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为何放弃北伐修长城

2018-03-12 20:52波音
领导文萃 2018年4期
关键词:万里长城游牧民族骑兵

波音

万里长城已经成为了中国的品牌和象征。

秦朝修建的万里长城,在汉代得到了加强,汉长城总长甚至达到了2万余里。但是自汉以后,长城逐渐被废弃。直到明朝前期,为抵御北方瓦剌等部入侵,几乎是在秦汉长城的原址上又重新修建起长城。

为什么时隔一千六七百年,明朝长城会与秦朝长城修建的位置基本重合呢?

长城建在哪儿,得听老天的

中原王朝基本上是农耕民族的国家,它们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国家之间经常发生冲突,从周朝一直对抗到了明朝末年。在这三千年的对抗中,中原王朝的北方边界在大多数时间里都位于长城附近,难道长城真能起如此大的作用,可以限制两边民族的扩张吗?

如果我们将中国年降水量图与长城的位置图对比,就会发现,长城几乎与穿过中国北方的400毫米等降水线重合。从华北北面的燕山山脉向西,经过今天山西境内的太行山北段、内蒙古境内的阴山山脉,再折向西南,长城的走向与400毫米等降水线吻合得很好。

降水量的多少,对于地表植物的生长至关重要。降水量少于400毫米,地表植被就会以耐干旱的草为主。虽然开垦草原生产粮食也并非不可以,但没有降雨量的配合,几年下来,土地就会沙化,无法继续种庄稼。所以,400毫米等降水线以北的地区成为游牧民族的家园。

反之,降水量大于400毫米时,人们就可以开垦农田,获得不错的收成。于是400毫米等降水线就成为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分界线。

秦始皇算了一笔经济账

公元前215年,在今天内蒙古的河套地区,秦朝大将蒙恬率领以步兵为主的秦军,大败以凶狠著称的匈奴骑兵,匈奴残部望风而逃,远遁大漠。

然而,凯旋的秦军得到的命令却不是再接再厉,攻占漠北,而是转攻为守,30万大军以战国时期燕、赵、秦三国的北方长城为基础,就地修筑长城,从西北的临洮一带一直延伸到辽东,横贯东西的万里长城第一次出现在人们眼前。

究竟是什么导致秦始皇停止北伐,反而耗费全国的财力、人力去修筑长城呢?他肯定算过一笔经济账。

秦始皇统治的民众基本上都是农民,而如果要深入大漠与匈奴作战,就需要相当数量的骑兵。把平时基本不骑马的农夫训练成强大的骑兵,不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金钱,还要蒙受生产上的劳动力损失。

即使有了强大的骑兵,要送他们到北方草原深处作战,粮草的运输和损耗也是一笔很可怕的开销。《史记》中记载,从中原地区运送1石粮食抵达北方的前线,路上运输队消耗的粮食竟达到了192石!

匈奴骑兵的作战成本却很低。游牧民族从小在马背上长大,既是放牧者,也是战士,角色转换很容易,甚至可以一边放牧,一边作战,后勤保障比农耕民族好多了。

农耕民族作战的成本比游牧民族高,作战的收益却很可怜。即使占领了广袤的草原,也无法耕种,获取不到税收。

汉武帝雄才大略,曾经在对匈奴的战争中取得辉煌的胜利,可是劳民伤财,大大削弱了国家的经济实力,直接导致了汉朝的衰落;明成祖朱棣的大军五出漠北,苦战多年,把蒙古各部赶得四处奔逃,但仗打到最后,先吃不消的却是明朝。

得想法改變成本和收益上的巨大反差。于是秦始皇想到了修筑长城。有了长城这种防御工事,流动的战场就会变为固定的战线,游牧民族就无法来去如风,掠夺农耕民族积累的财富,而是必须先在长城一线与守军打一仗。

依托长城打防御战,农耕民族不用训练骑兵部队,训练成本得以降低,又因为士兵原本就是农民,有了固定的根据地,熟悉农活的士兵们完全可以就地屯垦,后勤的负担也小多了。而进攻的游牧民族却远离了他们熟悉的草场。

秦始皇没有读过现代的《经济学原理》之类的著作,但他大规模修筑长城的举动,的确与经济学最基本的成本、收益规律相符合。修筑长城固然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在短期内经济压力很大,但从长远来看,秦始皇的这笔账算得很精明。

此后的各朝各代,只要有条件、有需要,也都尽量采取修筑长城的方式防御北方的游牧民族。比如明朝成化年间,蒙古鞑靼部常常进犯陕北、甘肃一带,皇帝于是召集大臣讨论防御事宜。大臣们算了一笔账:如果征集5万劳工,用两个月的时间修葺长城,耗银不过100万两;而派出8万大军征讨鞑靼入侵者,每年粮草、运费折合银两,总计耗银近1000万两。成本高低一目了然。于是,明朝的皇帝们选择了修建长城,我们今天看到的雄伟长城就是那个时期完工的。

(摘自《透过钱眼看中国历史》)endprint

猜你喜欢
万里长城游牧民族骑兵
骑兵政委 邓永耀
“共同性扩大”:北方游牧民族历史演进规律再认识
万里长城
万里长城永不倒
骑兵之败
蒙古骑兵,所向无敌
万里长城
新疆农耕与游牧民族的饮食礼仪探析
中国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曼德拉山岩画考察
自我的游牧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