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学研究报告

2018-03-12 19:27
湖南教育·C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长度线段纸条

一、问题

“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单元的一个内容。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内容,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都觉得不容易教。首先,“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这是一个高度抽象概括的结论,孩子理解起来是有难度的。其次,如何证明这一结论?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证明?许多教师都尝试过让孩子们通过动手操作来发现:提供一些素材,让孩子们摆一摆或是剪一剪。但孩子们很少会主动拿两边之和与第三边进行比较,所以最后结论的得出比较牵强。而且动手操作时会有误差,不管选择什么材料,当讨论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时能不能围成三角形,孩子们会特别纠结,教学时不好处理。如果直接运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一公理来证明,很快就能得出结论,可是我们要教给孩子的仅仅是这样的一个结论吗?这节课到底要教什么?

带着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我们在深入研读教材的基础上,把这节课的目标确定为:发现并理解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经历研究问题的一般过程,积累活动经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我们设计了教学,进行了以下的实践。

二、实践

(一)引发冲突,提出问题

1.从“围”开始

师:知道我们今天要学什么吗?(生:三角形)对,三角形是常见的平面图形,老師这儿有三根纸条,(在黑板上贴出三根纸条,其中两根蓝色的,一根红色的)谁能上来围一个三角形?

生1、生2很快围成之后,教师在黑板上贴出三根纸条,其中两根蓝色纸条的长度分别是6cm和9cm,红色纸条的长度是18cm。生3上台围了很久,最后围成的三角形如图1所示。

2.明确要求,规范围法

师:(指着图1)三角形是有了,不过围成这样你们满意吗?(学生纷纷摇头)

教师边说要求: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接所组成的封闭图形叫做三角形,边用课件演示(如图2)。

师:那这三根纸条,能不能按这样的要求围成三角形呢?

学生两人一组动手操作后发现围不成。

小结:不是随随便便的三根纸条就能围成三角形的。

(二)举例分析,问题具体化

师:什么样的三根纸条可以围成三角形呢?

生4:三根一样长的。

师:这是你的经验。我们看看刚才的这几根纸条,(课件出示图3)为什么围不成呢?(生:红色的纸条太长,蓝色的纸条太短)要想围成怎么办?(生:把红色纸条变短,或者把蓝色纸条变长)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演示课件,验证学生的想法。

师:当然,要围一个三角形很简单,但是如果每一根都这样变长或变短,咱们就不容易发现其中的规律。为了研究方便,我们就固定这两根蓝色纸条不变,把这根红色纸条变短,行吗?这根红色纸条变成多短就可以呢?(学生开始猜测各种长度)刚刚有人说9厘米可以,谁来试一试?(学生上台成功围成三角形)那是不是只有换成9厘米长的纸条就能围成呢?

生5:不是,8厘米的也行。

生6:10厘米的也可以。

生7:15厘米以下的都可以。

师:哎呀,你已经在考虑它的范围了。聪明的孩子就会这样想,肯定不止这一个可以。那这根红色纸条的长度在什么范围内就可以围成三角形呢?

(三)讨论方法,动手解决问题

师:要想确认这个范围,我们该怎么办?(生:拿更多的纸条来试一试)跟我想的一样,可问题是,我们该试哪些长度呢?(学生回答各种长度,范围在1~17厘米)怎么没有人要试19厘米?

生8:刚刚我们试过18厘米都长了,19厘米肯定也不行。所以只需试比18厘米短的。

师:(板贴1~17厘米的磁贴)为了研究方便,咱们先从整厘米的长度入手,把这些长度一一试出来,是不是就能找到范围了?要试多少次?(生:17次)那咱们分工合作吧,每组试几根,最后把所有人的实验结果汇总,这个范围是不是就找着了?

学生两人一组动手操作,教师巡视。学生按照顺序依次汇报,在汇报3厘米和15厘米的时候争论不休。但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找到了范围:比3厘米短的肯定不行,比15厘米长的也不行,在这之间的长度是可以的。

(四)深入探讨,究其本质

师:大家对这个范围是不是都认可了?谁还有疑问?

生9:3和15到底行不行?

生10:为什么会刚好在这个范围呢?

师:这个问题提得真好!(板书:为什么)为了助大家一臂之力,王老师带来了一个神奇的三角形,(课件出示图4)别看它长得普通,它可是会变的。刚刚我们试过12厘米是能围成的,当这条红色的边长12厘米的时候,围成的三角形就长这样。我如果使劲拉这条边,它会变长。(操作课件,红色线段的长度依次变为13、13.19、14、14.28,如图5、图6)这个三角形的样子好像在变。(生:对,变得越来越矮,越来越扁了)这三个角好像都有变化。(生:这个三角形变得越来越平了)

师:(红色线段的长度到14.95时停止拖动,如图7)14.95也是可以的,不过跟之前比已经大变样了。刚刚有同学说15厘米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拉长到15厘米,会是什么样?

生11:平了。

生12:变成一条线段了。

生13:蓝色的和红色的重合了。

师:是不是跟你们想象的一样呢?(课件演示红色线段的长度到15厘米,如图8)15厘米可以围成三角形吗?(生:不可以)想一想:如果再长一点点呢?会是什么样?endprint

生:会往下;会回去。(课件演示红色线段的长度到15.01厘米,如图9)

生:哎呀,断掉了!

师:为什么会这样啊?

生14:因为这根红色线段太长了,这两个端点连不上,所以就掉下来了。

师:那如果继续拉长能连上吗?

生15:不能,更加连不上了,把红色的线段变短才可以。

师:好,那我们往回拉,看看什么时候就能连上了。(生:15厘米)(课件演示拉回到15厘米)对,这个时候就连上了,那什么时候又会出现三角形呢?

生16:14.99。

生17:只要比15小就行了。

师:(继续往回拉,到14.99厘米)是的,这个时候三角形就出现了。继续变短(如图10),这个三角形怎么变成这样了?(继续变短,如图11)快看,它的三个角又在变呢!(生:这个三角形要倒了)想一想,到什么时候三角形又没了?

生:2.99;3;2。

师:(继续变短至3厘米,如图12)当红色线段长3厘米的时候,3厘米的边和6厘米的边连成一条线段,和9厘米的边重合了,看样子3厘米也是围不成的。如果继续变短呢?(生:又会断掉了)

小结:当两条边分别是6厘米和9厘米的时候,我们找到第三条边的范围,必须大于3厘米而小于15厘米。

师:为什么刚好就在这个范围呢?现在你明白了吗?

生18:因为到了15厘米就重合成一条线段,三角形就没有了。

生19:3厘米也不行。

生20:比15厘米长、比3厘米短的都不行。

师:看来,关于这个三角形的奥秘你们已经知道了,如果换一个呢?(课件出示另一个三角形,两条蓝色边长分别是7厘米和11厘米)如果是这样的两条边,那第三条边的范围应该是多少?(生:比4厘米大、比18厘米小)为什么?

生21:因为到了18厘米就会重合成一条线段。

生22:18其实是这两条边长的和。

师:那4呢?

生23:4其实就是这两条边长的差。(课件再次演示三角形的变化)

师:孩子们,看完了这两个三角形,你有什么发现?

生:给定两条边,第三条边的长比另外两条边的差要大,比另外两条边的和要小。

(五)归纳总结,由特殊到一般

师:咱们回到黑板上(给三角形的三条边标记:a,b,c)想象一下,如果这个三角形也能拉动,我拉动c,(手势做出拉扯状)要使三角形还在,最长要怎么样?(生:c要比a与b的和小)为什么?

生:如果c等于a与b的和,就会重合成一条线段,而大于a与b的和,就会断掉。

师:所以c要小于a+b,其实也就是a+b大于c。(板书:a+b>c)要是我现在不拉动c,而是拉动a,要使三角形还在,a应该怎么样?

生:b+c>a。(板书:b+c>a)

师:如果拉动b呢?

生:a+c>b。(板书:a+c>b)

师:今天我们通过研究得到,当三条线段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的时候,就能围成三角形。事实上,每一个三角形都是由满足这样条件的三条线段围成的,也就是说每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都存在着这样的关系。你能试着用一句话概括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吗?

生:三角形的一条边不能超过另外两条边的和。

师:一条边指的是哪条?

生:每一条,任意一条。

小结:三角形的任意一条边都要小于两边之和。

师:祝贺你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了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咱们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课件出示: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虽然表达不一样,但意思是一样的,请大家读两遍。

学生齐读,教师板书课题: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三、讨论

1.对课堂的思考

对于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教学,让学生动手操作拼一拼、围一围是司空见惯的做法。究其原因,一是教材编排使然,教材上就是要求学生用小棒或纸条来围三角形。二是老师们大多持有这样的观点:要想培养空间观念,肯定要有动手操作。于是,热热闹闹动手围的操作型课堂就诞生了。老师会给孩子们提供几组素材,有的能围成,有的围不成,还有的是学生坚持能围成,老师则拼命解释此乃誤差使然。紧接着,教师提出问题:“从这几组数据中,你有什么发现?”说实话,学生是无法从这样的动手操作中发现三角形三边关系的。于是,老师只能请学生写一写算式,比一比两边之和与第三边有什么关系,强行得出所谓的结论。这样教学的效果总是差强人意。

基于对以往这一内容教学案例的分析,我们有了诸多思考,并大胆地进行了教学尝试。对于这一课的设计,主要想突显以下两点。

一是建立动态表象,培养空间观念。“图形与几何”的教学有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即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简单地按老师要求动手拼一拼、摆一摆、围一围,空间观念就能得到发展。我们认为,动手操作一定要与分析、比较、想象等思维活动结合起来,才可能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空间观念。

在本节课中,我们引导孩子提出了一个大问题:什么样的三根纸条能围成三角形?就拿一组围不成的材料来说,怎么调整长度才能围成三角形?调整的办法有多种,如果只选定调整其中最长的一根,那么多长就能围成三角形?在问题的引导下,孩子们结合动手操作的感性经验进行分析思考并不断想象,然后尝试操作验证。只有在积极的思维状态下,孩子们的动手操作才能真正入眼、入脑,印象深刻,从而为想象提供表象支撑。而在想象之后再验证,有利于进一步修正自己的空间观念。初步探寻到可能的范围之后,对于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时,究竟能不能围成三角形,利用动手操作肯定无法达到最佳效果。于是,我们借助动画演示,引导孩子结合操作经验进行观察、想象。尤其是在逐渐逼近的演示中,教师多次停下来引导孩子想象可能发生的情形,然后拉动课件中的三角形对他们的想象进行验证,帮助孩子在脑海中形成动态的表象。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得到了培养。

二是经历研究问题的一般过程,积累基本活动经验。在本课中,问题的产生是十分自然的。看似简单的用三根纸条围三角形,不经意就能围成,但第三位上台的同学却怎么也围不成三角形。这是怎么回事呢?哦,原来并不是随随便便三根纸条就能围成三角形的!问题就自然产生了:什么样的三根纸条能围成三角形呢?显然,这个问题太大,学生无从着手进行研究。“我们看看刚才的这几根纸条,为什么围不成?怎么样才能围成?”因为有了具体的例子,问题立即落了地,孩子们有话可讲了,也有事可做了。长的边可以变短,短的边可以变长,办法都是可行的。可是,如果都变,不利于研究发现规律,怎么办?教师引发了孩子的积极思考,又适时给出合理的建议:我们就固定两根短的不变,把最长的这根变短点,看看它变多短就能围成三角形。研究一步步往下推进,并不是由教师简单生硬地出示操作要求,而是整个方案都是和孩子们一起通过讨论得出,包括实验的范围、分工合作、汇总结果等,都是很自然地从孩子们的思维深处流淌出来。在这润物无声的过程中,孩子们亲历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当他们发现原来在一个固定的范围内都可以围成,超出范围便围不成时,孩子们喜形于色,非常有成就感。最后,借助课件的动画演示,孩子们笃定地找到了最长边的范围,终于发现了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至此,孩子们经历了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发现并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践操作———得到结论,积累了一定的活动经验。

2.提出新问题

我们的研究固然体现了我们的深入思考,但因水平有限,难免存在问题。比如:我们认为动手操作与课件动画演示相结合,能帮助学生建立动态表象,有效地培养空间观念,但这个有效性可否检测出来?可以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或方式加以检测?还有,我们所认为的帮助孩子积累了基本活动经验,这经验却又看不见、摸不着,如何得以体现?这些都值得我们进一步进行研究。endprint

猜你喜欢
长度线段纸条
两张纸条儿(上)
一次函数助解线段差最大绝对值
纸条动物园
爱的长度
特殊长度的测量
线段图真好用
长度单位
长度学校里的故事
如何确定线段的条数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