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关节置换和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对比研究

2018-03-12 20:44王涛曾宪发
医学信息 2017年26期
关键词:股骨颈股骨置换术

王涛 曾宪发

摘要:目的 对比骨质疏松性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分别采用人工关节置换和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自2015年的1月~2016年的6月在我院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的43例骨质疏松性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做为研究组,另外选取同时期在我院接受内固定术治疗的45例骨质疏松性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做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卧床时间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且治疗优良率更高(P<0.05)。结论 骨质疏松性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施治效果优于内固定术。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人工关节置换;内固定

中图分类号:R6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959(2017)26-0072-02

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ects of artificial joint replacement and internal fixation on osteoporotic unstable femoral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Methods Select from 2015 January~2016 year in June in our hospital underwent artificial joint replacement in treatment of 43 cases of osteoporotic unstable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patients as study group,and select the same period in our hospital underwent internal fix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45 cases of osteoporotic unstable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patients as control group,compared two groups of treatment effect.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shorter bed rest time,lower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better treatment rate(P<0.05).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artificial joint replacement in the treatment of osteoporotic unstable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is better than that of internal fixation.

Key words:Osteoporotic unstable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Artificial joint replacement;Internal fixation

股骨粗隆间骨折属年龄偏大人群多见的骨折类型,帮助此类患者合理选择治疗术式,减少并发症,提高恢复效率,是治疗重点[1]。本文分析了骨质疏松性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分别采用人工关节置换和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5年的1月~2016年的6月在我院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的43例骨质疏松性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做为研究组,另外选取同时期在我院接受内固定术治疗的45例骨质疏松性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做为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研究组有男性17例,女性26例,年龄55~73岁,平均年龄(60.6±4.3)岁;对照组有男性16例,女性29例,年龄56~74岁,平均年龄(61.3±4.5)岁。两组患者在基本资料方面对比未见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采用内固定术施治,方法如下:于股骨上端的外侧行手术切口,将导针顺股骨干方向打入并进行扩髓操作,骨髓腔中打入髓内钉,随后按照钻头套筒与瞄准器,股骨颈中打入型号合适的螺旋刀片,观察复位效果,确认满意后将螺旋刀片锁定,并将锁定用螺丝钉安装在股骨远端,同时将尾帽安装至髓内钉的尾部,操作完毕置入引流管,关闭切口并予以无菌包扎[2-3]。

1.2.2观察组 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施治,方法如下:于髋关节的后外侧行手术切口,将骨折部位、髋关节及股骨颈显露。将股骨颈截断,将股骨头取出,随后骨折处实施复位并予以捆绑固定。将粉碎小骨块切除,对骨折远端与臀中肌断端予以缝合固定,以对臀中肌相关功能进行重建。骨折处复位并有效固定后选择小粗隆上方1.5 cm实施股骨颈二次截骨,将股骨颈的残端截除,将经复位完毕小粗隆做为参照前倾15°,利用髓腔锉与髓腔钻对股骨近端行扩髓操作,为患者选择型号合适的长柄假体,利用骨水泥技术进行安装。选择型号合适的双击股骨头进行安装并对髋关节实施复位,确认下肢长度及髋关节的稳定性、活动度,若未见异常将引流管置入,关闭切口并予以无菌包扎[4-5]。

1.3觀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伤情恢复情况,骨折愈合情况;对比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4疗效判定

术后所有患者均接受为其6个月随访,判定治疗效果:骨折愈合,无髋关节内翻,不存在疼痛及跛行,为优;患者骨折愈合,存在髋内翻但不足10°,能够长时间行走但存在轻度不适,为良;患者骨折愈合,存在髋内翻且在10°~25°,跛行严重,不能长时间行走,走路时存在重度疼痛,为可;患者骨折未愈合或较伤前缩短超过2 cm,存在髋内翻在25°以上,为差。endprint

1.5统计学方法

本文统计所得数据资料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以(x±s)表示计量资料,并进行t检验;以?字2检验计数资料。以P<0.05的差异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兩组患者手术情况与术后恢复情况对比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施术时间、出血量方面对比未见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卧床时间更短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两组对比可见显著差异,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治疗优良率更高,两组对比可见显著差异,P<0.05,见表2。

3 讨论

骨质疏松性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在治疗方面,临床多主张若患者的全身状况无异常,无相关禁忌,应施以手术治疗,以促进骨折愈合,并最大限度恢复其负重能力[6]。以往此类患者接受内固定术治疗,由于患者中以女性患者居多,其骨质更脆,以Ⅲ型、Ⅳ型等不稳定骨折占多数,而应用内固定术治疗想要解剖复位并进行有效固定均比较困难,且其自身骨质常常无法把持内固定,使得固定可靠性下降,导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升[7]。人工关节置换术自上世纪应用于临床,使得上述问题能够有效解决,并在骨质疏松性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中应用愈发广泛,被认为是目前恢复关节功能,纠正髋畸形,保障自理能力的有效术式[8]。

本文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卧床时间更短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治疗优良率更高,两组对比可见显著差异,P<0.05。充足证明,骨质疏松性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施治效果优于内固定术,在促进恢复时间缩短、减少并发症等方面均更具优势,且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内固定术导致的愈合不良、固定效果不佳等问题,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黄智勇,辛泽团,黄佳军.中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和骨折内固定术临床比较[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26):44-46.

[2]吴浩源.人工关节置换与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对比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20):29-30.

[3]康振兴.人工关节置换和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125.

[4]刘永光,胡云洲,杨远梁,等.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J].实用骨科杂志,2010,16(2):93-95.

[5]刘忠堂,潘淑云,王琦,等.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败[J].中华骨科杂志,2011,31(7):784-788.

[6]刘永光,胡云洲,杨远梁,等.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J].实用骨科杂志,2010,16(2):93-95.

[7]马涛,宋伟,张育民.人工关节置换与切复内固定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对比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2, 41(10):1324-1325,1343.

[8]石荣玉,李志艳,谢士成,等.3 种内固定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观察[J].济宁医学院学报,2012,35(4):270-272.

编辑/成森endprint

猜你喜欢
股骨颈股骨置换术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与处理
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和倒置股骨髁LISS钛板治疗的临床观察
怀孕中期胎儿孤立型股骨短的临床意义
DHS与AL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研究
中西医结合防治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5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