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前沿阵地 服务立德树人

2018-03-12 21:03郭百高
领导科学论坛 2018年3期
关键词:意识形态立德树人高校

【摘 要】 高校是培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也是意识形态领域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前沿阵地。高校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政治敏锐性,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突出思想引领,坚持正面引导,强化阵地管理,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关键词】 高校;意识形态;立德树人

【作者简介】 郭百高,仙桃职业学院党委书记。研究方向:高职院校党建与思想政治。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8)02-0072-0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强调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高校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也是意识形态领域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前沿阵地。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中,高校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政治敏锐性,筑牢意识形态前沿阵地,确保意识形态领域安全,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一、认清形势,切实增强意识形态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

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是指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系统的思想观念,代表了某一阶级或社会集团的利益,并反过来指导这一阶级或集团的行动。

在当代中国,意识形态问题实质上是统一思想、树立旗帜、引领方向的问题,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关键性问题。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已经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地位和影响日益扩大。但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敌对势力仍然抱着冷战思维不放,把中国的崛起视为对西方制度模式和价值观的威胁和挑战,加紧对中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恶意抹黑中国的国家形象、政府形象和社会基本面,不遗余力地“唱衰”中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争夺依然十分激烈。

纵观当今世界,“核弹与火箭”退居幕后,“意志与思想”走向台前,争夺话语权、网络控制权、信息发布权、规则制定权、文化领导权等“软权力”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我国在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是西方敌对势力更加注重通过互联网、文化产品、学术交流等形式传播西方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企图培育从内部瓦解社会主义的“文化基因”;二是各种社会思潮影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认同,从而对马克思主义产生质疑、动摇甚至背弃;三是社会转型带来了人们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深刻变革,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多元,不同程度地冲击和淡化了主流意识形态;四是信息网络化拓宽了获取信息和表达意见的渠道,但同时也对我国意识形态的传播和防御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高校是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地方,也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风向标”和“晴雨表”。目前,在校大学生群体思想活跃、独立意识较强、接受新事物较快,但因成长于改革开放环境之中,缺乏改革开放前后的深刻比较,缺乏对党史国情的深入了解,特别是各种噪音和杂音借助新媒体进行渗透,严重挑战了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权威,不可避免地对大学生的意识形态认知造成了干扰和冲击。另一方面,高校个别教师对西方的社会制度、思想文化、价值观不加批判、盲目接受,甚至在课堂讲台、学术论坛、网络平台上发表与主流意识形态不一致的观点,极易对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定型阶段的大学生产生负面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办好我们的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高校地位特殊、使命重大,必须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决贯彻执行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深刻认识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尖锐性,不断增强意识形态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始终把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贯穿于办学育人全过程,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二、突出重点,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当前,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环境、对象、范围、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无论形势如何变化,高校都要有“任凭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的信念和坚守,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大局,增强政治定力,站稳政治立场,突出重点,精准发力,确保高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突出思想引领。一是深化理论武装工作。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提升师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和路径认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高校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自觉把理论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思想境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解决问题,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和对复杂思想理论问题的驾驭能力。二是筑牢共同思想基础。高校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性工程,贯穿于立德树人全过程,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渗透到广大师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之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广大师生“日用而不觉”。三是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不断强化议题设置能力,整合各类媒体资源,大力宣传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及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主题化、项目化地开展思想引导和凝心聚力活动,用主流思想舆论占领意识形态阵地。

坚持正面引导。一是强化教师队伍建设。高校要引导广大教师自觉树立“教书育人是第一责任”意识,提高广大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大力弘扬高尚师德,保证高校校园始终成为风清气正的精神高地。要引导教师正确处理政治原则与学术自由的关系,把正确的思想认识和政治立场传达给学生。要引导教师主动学习、终身学习,以“四有”好老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着力传播先进思想、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新风。二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具有“润物细无声”的育人特点,是高校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载体。高校要结合自身实际,以校训校风为核心,积极推动校园精神文化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同频共振,引领形成凝聚师生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以校园品牌文化活动为抓手,寓思想政治教育于校园文化活动之中,有效地实现校园文化活动的意识形态功能。三是解决师生实际问题。注重人文关怀、解决民生问题,是从根本上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基础。高校要坚持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主动听取师生的意见和建议,积极畅通师生表达诉求的渠道,努力为师生办好事、办实事,不断增强广大师生的归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意识形态工作与师生实际需要的契合度。endprint

強化阵地管理。一是管好课堂讲坛。高校要划定课堂教学意识形态的红线和底线,严把课堂教学政治关,严格落实课堂教学规范、课堂质量监控、教学过程督导等制度,切实做到“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要不断推进思政课建设与改革,提高思政课质量和水平,增强思政课亲和力与针对性,充分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要加强对讲座论坛等活动的场地、人员、内容的审查把关,严格落实“一会一报”制度,不给任何错误观点在校园传播提供渠道。二是管好网络阵地。青年大学生是“网络一代”,他们主要在新媒体上发布和获取信息。高校要主动适应这一客观实际,深入挖掘微信群、QQ群等新媒体的思想教育功能和互动功能,充分发挥网络主流舆论引导、敏感舆情监测、负面情绪疏导等作用,做好网上群众工作,及时消除各种杂音,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环境,确保广大师生与主流意识形态保持高度一致。三是管好学生社团。学生社团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升的重要平台,也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高校要严格管理制度,配备指导教师,加强活动监管,抓好理论学习、骨干培训和实践锻炼,把好学生社团活动的思想政治导向,进一步发挥学生社团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三、强化措施,着力推进意识形态工作落小落细落地落实

“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意识形态工作关乎高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必须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贯穿于高校教学、科研、管理各项工作之中,着力推进意识形态工作落小落细落地落实。

提高政治站位。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思想防线被攻破,其他防线就很难守住。一个政党夺取政权往往是从确立指导思想、确立意识形态话语权开始的;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也是以舆论阵地被攻破、意识形态主导权丧失为标志的。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事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为此,高校要强化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牢固树立抓意识形态工作是本职、不抓是失职、抓不好是渎职的理念,坚持问题导向,坚守底线思维,明确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遵循,增强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

压实主体责任。高校要建立健全意识形态工作机制,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实行意识形态工作问责追责制,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下转第79页)(上接第73页)和领导班子成员履职尽责管理,纳入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和年度述职述廉报告。党委书记要履行好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带头分析研判意识形态领域的重大问题,带头把好各类意识形态阵地的导向,带头批评错误观点和错误倾向。各级党组织和领导班子要深入学习研究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理论,坚决批判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帮助广大师生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

加强工作创新。“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改革创新是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强大动力。要推进理念创新,树立最大公约数理念,从师生最关切的问题入手,求同存异,凝心聚力;树立软性渗透理念,多春风化雨,少生硬说教。要推进手段创新,适应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的新情况,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要推进话语创新,针对受众疑惑所在、利益所求、情感所需,打造贴近校园、贴近师生、贴近生活的话语体系,增强意识形态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指出:“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高校必须牢牢把握这一要求,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新征程中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任洁:《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六大挑战》,《党建》2012年第7期。

[2] 付宏渊:《肩负起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中国高等教育》2016年第7期。

[3] 张建明:《从战略高度认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求是》2015年第11期。

[4] 陈旭:《准确把握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基本原则》,《中国教育报》2015年2月3日。

责任编辑:侯欣endprint

猜你喜欢
意识形态立德树人高校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践立德树人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二胎题材电视剧的多维解读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新闻话语分析与意识形态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