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圣小说中的方言现象研究

2018-03-14 21:51刘春华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8年1期

刘春华

内容摘要:本文介绍了王月圣小说中方言要素的呈现方式:方言土语和普通话互相配合、相得益彰;方言要素丰富,包含大量富有表现力的名词、动词、形容词、语气词等;方言要素的呈现特点主要体现为方言要素直接入文。王月圣在进行文学创作时,还善于把原生态的方言片语提炼成准确而富有意蕴的文学语言。王月圣小说中的表现力强的方言词语有:方言名词(人名、地名、物品名称等一般方言名词)、方言动词(一般动词和熟语类动词)、方言形容词等。这些方言词语都是来源于生活,但是在经过加工提炼之后又高于生活,具有极强的表现功能。

关键词:王月圣 鹤峰方言 方言现象 表现功能

一.引言

王月圣,笔名一丁,苗族。1950年出生于湖北省鹤峰县走马镇白果坪村,祖籍在湖南省的桑植县。1982年开始文学创作,先后在《长江文艺》、《芳草》、《今古传奇》、《三月三》、《莽原》、《乡土文学》、《民族文学》、《湖北日报》等报刊发表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散文和报告文学等作品而百余篇,约三百多万字。

本文以《男儿女儿动情时》为例,对王月圣小说中的方言现象进行分析,包括王月圣小说中方言运用的总体情况,方言要素的表现功能。

二.王月圣小说中方言运用的总体情况

(一)王月圣小说中方言要素的呈现方式

1.方言土语和普通话互相配合,相得益彰

王月圣出生于湖北鹤峰县,从小就在方言气息浓厚的环境中受到熏陶,而且又博览群书,古今中外、文野雅俗都有所涉猎,所以对于方言土语和普通话要素都能够熟练地运用。在他的小说中,方言要素和普通话要素互相配合、相得益彰。如:

(1)小学校离小河不远,孩子们放了学,便到小河里来玩耍:春日里采花草,夏日里游泳,秋天里摸鱼,冬天里溜冰。

(2)没有这条河沟,便没有了孩子们的欢笑。

(3)暑假里,孩子们仍然来这里,脱光了衣服,赤条条地窜在水里头,嬉笑着,打闹着,从太阳冒头混到日薄西山。

例(1)中的“到小河里来”,读者乍一看会以为是让人到河里去游泳,但是结合上下文就可以知道,意思是“到河边来”,而“溜冰”则是普通话中的一个词语,可以表示滑雪,也可以说是溜冰,用在此处更加彰显出当时孩子们在河边玩闹的热闹场景;例(2)中的“河沟”指的是很小、很浅的小河,“欢笑”则是普通话中的词语,“河沟”是供孩子们玩耍地方,孩子们玩得高兴就有了欢声笑语,两相结合,使得文章更加鲜活生动,趣意盎然;还有例(3)中的“冒头”,意思是“刚出现”,而“日薄西山”是一个成语,二者并不矛盾。

从上述例句可以看出,王月圣在写作中经常会用到一些方言土语加入到文学作品当中去,但是阅读起来却又并不显得违和,反而使文章看起来更有韵味,更显独特。

2.方言要素种类繁多

王月圣小说中包含有很多方言要素,其中具有大量富有表现力的名词、动词以及形容词和语气词等。如:

(4)当然,赤条条地让“鸡鸡儿”露在外头,自然是男孩子们干的勾当。

(5)走到柳林边,阿囡回头喊:“阿园,明日我不上学,告老师一声,我爹明日过生日呢!”

(6)女孩儿也来到河沟里,她们洗衣裳,打猪菜,怪忙的。

(7)她可没有时间和小伙伴们玩耍哩,洗完衣裳被单,还要洗菜篮里盛着的蔬菜,家里等着下锅哩!

例(4)中的“鸡鸡儿”是方言名词,指的是“男孩的生殖器”;例(5)中的“告”相当于普通话中“告诉”,是一个方言动词;例(6)中的“怪忙的”则是一个表示状态的形容词性单位,意为“非常忙”;例(7)中的“哩”是鹤峰方言中常用的语气词,带有感叹和陈述语气。

(二)王月圣小说中方言要素的呈现特点——方言要素直接人文

这里的直接入文是指王月圣在进行文学创作时,对方言要素不做任何修改,直接引用到作品当中去。这些直接进入到文本中的方言要素大多都出现在人物对话中,在作品的叙述语言中也有出现。

1.方言要素直接出現在人物对话中

如:

(8)“屁。”阿囡说话了,“这家人是来农村接受改造的,全是坏人,反革命。”

(9)“跟好人学好人,跟着端公学跳神呗。”阿囡反唇相讥,“阿梅,说话小心罗!”

(10)“右派反革命的儿子,傲啥子!”

这些加点的方言词汇都是直接出现在小说人物的对话中的,有些从字面上就可以理解它们的意思,比如例(8)中“屁”是方言中表示否定语气的词,相当于普通话中的“胡说”。例(9)中的“跟着端公学跳神”,光看字面不好理解,需要结合当时对话者所处的环境才能知道是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意思;例(10)中的“傲啥子”的意思是“傲气什么”。

2.方言要素直接出现在叙述语言当中

方言主要出现在文学作品的人物对话语言中,但也不排除它在叙述语言中会与普通话在同一句话、同一句段中出现。如:

(11)呀,像燕儿一般飞了起来,双手展开,飞起老高,飞快落向深潭。

例(11)中的“飞起老高”是跳得非常高的意思,“起”相当于普通话中的补语标记“得”。

三.王月圣小说中方言词语的选用及其表现功能

王月圣在进行文学创作时,经常选用具有特殊表现力的方言土语,同时还善于把原生态的方言片语提炼成准确而富有意蕴的文学语言。王月圣小说中的表现力强的方言词语有:方言名词(人名、地名、物品名称等一般方言名词)、方言动词(一般动词和熟语类动词)、方言形容词等。这些方言词语都是来源于生活,但是在经过加工提炼之后又高于生活。王月圣挑选方言词汇进入到小说作品中主要是侧重于方言词汇的两大表现功能:一是侧重于方言词汇的文化表现功能,即在方言词语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二是侧重于方言词汇的文学表现功能,即方言词语本身就含义丰富,生动形象,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

(一)方言名词性词语的选用及其表现功能

在王月圣的小说作品中,方言名词使用的比例很高,其中出现频率较高且表现力强的主要是那些一般方言名词,这些方言名词富有地域文化特色,展现了鄂西地区的乡土风情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习俗,描绘了一幅幅动人的风俗画。

1.一般方言名词

王月圣小说中的一般方言名词大多都是跟当地的地域特色、风俗文化和时代特征紧密相关的。

第一,方言人名或人物绰号。

王月圣小说中的方言人名十分具有地方特色,很能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我们将其中表现力强的方言名词分为人名、地名和物名这三大类,其中,方言人名或绰号有:

(12)但她不能喊,那阿成是个恶霸,他曾把一把鲜牛屎塞进人家同学的书包里,把一条蛇放在女同学课桌里。

例(12)中的“恶霸”是作者对作品中的“鲁阿成”的所作所为以及性格特征而定义的,根据这一个富有感情色彩的词语可以看出“鲁阿成”是一个粗鲁、蛮横的人,由此刻画了一个典型的人物形象;

第二,方言地名。

恩施州境内地形复杂,周围山峰环绕,当地的人们与外界相对较为闭塞,但是民风淳朴,为了突出表现当地的社会人情风貌,作品中的地名都来源于生活,如:

(13)她看见这一家人在两个城里干部的喝斥下,搬弄着实在不多的行李,住进距她家不远的一间破砖房里去。

(14)山村里的小学校,是一座破落残败的关帝庙。

像例(13)中的“破砖房”是指在一处十分破旧的有砖块砌成的房子;例(14)中的“关帝庙”则是指供奉着关公的庙宇。这些都表现出了当地让人们的生活条件。

第三,方言物名。

王月圣小说中有很多种类的方言物名,这些方言物名反映了当地人们的生活方式、居住环境和饮食习俗等。如:

(15)女孩儿也来到河沟里,她们洗衣裳,打猪菜,怪忙的。

(16)她背着一只小花背篓,里面装满了全家人的衣裳,还有被单。

例(15)中的“猪菜”在普通话中的意思是被收割回家喂养家畜的青草,从中反映出了当地人的生活习俗;例(16)中的“小花背篓”是指以前的那种用竹条编制用来背东西的背篓。这些方言物名的使用,将当地人们的生活习俗、居住环境都凸显了出来。

(二)方言动词性词语的选用及其表现功能

王月圣小说中表现力强的方言动词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一般方言动词,一类是熟语类方言动词。这些动词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人物形象,表现了人物性格特征,在一定程度上真实地反映了山区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富有特殊的文学表达效果。

1.一般方言动词及短语

王月圣小说中的一般方言动词及短语有:“竄”、“混”、“打猪菜”、“打肥皂”、“用棒槌”、“搓洗”、“弄得水响”等,这些基本上都是方言所特有的。如:

(17)暑假里,孩子们仍然来这里,脱光了衣服,赤条条地窜在水里头,嬉笑着,打闹着,从太阳冒头混到日薄西山。

(18)女孩儿也来到河沟里,她们洗衣裳,打猪菜,怪忙的。

(19)选一块大石板,将衣服浸湿,然后打肥皂,用棒槌。

例(17)中的“窜”、“混”都刻画了孩子们在玩耍时的状态;例(18)中的“打猪菜”和例(19)中的“打肥皂”、“用棒槌”都反映出了当地的生活方式和习俗。

2.熟语类方言动词

此类动词重在反映人们的性格特点,展示人们的内心世界。如:

(20)“跟好人学好人,跟着端公学跳神呗。”阿囡反唇相讥,“阿梅,说话小心罗!”《男儿女儿动情时》

(21)“我没欺侮他,他自己的屁股没找着板凳哩!”鲁阿成笑着嚷嚷。《男儿女儿动情时》

例(20)中的“跟着端公学跳神”是当地的一句方言熟语,意思是更什么人就学什么人,有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意思;而例(21)中的“屁股没找着板凳”是方言熟语中的语句,从这句话中就可以看出作品中的人物的性格特点。

(三)方言形容词性词语的选用及其表现功能

方言形容词性词语作为方言要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王月圣的小说作品中也经常会出现,如:

(22)她们洗衣裳,打猪菜,怪忙的。《男儿女儿动情时》

例(22)中,“怪忙的”表示很忙碌的意思。

这些形容词在表现事物的性质或者状态方面具有很强的描述性,是方言形容词所独有的表现功能。

四.结语

王月圣在小说作品中引用方言要素并不仅仅是为了提高文章语言的表达效果,更是源自于他内心深处对于方言的情感,他自身的成长经历和独特的艺术追求显现出了他对于方言的热爱。王月圣小说中的方言土语,即为作品增色添彩,又通过他的作品得到了很好的传播。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得出王月圣在方言要素的运用上有如下特点:首先,方言的呈现方式上主要有两种:第一,方言要素直接运用到文学作品当中;第二,方言要素在经过作家的精心选择和加工过后才运用到作品当中。其次,王月圣特意选择方言中十分具有表现力的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引用到小说作品中。王月圣选取方言要素进入小说作品中主要是侧重方言要素的两大表现功能,一是侧重方言要素的文化表现功能,即方言要素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一是侧重方言要素的文学表现功能,即方言要素本身生动形象,具有丰富的审美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