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可可绘画现实性倾向之嬗变

2018-03-12 00:13蒋妍董可木
美术界 2018年2期
关键词:情感

蒋妍+董可木

【摘要】任何一种艺术风格都不是孤立而静止的方式存在,它往往跟随于时代的脚步,并不断演化着自身。即使是同属一个流派的艺术家,他们的艺术作品也会因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风貌、文化厚度之不同有所差异。艺术是神圣的,它饱含着艺术家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华托和夏尔丹虽同属洛可可时期的艺术家,但他们的绘画风格却大相径庭,所表现的对象也是截然不同,但迥异表象之下隐藏的是相似的情感诉求。

【关键词】华托;夏尔丹;油画语言;情感

18世纪的欧洲处于剧烈的变化中,已经出现了关于现代性的生活理念,经济上农业工业的日渐发达,自然科学的飞速进步和民主思潮的日益高涨,政治上先后又爆发了产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社会各领域的转变也同样蔓延到了绘画方面,反映到这一时段艺术家的绘画作品中。

一、洛可可风格与平民化艺术风格

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华托的绘画作品在当时18世纪的艺术世界中堪称异类,18世纪的法国成为了欧洲艺术的中心。随着路易十五登基,欧洲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而新的艺术风格也应运而生。一种享乐主义的艺术风趣渐渐取代雍容大气的巴洛克艺术,这就是洛可可艺术。

洛可可艺术以表现上流社会的享乐生活和优雅女性为主要内容,它与这个时代相呼应。法国画家华托是洛可可艺术风格代表人物之一。华托的绘画迎合了当时封建贵族和新兴资产对奢侈享乐生活的追求。尽管这一绘画风格娇媚浮华,但是华托用艺术的手段加以美化,赋予其精神内容,以法国式的轻快优雅使绘画艺术摆脱了神话宗教题材。他将这个时代展现的淋漓尽致,突破了上世纪艺术的远离时代和现实生活,从而为艺术领域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在此契机下,却流淌着一股清流,与洛可可风格相对立的夏尔丹的平民化艺术,提倡追求质朴的审美观。他对洛可可画家所描绘的上层社会的浮华生活毫无兴趣,只专注于描绘下层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隐约透露着一种提前到来的现代性。

研究华托和夏尔丹的绘画,對于我们研究当时社会状况,艺术发展的倾向有很大价值。特别是他们的画作中非凡的思想和深藏的隐喻触发着观者的内心,让我们感受到当时骄奢、浮华风气弥漫的社会表象之下所暗藏的汹涌激流。

二、绘画语言的分析

(一)题材比较

绘画题材的选择过程本身就是艺术家创作思考的过程,所触及的方方面面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艺术家对绘画题材的选择。

华托属于那个“既无耻又热情的年代”,求学的道路异常坎坷,早期结识舞台画家吉约,给宫廷画家奥德朗做助手,又与吉尔桑一家交往,后又受到富翁克扎罗的赏识。他所经历的这一切,让他将目光投向了当时的贵族阶层,他的绘画无处不体现着当时上流社会的生活场景,描绘醉生梦死的贵族男女追求奢侈享乐的生活,如《庭院集会》《爱之园》《音乐会》等,所有的行乐都是在大自然中进行的。华托开辟了十分符合洛可可思想的“雅宴画”的领域。画家用他精湛的技法、绝妙的想象力,获得了“表现优雅宴乐”的画家美名。另外,华托喜爱表达戏剧的主题,画的最多的是喜剧人物,沿袭了吉洛特的自然主义,这也许深受他早年接触的舞台家的影响。

而同时期深受启蒙进步思想的夏尔丹却致力于表现第三阶级小市民生活,在当时洛可可风格盛行下,却另辟蹊径,默默坚持自己的创作理念,一生的绘画题材都集中在极为普通的物体和勤俭朴素的人物上。早期的风俗画反映的大多是普通劳动者、女教师、嬉戏的孩子、从事家务的主妇等,呈现浓厚的生活气息。后期作品又回归到静物画上,即司空见惯的厨具、日常用品、各种各样的食物和飞禽猎物等,这些平淡无奇的物体,有的甚至很粗糙然而却最具代表性,与洛可可艺术风格形成鲜明的对比。法国艺术批评家皮埃尔·施耐德曾说过:“沙龙的时代终于被夏尔丹托进了厨房。”不管是华托对贵族生活的特有描绘还是夏尔丹对静物的情有独钟,都是在探索一条不平凡的道路,给人的感觉都是百看不厌、平凡而又独特的。

(二)构图比较

从他们绘画的视觉角度分析。洛可可又被称为“艳情艺术”,一群享乐的贵族们,画面尽显轻松愉悦、华丽精致。华托的作品正是迎合了这种艺术风情,画作《梳妆》中人物以“S”形动势展示了裸女的魅力,帷幔、帘幕、卧榻都表现得极其精美华丽。在有关“游乐园”系列作品采用类似舞台场面的构图方式,利用树丛构成舞台场面,人物成一排在类似台面的近景上。最负盛名的作品《发舟西苔岛》画家有意识地把人物分成几组,人物排列极富节奏感,近景处是几对恋人,远处是一群贵族男女陆续登船的情景,用“V”字形的构图表现动态美,刻画人物的每一个神态、手势都栩栩如生,而优美的风景和令人心旷神怡的远方增加了画面的静谧感,人物和风景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样构图变化间距的节奏感,强弱起伏的规律,产生出优美律动感,一方面在视觉上感受到动态感,另一方面在心理上产生节奏感。

相比较而言,夏尔丹的绘画是静穆和质朴的美,构图简洁大方、稳定均衡。如《餐前祈祷》,摆放餐具、食物的女人和餐桌边准备用餐的两个孩子构成了一个三角形,凸显了画面的和谐。再深入了解夏尔丹的静物画,构图形式更是多样化,例如《鳐鱼》《篮子中的野草莓》《铜水箱》等,有时是金字塔式的稳定构图,有时则大胆采取重心推移的方式,不过尽管如此画面都保持着特有的平衡感,主次分明,相互遮挡或依傍,具有空间美。与其说夏尔丹是绘画静物的高手,他更像是“摆”静物的高手。在《吸烟者的箱子》中,借助构图和透视理论的精心布局,将作为主体的方形箱子打开并斜放在台面上,一根长烟斗搭在箱子上,打破了规整的整体布局,增添了些许的生动,而不同质感的一些杯子水平摆放在台面上,与桌子的边线形成极小的三角形,增加了画面层次性,这样的几何构成颇有立体主义的风格。

(三)色彩比较

华托常被人称做“色彩的诗人”,的确,他的作品不仅表现出精湛的色彩技巧,更在于他具有的诗人气质。他的画即使是表现最亮的光线仍是柔和的,在他充满灵气的创作中,色调渐变的原则之上建立一种韵律感,此起彼伏,贯穿整个作品。endprint

我们在华托的画中看到更多的是深刻思想及其表达方式,远离那令人沮丧的世俗,沉浸在无忧无虑的欢乐中,不允许用任何更深沉的色调来破坏此时的欢乐气氛,轻纱般的淡金色经常笼罩整个画面,营造一种和谐的效果。华托最大的成就在于描绘良辰美景之际,同样坚持主张对人物进行刻画,他把人物的衣物总是画得相当华丽,人物特点鲜明,一切都沉浸在爱情的诗意中。这种作品基础的色调由高到低的完美演绎,达到了可以比肩历代大师的高度。

与华托不同,夏尔丹的绘画艺术是独特且朴素的,画面永远呈现丰富而又稳定的格调,一种对典雅的“灰色调”的追求。更为迷人的是对复杂色彩的微妙把握,看似深沉的相近黑灰色,实则有意识的明度排列,非但不闷反而熠熠生辉,达到一种朴素、含蓄的色彩效果。夏尔丹善长用小笔触着色,但表现方法却又变化多端,厚涂技法和纤细笔触的巧妙运用所造成的肌理效果,充分表现了物体的质感,似乎可以媲美伦勃朗的作品。不仅如此,最为高明的是光的运用,高高低低排列使得静物有隐有显,打破了平均,具有层次之美。而华托也具有运用光色的高超技巧,使得画面呈现空间真实感,这么一来,二者在技法上还是有相似性的。在当时能够将形与色处理的这样完美,的确给予了我们极大的艺术享受。

三、情感

法国画家卡特林说:“任何艺术表现形式的共同动力是情。”无“情”则无灵魂,尽管它无影无形,却力量强大。华托和夏尔丹的内心世界是存在的——一个有思想、有力量、有光明的世界。绘画以载道,同样承担着社会责任,所以需要不断思考和判断。以上两位画家的构图和色彩,归根到底都是为他们的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来服务的,表达“真情实感”是华托和夏尔丹绘画的共同精神特质。他们是不同的天才艺术家却同样的对艺术作品饱含情感,一类艺术家是具有极敏锐的眼界把握时代脉搏,毫不费力的表现社会普遍认可的符号。这就是华托,离不开表现上层社会的享乐生活,然而恰恰也是华托的作品告诉我们,不能简单的看绘画艺术,华托可是透过一个艺术家的视野用哲学家的思想看世界的,乍一看,似乎轻松地描绘人们欢乐的野外宴会,或者是有趣味的戏剧场面,实际上,在那情意绵绵的情调中总有一种挥之不去的伤感情绪。《吉尔斯》一画就耐人寻味,丑角吉尔看似神情略显呆滞,孤独无助,实际上像是一位被生活戏弄的善良人的无可奈何的形象。或许这也是作者本人的真实心境,在画中表达自己的心声,宣泄自己的情绪。华托用一种隐喻的方式来表达这个国家的兴亡,这正是他与当时浮华风气不妥协的结果,是画家独特的人格精神。华托并无醉心于一时的享乐主义,而是站在生命的高度以冷静客观的眼光看待社会,这也恰恰是他远超其他洛可可画家的可贵之处。他用他独特的乐景寓哀情的真实情感呼唤人们正视生命,去追寻最真挚的情。

另一类艺术家是将个体的生命当作完整的艺术,几十年如一日面对自己的题材,在追求自身领域中以寻求旁人不可逾越的高度,这就是夏尔丹,你可以认为最不起眼的东西,但却不可否认他们的生命性,朴实无华的静物折射出画家对生命的感动,勤劳朴素的人们焕发着画家对生命的赞美。夏尔丹总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反映着真实的时代,而且自始至终都与普通民众息息相通。夏尔丹虽不像华托乐景寓哀情,却也是他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法国的现实生活,讴歌质朴的精神,批评奢侈主义。

细细品味华托和夏尔丹的“真情实感”,是令人惊骇和感动的。真实不是照搬现实,那没有意义,在创作时,需要有感动人心的力量,要有无可比拟的欣赏性。华托描绘的真实是贵族没落世界的写照,“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夏尔丹描绘的真实是第三等级的简朴生活和勤勉精神而唾弃上层社会的腐败没落,二者都触及了社会现实的诸多层面,这也许正是画家面对现实生活的思考方式,同是“真实”却不仅仅是“真实”,是“真实”的升华——美,能够被大多数人接受的美,这就是艺术家的魅力所在。无论是华托还是夏尔丹,从个人绘画风格的标记中都可以明显感受到画家在创作过程中流露的真挚情感。与其说他们描绘那个“既无耻又热情”的年代,倒不如说用艺术语言表达自己对理想生活和平民尊严的一种肯定。现代社会生活同样充斥着享乐主义,研究他们的画,在美学的欣赏中,更利于看透遮掩的功名利禄,使我们知悉生命最原本的意义。

结语

华托和夏尔丹虽同处一年代却对艺术各自情有独钟,或许对于艺术家来说题材与内容不過是一种“媒介”,仅仅想单纯追求美罢了。这一切的一切造就了他们的艺术,我们需要震撼的艺术来表达生命,启发社会。同样的艺术是相互联系,相互贯穿的。艺术风格的传承变换间不仅传达着作者的思想,更是承载了一个时代的意志。

对于从事艺术实践的画家而言,学习研究华托和夏尔丹的绘画艺术对于我们今日的油画创作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所以本文从油画语言结合作品创作找寻情感,从社会环境和时代思想入手探究作品内蕴的价值,更是以对比的方法分析艺术风格的传承发展。

参考文献:

[1]袁宝林,远小近,廖旸.欧洲美术:从络可可到浪漫主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杨小晋.夏尔丹的艺术道路与特点[J].科教文汇,2007(1).

[3]李春倩.静穆与质朴——浅议法国画家夏尔丹的绘画艺术[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11).

[4]张丹宁.选择与坚守——夏尔丹绘画题材的选择之启示[J].文艺生活,2012(32).

[5]吴东弓.穿越时空的共鸣——夏尔丹与莫兰迪绘画审美特征比较[J].艺术探索,2010(02).

[6]王锡臻.夏尔丹的时代和他的艺术[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

[7]徐卫波.夏尔丹的情怀[D].杭州:中国美术学院,2012.

[8][英]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M].范景中,译.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9.

[9][法]狄德罗.狄德罗论绘画[M].陈占元,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0]刘丛星.西洋美术家画廊——华托[M].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02.

[11]姚巍.色彩的诗人——华托[J].美术大观,2007(06).endprint

猜你喜欢
情感
体会审美的情感等
情感
台上
情感体验
基于情感特征的用户聚类分析
冲动购物源于情感
我的情感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
真挚的情感,动人的细节
让孩子把情感画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