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在G20中的战略选择

2018-03-15 16:03任东方
时代金融 2017年33期
关键词:全球治理

任东方

[摘要]G20自成立以来,就一直在全球金融治理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上扮演者重要角色。后金融危机时代来临,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G20也在转型,由原来的短期危机应对机制转变为长期全球治理机制。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在G20这一全球治理平台上扮演者重要的角色,而中国在G20的战略选择也很大程度影响着G20的转型。本文重点分析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在G20中的角色、地位,战略选择。

[关键词]G20 后金融危机时代 全球治理

1999年二十国集团(G20)成立,代替八国集团(七国集团)成为了全球金融治理的主要平台。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席卷全球,原有的金融治理机制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G8/G7在金融危机的应对上表现出失灵,G20代表性强、决策效率高、组织方式灵活等优势便凸显了出来。2009年,G20由原来的行长+财长会议升级为领导人峰会,这样20个国家的首脑在金融危机后的会晤能够有利于协调集体行动,从而共同应对金融危机。G20峰会在金融危机之后达成了许多重要协议,这有效的抵挡了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冲击,这也使G20成为了一个强有力的新兴国际制度。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经济普遍复苏,国际力量格局变迁,特别是随着金砖国家(BRICS)的兴起,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舞台的影响力日益增加;目前,美国提供全球公共产品能力下降,而联合国(UN)体系难以应对新的全球问题,传统大国和新兴大国开始共同决定全球治理议程,以金砖国家为主的新兴大国的崛起对发达国家在世界金融治理的影响力形成挑战,世界力量重心正在转移。与此同时,全球问题也更加复杂多元:恐怖主义、难民危机、气候问题、民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网络问题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有待解决。G20这一经济治理的组织正逐渐转型为治理复杂多元的国际问题的平台。

G20对中国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推动G20转型的过程中,中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2016年的杭州峰会,中国在发展理念上彰显了“中国智慧”、在促进经济可持续的问题上开出了“中国药方”,中国在G20中的战略选择为全球治理贡献了“中国力量”。

一、中国加入G20的意义

(一)与发达国家平等对话

相比于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后成立的G7,G20具有更广泛的代表性。G7的成员国毫无例外都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因此它代表的是主要发达国家的利益。G7国家的GDP占全球GDP的45%,人口约占全球人口总数的17%;而G20国家的GDP占全球GDP的85%,人口约占全球人口总数的75%。从力量结构来看,G20中既有七国集团(G7),又有金砖国家(BRICS);既有欧盟(EU)国家,又有部分东盟(ASEAN)国家。由此可见,G20是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建设、共同参与的对话平台。近年来,中国的国际经济地位空前提升,在G20这一高层次对话平台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提出的诉求与建议代表了中国和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在提供国际公共产品的同时,中国也积极建设G20并推进G20的改革,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彰显了中国的大国责任。

(二)发挥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日益强盛,不少国家都提出针对中国的“大国责任论”。首先是要求中国承担应尽的责任与义务。如在金融危机期间,要求中国启动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以此拉动全球经济;其次是要求中国对全球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负责。例如美国就将中国视为汇率操纵国,还认为中国在多国倾销商品,导致全球经济失衡。

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中国如何担负大国责任的关键就在于如何参与全球问题的治理。G20作为当今全球治理的最主要平台,为中国影响世界带来了机遇。例如,中国积极参与G20的议题设置,关注平衡与可持续发展、反对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积极推动IMF和世界银行的改革。在2016年的杭州峰会上,中国将议题聚焦于“结构性改革”和“创新性发展”,从根源上找出世界经济发展缓慢的内在“病因”即全球结构性问题,同时针对性的提出创新性发展,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二、中国在G20中的角色

(一)经济增长贡献者

就2016年来看,全球经济增速缓慢,而中国的GDP增速还能维持在6.7%的水平,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位居前列。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评估,如果2016年中国GDP增长达到6.7%,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达到39%,比发达国家可能的贡献总和还要高出一半。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中国国内的经济发展潜力可以被大幅的激发,国内的过剩产品可以被有效的转移,与此同时,中国经济的发展还能带动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使得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享发展机遇。该倡议重视加强能源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合作、重视消除投资和贸易壁垒、构建良好的贸易环境,着眼于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利益契合点,为全球经济的复苏做贡献。中国经济具有巨大的内生动力,“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方式使众多国家可以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激发这些国家经济发展的潜力,切实的为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二)G20转型推动者

中国作为G20重要成員国,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推动G20的转型。中国积极推动G20成为全球金融管理与经济合作的主要论坛,中国不仅提供了公共产品,还提出经济治理体系的改革方案。2010年多伦多峰会上,中国提出促进建设开放自由的全球贸易体系;2012年洛斯卡沃斯峰会,中国提出深化金融体系改革并倡导可持续发展;2013年圣彼得堡峰会,中国提出采取负责任的宏观经济政策,使全球经济治理更加公平公正;2015年安塔利亚峰会,中国提出促进基础设施投资、国际社会联合反对恐怖主义等;2016年的杭州峰会,中国将G20议程的核心聚焦于发展,提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发展理念,在自由贸易、气候问题、联合反腐等问题上都有重大进展。

综合中国在历届G20峰会的表态可以看出,在国际金融领域,中国以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为基础,积极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以提高发展中国家的投票权,中国呼吁国际金融机构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支持力度;在国际贸易领域,中国坚定支持国际贸易自由化,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与此同时,中国还积极参与G20的议程设置,使G20的议程有最初的金融危机管控、促进经济复苏逐渐丰富到全球治理的众多领域,例如恐怖主义、气候问题、摆脱贫困等。这有效的推动G20由危机应对机制向全球治理平台的转型。

(三)新兴经济体的代表者

G20成立之初,主要是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G7在IMF、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治理机构中都有主导权。直到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G7.1MF和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在应对金融危机上表现出失灵,再加上新型经济体的崛起缩减了原有发达国家在国际经济上的优势,使G7国家在全球经济治理中不得不重视与发展中国家的协调。中国是当前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G20成员国中,中国是新兴经济体中实力最强大的国家,中国是新兴经济体的代表者,而非领导者。

在G20的议程设置上,中国就很重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诉求,为了避免由发达国家完全主导议程设置,中国一直都力推由发展中国家当主办国。2016年杭州峰会,中国将G20议题的核心聚焦于发展,就是因为中国坚持自身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定位,强调发展有助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观念认同,以此来提升发展中国家的集体发言权和国际影响力。

三、中国在G20的战略选择

(一)提出创新型发展理念

在2015年安塔利亚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在题为《创新增长路径共享发展成果》的讲话中说到上一次科技革命的动力已经用尽,后金融危机时期,发展的动力只能从改革中来。

面对“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复杂形势和多元挑战,2016年杭州G20峰会不负众望,通过一系列计划,为世界经济指明方向、规划路径,推动将共识转化为行动,在国际上树立起新的“全球治理标杆”。杭州峰会上,中国提出了“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发展理念。“创新”是解决当前经济问题的根本出路。当前,智能制造、绿色经济、互联网经济等创新型经济竞相涌现,创新成为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动力。“活力”是指以贸易与投资作为两大引擎,激发经济增长的活力;“联动”是指各国的交流与合作,优势互补,从而实现全面发展;“包容”强调发展的成果要惠及所有国家。中国在创新型发展理念上为世界展示了“中国智慧”,同时还为解决全球经济问题开出了“中国药方”。

(二)推动G20机制化建设

G20是促进多边合作的机制,为了摒弃“零和”竞争,世界需要一个长期的、可持续的、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的治理平台。这种机制需要被建立在良好的治理原则上,以此来应对全球挑战。G20作为全球治理的重要平台,由于没有常设机构,依然是一个松散的论坛,G20中的力量结构比较复杂,同时包含发达国家和主要发展中国家,G20到目前为止依然是一个临时性的磋商机制,这种论坛的形式会使G20成员国的协调和决策效率低下,而且对成员国的承诺不具备约束力。为此,G20不能仅仅是一种临时性的国际论坛,而应转变为具有国际意义的常设机构,以期推动G20机制的常态化。转型后的G20会进一步推动国际货币和金融体系改革,弥合传统治理机制的疏漏,联通南北,打造联动、包容、有活力的世界经济。

推动G20的机制化建设,首先应当设立机构的中枢部门——秘书处,由此G20才是具有协调和解决国际问题的平台。秘书处的设立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为G20成员国既有发达国家又有发展中国家,各方的利益诉求不同,且在G20内部出现了集团化的趋势,主要是以发达国家为核心的G7,以新兴国家为核心的金砖机制,以及由墨西哥、印度尼西亚、韩国、土耳其和澳大利亚组成的“中等强国合作体”(MIKTA)。目前,除了暂时置身事外的阿根廷和沙特阿拉伯,G20内部实际上分为G7,BRICS,MIKTA这三个成员国各自抱团形成的次级集团,并呈现三足鼎立之势。秘书处究竟设立在那个国家归根到底取决于这三大集团博弈的结果。中国应积极推进G20成员国之间的协商,在满足各方利益诉求的前提下,本着公正合理的原则商讨秘书处所在地,尽量避免G20完全由西方发达国家掌控。

(三)G20内部的大国协调

作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共商、共建的合作平台,G20也增加了中国和其他大国间的互动与协调。这个框架从积极的角度看,不仅可以让大国在共同的危机面前“同舟共济”,而且可以管理、控制大国之间的冲突;从积极的角度看,可以实现大国之间的深度、全面合作,甚至形成真正的共存共荣、多元复合的新世界秩序。中美两国分别是G20力量结构中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代表。中美关系也是当前最重要的双边关系。2016年的杭州峰会上,中美两国就气候问题达成协议,共同向联合国上交了两国共同签署的《中美气候文书》,这为全球气候治理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G20也有利于中国同英、法、德等国的外交互动,在G20这一全球治理平台上,中国可以与这些国家找到战略利益的契合点。

在G20的框架下,中国可以推动与新兴经济体的全方位、多层次合作。中国和新兴经济体,特别是金砖国家的协调与合作促使国际体系不断朝着更加合理公正的方向改革。在地区合作层面上,我国加大了同不同地区国家间的合作,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已经有65个国家和地区与中国合作,搭乘中国发展的顺风车。“一带一路”战略涉及G20诸多国家,如印度、印度尼西亚、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土耳其等,而且在发展理念、重点关注的问题以及优先发展领域都存在相近或者相通之处,这为推动“一带一路”战略纳入G20框架提供了基础。

(四)推进国际经济体系改革

由于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当前的国际经济体系中的主要治理机构IMF、世界银行、WTO、国际清算银行等体制已经僵化.为了使全球经济平衡发展,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代表,中国应通过G20平台积极推进国际经济体系的改革。事实上,在当前已经形成了由G20协商各国达成共识,IMF、WTO、世界银行等国际经济机构执行改革的机制。

在金融方面,推进IMF份额与投票权的改革时,中国应积极争取增加发展中国家的份额,并最终打破美国和欧盟的一票否决权。在G20峰会上中国积极提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改革方案。在中国的坚持和努力下,中国在IMF的份额从3.994%上升为6.390%,投票权从3.803%上升至6.068%;決议施行后,中国将成为IMF的第三大股东,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中国还积极推进国际清算银行的改革,使其与各国央行间的交易职能充分发挥,并将国际清算银行提供的数据与信息作为国际金融风险的预警信息,这样便可以有助于预防金融危机。

四、结论

后金融危机时代,G20成为了最具有代表性全球经济治理机制,同时也是最具有活力的全球问题治理平台。由于国际格局的不断调整和国际局势的日益变化,中国在G20中将具有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国是G20中的重要成员,中国在其中的战略选择不仅反映中国的利益,更代表着广大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在重视与大国协调的同时和其他新兴国家一起做G20的建设者和贡献者,与各成员国一道推动G20的机制化建设和国际经济体系的改革,使国际经济体系朝着公平合理的方向不断完善、使G20在处理全球性问题上发挥切实作用。

猜你喜欢
全球治理
全球治理演变、经贸规则重构与我国的应对策略探索
中国参与极地开发与治理的前景透视
中华文化中的全球治理之道
全球治理的中国智慧与角色担当
跨国高等教育的全球治理
试析全球治理的非正式化与私有化发展
全球治理视域下的当代中国边疆治理研究:一项研究框架
南南合作框架下的中国气候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