该是真实的第一手材料,而不是道听途说或增减过的东西。要做调查,就得认真地设计制作调查问卷,科学地选择样本,深入学校中开展调查研究,认真地进行结果统计分析。一个真实的过程,才能保证你得出来的结论真实有效。如果我们要做课堂有效性研究,那就要认真分析现在的课堂教学中哪些环节是有效的,哪些环节是无效的,问题出在哪儿,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实践策略是什么,然后展开实验,记录实验中的数据及结果。在研究中,我们切忌搞档案研究,研究方法、研究方案、研究过程、研究结果都在档案里,只做虚功,不做实功。这样的研究,不仅没有成效,不能给教师有效的帮助,相反会给教师的工作添忙添乱。

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一,注重群众参与。众行者远。群众参与主要作用是培养研究土壤,形成研究生态。如果我们把研究比作一棵树,只有土壤生态合适,这棵树才会长得高,长得大。作为学校和单位在做研究时,要注重培植土壤,形成生态,形成气候。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如襄阳市襄州区程河中学。几年来,他们提倡了一种研究方式,就是小课题研究,研究小课题,解决大问题。每学期,每名教师根据自己的工作实际或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拟定一个小课题,然后公布上墙,到学期结束时进行考评。这样,让老师们人人都做到在研究中工作,在工作中研究,形成了一个大氛围大气候。土壤好了,气候好了,教师们的研究才会有如鱼得水之感,没有顾虑,轻装上阵,这样的研究主动积极有效,潜能和思想活力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第二,注重不断总结提炼。一般地,一个研究阶段结束后,都会产生一个结果,都会有一个从实践中得来的阶段性结论或认识。这时,我们需要坐下来,进行分析总结,在分析总结的基础上进行提炼提升,注重从理论、从思想上进行深化,善于透过表象来看问题的本质和根源,透过教育实践来看实践背后所透射出的教育理论。在研究中,要避免只罗列现象、简单列举事实的行为,理性分析、思考,通过对研究过程进行条分缕析、抽象概括和提炼,找到其中的规律,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再将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再思考,深化原有的理论认识。

第三,注重成果激励。一方面作为研究者个人,要注重成果意识,注重在研究中提炼成果。对于我们在实践研究中的新发现,形成的新感悟和新观点,都要注重整理和搜集,让它物化为自己的成果。另一方面,学校也要打造平台,寻找平台,比如科研阶段性总结和成果推广会,把我们的成果集中晒一晒,进行宣传和推广。如果有条件,可以在有关媒体上集中宣传报道。处于自媒体时代的教师,个人也可以通过发微信、发朋友圈、建博客、建网站“晒”自己的成果,和全国的同行相互讨论、批评、改正,从而升华自己。

(作者单位:襄阳市教育科学研究室)

责任编辑/周小益endprint

猜你喜欢
理论研究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坚持理论创新
题解教育『三问』
神秘的混沌理论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