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印刷产业升级之基石

2018-03-15 15:16唐小兴廖晓华
今日印刷 2018年2期
关键词:印刷机印刷颜色

唐小兴+廖晓华

近年来,为了迎接新一轮工业革命带来的重大历史机遇,欧美发达国家纷纷提出了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国家战略:美国于2012年2月发布了《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德国在2013年4月推出了《德国工业4.0战略》,英国也于2013年10月推出了《英国工业2050战略》。我国为了适应国内经济发展新常态,把握新一轮工业革命带来的改革发展机遇期,政府也于2015年5月8日正式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的国家发展战略,明确提出以创新驱动、融合发展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的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指导思想。

基于这样的市场与政策环境,进行印刷市场角逐的选手们也都开始摩拳擦掌,研究新的产品制造及交付的技术实现方式,“智能制造”是众多企业关注的重点,企业都期望通过智能化的生产制造技术抢得企业未来发展的“风口”,以赢得新一轮技术变革的先机。

庄子曾说:“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智能制造”这艘大船要能立得起来、要想扬帆远航,需要“水”——标准化的承载。印刷企业标准化制造的实现必定是一个系统的标准化,它的实现是基于另一个标准或众多标准、甚至是标准体系之上的标准,少了这个前提,任何标准化将都是一纸空谈。

环境

印刷机是一套庞大的精密系统,它涉及机械、电子、动力等等各个领域的高精技术,这套系统的各个模块要有效协同、运行良好。首先,它要对环境进行标准化管控,这个标准化必须还要是稳定的标准化。印刷车间的温度一般至少要控制在25℃±3℃,若條件允许应尽量控制在25℃±1℃,环境温度每变化1℃对于印刷品的网点扩大率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而这种影响对不同颜色的油墨来说是不一致的,这就很容易出现颜色色相的偏差。对于环境的湿度,建议控制在40%~60%。

材料

承印物作为最终印刷效果的表现载体,是标准控制的重中之重。ISO 12647-2标准定义了不同类型承印物的标准,其印刷标准数据也完全是基于这些规定的标准承印物基础上制定的,如果说企业能保证日常生产中所使用的多数承印物是符合ISO 12647-2中所规定的,对于企业进行标准化控制来说,将是极大的便利。

但实际上,ISO 12647-2中所界定的标准纸张类型是比较粗略的,即使最新的版本增加了印刷纸张分类的类型,总的纸张类型也从5种扩展到8种,但依然有不少印刷纸张游离于标准类型之外,不少企业实际使用的很多承印物与标准对不上号,无论是承印物颜色、表面光泽度等方面,均与ISO 12647-2所规定的承印物类型存在较大差异,无法确定将哪组数据作为标准参考。针对此类现象,需要对常用材料进行系统梳理,结合企业所使用的各种承印物的可表现的最大色域、色相、表面光泽度、总墨量等印刷适性特点进行归类,确定一个最具代表性的承印物,并基于这样的承印物,建立一套新的技术标准体系,后续对于承印物的稳定性控制要参考新的标准进行。

特别提示:

在Lab色立体空间中,如两款承印物的颜色的a值或b值差异达到1,视觉上便会有极大差异。在同样的条件下印刷,即使数据上的差异依然符合ISO 12647-2标准,图像的次高光及以上的阶调颜色在视觉上也会有明显差别。

笔者建议:

企业在进行承印物质量控制时,Lab值的三个维度数值的差异应至少在1以内。同样,对于整个印刷系统所使用到的其他原辅材料,都要有相应标准进行控制,确保材料质量的稳定性。

针对印刷品的颜色控制,建议设定容差的范围至少要较ISO 12647-2所规定的标准容差范围降低50%。

数码样

数码样是客户进行颜色确认的主要手段,多数印刷买家是以数码样作为颜色参考的。对于数码样标准数据的控制,GMG、CGS以及EFI等色彩管理系统都有相应的功能模块,若希望对更多的数据进行分析,则可单独采购Spot ON、Press SIGN等专门进行印刷样和数码样质量分析的软件系统。

特别提示:

由于印刷用纸和数码样纸固有特性的差异,参照ISO的标准范围,即便两个样都符合一个共同的标准,颜色在目测上的效果也有可能存在很大差异,特别是对于艺术品、商业类的产品。

目前G7和Fogra都有分别基于ISO 12647-2 2007版和2013版的标准ICC色彩特性文件发布,前后版本所基于的颜色测量模式不同,颜色结果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企业在与客户进行沟通时要格外注意,明确应该使用的具体的ICC色彩特性文件。

为了节约成本,一些客户会用数字印刷机(特别是碳粉类数字印刷机)替代专业数码打样机进行目标色稿的输出,而目前市场上的数字印刷机无论是在颜色的稳定性还是均匀性上,都无法满足高端印刷领域制作追色稿的质量要求。

笔者建议:

对颜色要求高的企业,进行数码样稳定性控制时,要对控制标准进行自定义,确定一个更严格的标准,通常平均Delta E值小于1.5,最大Delta E小于3,详细数据请查阅表1。

数字印刷机颜色发生变化,首先要确定当前状态的稳定性,在状态稳定前不要匆忙进行校正,否则你的工作有可能成为徒劳。

对于采用数字印刷机输出的色稿,印刷企业要进行有针对性的颜色检查,确保所有色稿的颜色均匀且符合标准,特别是灰色。

文件输出

对于印刷级文件输出的标准化控制,版式文件生成PDF是关键环节,最常用的PDF生成软件为Adobe Indesign,其最关键的是“导出PDF设定——压缩”和“导出PDF设定——输出”两个模块。

特别提示:

设计师进行创作时,可能会采用设计软件中的一些特殊效果模块(如透明度等),而由于颜色显示的原理和印刷进行颜色模拟的原理是不同的,这些效果有可能会损失,印刷企业在进行文件检查时要重点进行检查,排除隐患。endprint

笔者建议:

在Adobe Indesign、Adobe Illstrator等设计排版软件中,有众多生成PDF的模块,在“Adobe PDF预设”通常选择“高质量打印”。在“压缩”中针对彩色图像、灰度图像以及单黑图像都有默认的建议设置(如图1所示),对于印刷级别的文件输出一般选择此项;在“输出”中的“颜色/颜色转换”的选项中,要选择“无颜色转换”选项(如图2所示)。

印前CTP制版

这个环节的核心工作是确保用于印刷的印版符合标准,制定具体的日、周、月维护和保养内容。从制版机的定期维护,到显影药液的参数控制,再到其更换周期、绒布的更换、胶辊的定期清洁、显影机链条的定期涂油等保养工作内容被有效执行,保证最终出来的印版质量,特别是网点数据符合 标准。

特别提示:

通常企业可能会对分光分度计的定期校正关注度更高,而会相对忽略印版检测仪器的不定期校正,这要引起重视。

笔者建议:

制版操作员应每日抽检制版机所出印版数据,核实印版网点数据与标准(最好是以企业采用的实际出版曲线的结果数据为标准,这样是最直观的)是否匹配,印版网点面积率误差建议控制在如下标准范围:20%~80%阶调区间,误差应控制在1以内;20%及以上的高光,误差应控制在0.5以内;20%及以下的暗调,误差应控制在0.5以内。

印刷机

1.印刷机保养

印刷的标准化,是以印刷机的标准化为核心,而印刷机又是一个既庞大又复杂、甚至非常敏感的系统,其也是多数企业进行标准化印刷生产管控的难点,这也是为什么印刷企业进行TPM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围绕印刷机的性能检验、维护与保养而展开的主要原因。

特别提示:

TPM是英文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的缩略语,中文译名叫全员生产维护,又译为全员生产保全,是以提高设备综合效率为目标,以全系统的预防维修为过程,全体人员参与为基础的设备保养和维修管理体系。

TPM强调五大要素,即:TPM致力于设备综合效率最大化的目标;TPM在设备上建立彻底的预防维修体制;TPM由各个部门共同推行;TPM涉及每个雇员,从最高管理者到现场工人;TPM通过动机管理,即自主的小组活动来推进。

笔者建议:

要定期对印刷机性能检验、维护与保养,确保印刷机的整体状态符合出产的规定标准。尽管不同印刷机制造商设计的印刷机结构有所不同,具体的参数标准也可能各异,保养、维护所涉及的具体内容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别,但总体上要进行如表2所述内容。

2.印刷机标准化

印刷机的标准化调节,要结合不同品牌印刷机的特性进行,笔者公司主要使用的是小森印刷机,故此文是以小森的KHS系统为样本,对印刷机的标准化调节的整体过程进行阐述。

①润版液控制标准

进行印刷机标准化之前,首先要对润版液的标准进行确认,pH值为4.8~5.5;若采用的是加酒精型润版液,酒精含量一般控制在8%~12%。导电率为800~2000μs;印刷机水斗内的温度要控制在10℃~14℃,并且水斗内水的水量要合适。水量太大会造成墨斗溢水,水量太小则不能平衡水墨辊左右的温度,水斗左右的水温差控制在1℃以内就可以。

②预上墨及传墨标准化

预上墨和传墨次数标准,是基于企业所确立的油墨密度标准,通过一系列的测试与调整,一方面,确认精准的预上墨数据,实现在某一正常印刷速度下印刷一定数量的空白承印物后(约50张左右),印刷品的数据结果达到设定的标准印刷密度;另一方面,形成准确的持续供墨数据标准,使印刷机在生产过程中,前后印刷样张的密度保持稳定、顏色前后一致。

③油墨开度系数及输送量标准化

油墨开度转换系数的设置:此环节的目的是实现各阶调图文有对应的开度系数匹配,范围包括0~100%的所有阶调,阶调不同设定的开度系数数值不同,确保印刷品密度均匀。浅阶调图文对开度系数数值大小比较敏感,深阶调图文则反之。

油墨输送量标准的设置:此环节的目的是保证印刷机在持续印刷过程中,不同的颜色阶调的油墨供应量稳定、合适,以保证印刷密度与匹配标准,实现稳定的颜色还原。

④印后除墨标准化

每版活件印刷完成后,各色组墨辊中均会有余墨存在,这个模块的作用是去除多余油墨,使下版活件印刷使用自动预上墨功能时,实现准确的预上墨,并快速达到企业设定的标准印刷密度。其运行原理是,在完成产品印刷后,额外使用约50张左右白纸将各色组的余墨带走,执行这些过程时各色组墨斗必须停止向墨辊传墨。

⑤印刷机标准化结果验证

换“印刷标准化结果验证测试文件”进行印刷测试,让印刷机根据设定好的技术参数结果自动进行印刷前预上墨并进行印刷,待印刷品达到设定的标准密度后,测量标准样的数据结果,对印刷品的实地颜色Lab值、网点扩大、灰平衡、叠印率等主要印刷质量评价维度进行评估,以数据结果为依据对印刷机的标准化技术参数进行验证与优化。

特别提示:

印刷机的标准化涉及的内容较多,也是实现标准化的印刷生产最为关键的环节。印刷机的运行环境标准及原辅材料进行是否标准,印刷机各模块各模块是否符合出厂设定标准,印刷速度是否为常规的生产速度等,这些要素是影响对印刷机进行KHS校正能否成功的关键。

笔者建议:

进行KHS系统校正要结合企业所使用的承印物类型,对承印物进行分类,并针对不同类型的承印物类型进行单独的设定。例如对于书籍印刷类企业,可针对涂布纸、非涂布纸进行单独的印刷机KHS校正,获得对应的标准KHS校正结果数据,在正式的印刷生产中根据大货的纸张类型调用对应印刷机KHS数据,在保障效率的前提下提升印刷质量。

印刷标准化是一个系统工程,犹如武侠的内功心法,需要企业毕其一生的持续修炼与提升。如果说能否实现标准化,考验的是企业的整体技术能力;而标准化能否持续下去,则考验的是企业的执行力和管理力。

作者单位:雅昌文化(集团)有限公司endprint

猜你喜欢
印刷机印刷颜色
印刷+智能=?
印刷智能化,下一站……
简析印刷机的正确使用与维护
基于PLC的丝网印刷机控制系统的研究
东江纵队《前进报》印刷机
特殊颜色的水
把心交给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