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头活水新脉动 “水美遵义”谱华章
——改革开放40年遵义市水务发展综述

2018-03-13 01:29蒋洪飞
当代贵州 2018年49期
关键词:遵义市水务河长

文_当代贵州融媒体记者 / 蒋洪飞

水利兴则百业旺。改革开放40年来,遵义市水务建设不断取得了进步,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水利兴则百业旺。改革开放40年来,遵义市水务建设不断取得了进步,科学治水方略不断完善,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加快转变,农村水利向城乡水务统筹转变,水利改革发展取得新突破,民生水利惠及广大群众,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遵义市提出“以建设现代水务为总揽、以破解工程性缺水为核心、以水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以深化水务改革为抓手、以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主线”的治水思路指导全市水务工作,遵义市水利建设不断实现跨越式发展。

真抓实干水利工程建设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40年来,遵义市水务工作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建设了一大批关系国计民生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重点水务工程,水务事业获得迅猛发展,逐步形成了保障有力的水务工程设施体系,进一步提高了水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

提高水资源开发利用率,破解工程性缺水是遵义水务工作的主要任务。骨干水务工程建设牵动全局,决定着地区发展地位和发展质量,近年来,遵义市一大批骨干水源工程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全市开工建设骨干水源工程项目119座,总库容8.28亿立方米,设计供水能力11.54亿立方米,累计建成下闸蓄水运行项目79座(中型14座、小型65座),新增供水能力7.14亿立方米,全部建成后全市水库工程年供水能力将达到16.94亿立方米,是改革开放前的3倍多。

防洪减灾工程体系逐步完善。水库管理落实了行政包库责任制和值班责任制,对重点水库落实度汛措施,制定防洪预案,科学进行防洪调度。启动实施了市中心城区湘江河道治理,相继建设了道真等县城防洪工程。通过一系列措施,形成防洪抗旱减灾体系,最大程度地减轻洪旱灾害对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造成的经济损失,全市防洪抗旱能力进一步增强。

城镇供水保障体系实现新提升。近年来,遵义城市供水取得了飞速发展,一大批灌溉水库逐步转入向城镇供水。截至2017年底,全市累计建成县城及集镇供水厂243座,设计供水能力120万吨/日,配套供水管网6987km,服务城镇人口418万人。

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建设不断加强。城乡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成效显著,水资源管理与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强。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城镇(乡)污水处理厂(站)139座,总处理规模61.39万吨/日;通过对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有效地改善了治理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大力实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全面规范地下水开发利用及保护,有效解决了安全饮水问题。

农田水利建设稳步发展。近年来,遵义农田水利建设稳步发展,全市累计建成小型农田水利工程74498处,有效灌溉面积达到410万亩,占耕地面积1265万亩的32.4%。农田水利事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以人为本民生水利工程不断完善

说起吃水问题,居住在遵义市桐梓县楚米镇高山村80多岁的汪长云说:“以前吃水是个大问题,要去很远的地方挑水喝,而现在,厨房、厕所水龙头一开,马上就流出清澈的甘泉,一家人再也不用担心水的问题了。”

改革开放40年来,遵义市先后建设了一大批关系国计民生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重点水务工程,水利建设不断实现跨越式发展。图为遵义中桥水库。(杨良/摄)

“是水让我们百姓过上了好日子!”老百姓朴实的话语表达出了他们对民生水利工程建设和遵义水利发展的极大认可。

改革开放40年来,遵义市先后实施了人畜饮水、“渴望”、“解困”、应急抗旱、农村饮水安全、小康水行动计划、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等饮水工程建设,共计投入资金45亿元,建成大小集中供水工程16959处,解决666.71万农村人口的安全饮水问题,实现了农村安全饮水全覆盖。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显著改善了农村水与卫生条件,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提供了饮水安全保障。

病险水库多、安全威胁大。从2002年开始,将病险水库治理纳入市县两级政府为民办“十件民生实事”,对全市规划内442座中小型病险水库集中进行除险加固。完成治理投入运行的442座水库,共计恢复蓄水量9300万立方米,新增、恢复、改善灌溉面积45.3万亩,年防洪减灾效益7.2亿元。

遵义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丰富,可开发中小水电资源为588万千瓦。改革开放以来,遵义农村水电开发步伐加快。截至2017年底,全市共建成小水电站418座,装机容量达到73.3205万千瓦,发电量达到22亿度;实施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县建设、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小水电代燃料建设生态保护试点建设等,对一系列中小水电的开发建设,提升了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极大地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创新机制水利管理改革深入推进

改革开放40年来,遵义市水资源管理实现重大变化,水务改革实现重大突破。水资源基本建立了由总量控制、定额管理、取水许可等制度组成的管理体系。

2011年,省人民政府明确遵义为全省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单位,2013年,播州区、仁怀市组建了水务局。到2015年5月,14个县(区、市)均组建了水务局,全市涉水事务全面实现了市、县、乡、村四级统一管理,统一规划、配置、建设、调度、管理“五统一”新格局基本形成。

2014年以来,遵义市成立了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建立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指标体系;出台相关制度和考核办法,从机构组建、管控指标、实施意见及考核措施等方面形成一套完整的实施体系。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兴水惠民决策部署,遵义市准确把握水务改革方向,全面推行河长制、水行政管理等关系水务长远的大事,认真研究和具体设计改革方案和政策措施,逐步建立健全促进水务又好又快发展的体制和机制,不断增强遵义水务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2016年中央全面推行河长制后,遵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及时研究并迅速在全市启动河长制工作。按照党政同责原则,市、县、乡三级分别设立由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共同担任总河长,党委、政府分管领导担任河长的河长体系。全市分级分段共设立各级河长4245名,全市416条河流、515座水库和重点山塘已全部形成覆盖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河长体系,分级分段明确了河长责任。

遵义市还积极推进水务投融资改革,有效解决了水务配套资金及地方水务项目建设的投入问题;积极推进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增强了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队伍的建设,建立起了水利工程良性运行机制;积极推进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采取拍卖、租赁、承包等形式,明晰所有权、放开建设权、拍卖所有权、搞活经营权、保障收益权;积极推进农村基层水务服务体系建设,农村基层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健全完善;积极推进水权制度和水价改革,通过改革水价定价模式和计收方式,节水型水价机制基本形成。

盛世治水,步履铿锵。40年来,遵义水务已经初步形成保障民生、服务民生、改善民生的新格局。

猜你喜欢
遵义市水务河长
超越函数ex,lnx与几个导出函数公式及应用
浅谈新形势下水务内部审计工作
遵义市关工委:围绕示范抓巩固“五好”组织显活力
中环水务 谨慎扩张
雅安市关工委到遵义市考察学习
水利部部长为“记者河长”点赞
“河长”不只是写在公示牌上的名字
习近平总书记在遵义市枫香镇花茂村考察
水务档案工作管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