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全球视角看《设备管理体系 要求》应用前景

2018-03-16 06:03中国设备管理协会团体标准工作办公室
中国设备工程 2018年5期
关键词:标准设备评价

本文介绍了工业企业设备管理标准化工作的管理背景,通过展示和对比东西方主要工业国家地区设备管理与维修服务标准化工作的情况,重点包括EFNMS、JIPM和PAS55及ISO55000标准等,以及国内业界已经开展的设备管理与维修标准化进程情况,说明设备管理与维修服务标准化的重要意义,并指明中国设备管理协会《设备管理体系 要求》(T/CAPE 10001-2017)标准的巨大应用前景。

工业企业设备管理标准化的应用背景和时代意义

1.应用背景

综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企业管理发展的轨迹,企业先是将管理重心放在生产工艺和质量上,与此对应的国际质量标准体系逐渐在企业普及,如大家比较熟悉的ISO9000系列;随着工业伤亡事故和环境破坏事件数量的上升,全球范围关注碳排放和可持续发展,政府和社会加强了监管力度,企业逐渐也将安全、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的管理提到议事日程上,于是相应的国际环境、安全标准体系如ISO14000,ISO18000,职业健康安全环境体系如OHSAS,HSE等也随之引起企业重视。

设备管理工作在生产制造业整个管理环节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越来越得到多数企业的认同。作为载体,事实上设备管理工作支撑着企业整个生产、质量、成本、安全、环境、职业健康和交货期,顺畅运行的设备状态是企业顺利达到上述各目标的有效保证。不管质量体系还是14000/18000等体系文件,都对设备管理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设备管理和维修工作,也应有自己独特使命,那就是在确保设备健康运行的情况下,追求最高的生产效率,把设备维护费用控制在较小并且合理的水平。长期以来,企业在设备管理模式方面不断探索,从早期的事后维修到后来的预防维修(计划预修制),再到生产维修,以及上世纪70年代开始形成的日本TPM,再到国内90年代末期提出的TnPM,都是设备管理模式适应现代企业生产需求的必然结果。

2.时代意义

值得指出的是,随着企业持续的技术进步,装置密集、技术密集和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企业的生产质量逐渐摆脱一线操作者行为的干扰(人的因素),而更多依赖于设备的流畅运行和精度保持性上(设备因素)。

统计表明,70~80%的质量、安全、健康和环境危害是因为生产设备的问题导致的。上述的所有标准体系虽然都会涉及设备,但限于专业局限性和体系自身的管理闭环要求,多是对设备这一重要且基础的要素提出要求,但却无法详细设计给出设备管理和维修机制的体系模式及运行效果的评价细则。设备不仅是质量、健康、安全、环境的保障,还是企业效率、效能和成本战略管理的基石。在我国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及推动十三五规划重点工作落地的大背景下,不管是降本增效的精益管理,还是工业4.0及互联网+趋势下的企业供给侧变革,自动化和智能化、物联网化的设备关联的因素只会越来越多,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制约作用只会越来越强,同时,设备管理的难度和范围也会越来越大。所以,从客观上看,设备管理本身,不管是涉及企业所处的行业特点,还是涉及的管理范围的广泛性,也都为设计一套针对设备管理和维修水平的标准化要求带来了现实的困难。

欧美等主要工业国家设备管理标准化工作情况

1.欧洲维修组织国家联盟(EFNMS)

在最近十几年的欧维联会议上,对维修管理和评价标准的讨论十分活跃,说明欧洲国家开始普遍重视设备管理和维修评价标准的思考和建立工作。为了进一步协调工作,在欧维联的部署组织下,从2000年开始,EFNMS成立TC319技术委员会,把对设备管理和维修服务的评价标准,列为服务评价的专门领域展开研究。成立了由100多家机构和公司参与的12个专题工作小组,其中第7小组(WG7)负责编制欧洲设备管理和维修评价基准(Bench Marking,BM),通过三次较大型的研讨会议,逐步形成了PrEN15341维修基准的标准文件。该文件提供了三个模板,即制药行业基准;食品行业基准和混合基准。基准文件中依照平衡记分卡(BSC)理念,给出欧洲设备管理评价指标(EUROMAINTENANCE)和目标值(基准),在欧盟范围推动各制造业对标提升。

2.美国可靠性与维修专业学会(SMRP)

美国维修与可靠性专业学会是从业人员成立的非营利专业组织,旨在为优秀的从业人员服务并提高可靠性和实物资产管理。美国维修与可靠性专业学会使坚持维修与可靠性最佳实践的个人从业人员和公司获益匪浅。美国维修与可靠性专业学会在全球拥有近4000名会员,致力于为会员提供各种福利,包括国际联盟、美国国内的公私合作、教育机会、维修与可靠性知识体系资源、ANSI 认证、利益集团共享以及许多本地和全球人际交往活动。

美国维修与可靠性专业学会成立专门的“卓越执行委员会”,来展开设备管理与维修水平的评价工作。其评价基本上依照六大步骤展开,关注的重点包括“业务与管理、生产可靠性、设备可靠性、人员技能、工作管理”等,在全球特别是北美市场有相当的知名度。

3.日本JIPM开展设备管理标准化工作的情况

日本设备管理协会(Japan Institute Of Plant Maintenance,JIPM)在上世纪70年代就发布了评价企业推进TPM水平的PM奖的评奖机制,设计了包括设备故障停机、加工废料利用、OPL、个案改善等评价重点的评分规则,其评价重点也反映了关注设备效率指标和全员参与的持续改善过程的管理思想。

JIPM的PM将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版本,核心内容是TPM的推进效果和TPM八大支柱的展开应用水准,也关注企业全员参与氛围、全员持续改善的机制运行和企业TPM分针目标指引下的创新变革活动。

JIPM的PM奖针对企业规模大小(以500人为划分线),分为7档五个层级,分别为1/2类优秀奖、1/2类优秀继续奖、特别优秀奖、特别优秀继续奖、世界级水平奖,从1970年代开始,已经持续了四十几年,参评企业分布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地,据最新数据,从1971-2015年,全球共有3249家工厂通过了JIPM的各类PM奖。成为世界范围较有影响力的TPM设备管理标准和评价机制。

4. PAS55和ISO55000标准

关于PAS 55

ISO55000的前身是英国标准协会(BSI)发布的PAS 55。

PAS(Publicly Available Specification)是介于英国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之间,按照ISO标准结构编制的标准;是英国标准协会推广的一种体系,较其他标准更强调及时性和实用性。它是动态的,是通过实践经验不断修订完善提升的紧跟实践的标准体系,是2004年开始的英国国内设备资产管理认证体系。

ISO55000资产管理体系标准

ISO55000是国际资产管理体系标准编号,目前已经通过了国际标准组织的ISO最终评审,已在2014年由国际标准组织(ISO)颁布。中国标准研究院的高新技术与信息化标准化研究所,作为ISO中国方面的会员单位,负责ISO55000国内转GB标准的具体事宜。经过多次的前期论证和研讨,目前对应ISO55000的GB标准将于2016年年中左右正式颁布。

相较而言,为了体现全球范围的适用面,ISO的要求宽泛和概括,PAS 55的要求更为严格。

ISO55000系列文件包括55000(概述、原则和技术术语)、55001(体系要求)和55000(应用指南)三个核心文件,目前国内包括蒙牛、国家电网、京港地铁等少数一些大型企业通过了BSI组织的ISO55000体系认证。

国内开展设备管理标准化的情况

1.武钢为代表的设备星级评价

早在2003年,武钢集团就开始采取星级设备管理评价方式(这是国内大型企业最早建立设备管理与维修标准,并开展设备管理水平评价的案例之一),建立内部的设备管理星级评价标准(包括经济指标、日常管理、专业管理等),每年对各二级单位进行定期评价,其主要特点包括:

1)总计60条,其中:一星级20条(01~20);二星级 +12条(21~32);三星级 +11条(33~43);四星级+10条(44~53);五星级 +7条(54~60)。

2)“01”条款为否决指标,即评定年度内发生的大、特大设备事故,将否决星级单位资格。

3)“02、03、04、05”条款为降级指标,即评定年度内其中一项指标未达到标准,则在已取得的星级等级上,向下降一级。

2. TnPM五阶六维评价标准

2005年,中国设备管理协会全面生产维护委员会推出国内设备管理综合评价的第一个标准体系文件:《全面规范化生产维护管理体系 要求》,为国内企业设备管理评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标准中将设备管理体系的评价定义为六值逻辑,即建立由零阶到五阶的评价体系。零阶代表未通过入阶评价。一阶为最初级,五阶为最高级。评价的内容分为六个模块和族群,分别为:组织结构的健全性、设备管理机制的规范性、现场执行能力、员工技能成长、设备管理信息化和知识资产管理、设备管理绩效指标等。

TnPM五阶六维评价标准,代表国内较高水准的设备人机系统精细化管理的评价认证机制,是专门评价设备管理水平和运作效率的认证体系。TnPM五阶六维评价标准是一个开放体系,任何想检验一下自己设备人机系统管理水平的企业(推进TnPM、TPM与否都不设前提条件)都可以自由申请。按照评价标准的1000分细则,由评价专家组打分,根据得分情况确定最终的阶数,即级别。评价证书有效期为2年。

自2006年中信戴卡第一个通过TnPM五阶六维评价标准认证以来,目前已有中石化广州分公司、齐鲁公司烯烃厂、氯碱厂、重庆化医集团建峰化肥股份、南京地铁、鞍钢矿业公司下属17家厂矿、国投罗钾公司、江西中烟、大庆油田、塔里木油田塔石化公司、广西中烟、中化兴中舟山公司、红塔集团玉溪卷烟厂等近70家公司、事业部和工厂通过了TnPM五阶六维入阶评价。

设备管理标准化工作的应用前景

综合来看,西方国家包括欧洲维修联合会和美国可靠性与维修专业学会的思路是结果导向,采取核心绩效指标对标提升的思路来推动设备管理水平进步,尽管其绩效指标中也包括一些过程指标,但仍对过程要素完备性如何设计存在不足。对于设备管理和维修服务,我们既要评价过程,又要评价结果。用规范的过程来引导卓越的结果,过程优预示未来结果发展趋势的进步;结果优显示了已经取得的成就,反映了设备运行实际状况;这对于评价都很重要。过分强调结果指标高低(一些指标存在不是越高或越低越好而是区间最优),指标高低一刀切的模式过于教条,容易误导企业的管理走入误区。

ISO55000建立了一整套的设备资产管理模式,使资产管理方面有了总体思路,即追求资产价值最大化。资产是对组织有潜在或实际价值的物品、事务或实体,包括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实物资产主要包括设备、库存、房产/地产等;无形资产主要包括租赁物、品牌、数字媒体资产、使用权、许可证、知识产权、信用、契约等。对工业企业来说,在ISO55000资产管理总框架下,关注企业最重要的实物资产之一的设备,如果整体策划和具体过程管控,追求设备资产全寿命周期价值最大化,对推动企业整体资产管理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日本设备管理协会的PM奖,虽然根据企业水准划分了五个档次,但其评价重点和核心是企业TPM的推进情况,内容与设备全寿命周期价值最大化的要求还是有所不同;另外从民族感情拟或知识产权保护的角度,中国的工业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都不宜大量直接采用日本JIPM的评价标准。

中国工业企业正面临转型升级,在工业4.0和互联网+的大趋势背景下,工业企业设备自动化、智能化的水平会越来越高,相应的设备管理难度、人员技能的滞后性、对企业产品质量、生产效率、成本和安全的保障能力等多方面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由代表我国设备管理最权威的部门中国设备管理协会来组织编制和发布,近百家各行业龙头骨干工业企业全程参与的《设备管理体系 要求》,就是代表了中国设备管理的系统思考和真实水平。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过程中,代表中国设备管理水平的评价标准不能缺席,也不应缺席。习近平主席讲四个自信,我们也对《设备管理体系 要求》的系统性充满信心!

对企业而言,贯彻设备管理体系,开展设备管理标准评价工作的最大收益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可以提升企业的知名度、信誉和品牌影响,增强企业进步的信心;

二是可以理清企业设备管理主线,便于企业内部真正重视设备管理基础工作,完善相关机制;

三是可以通过评价促进企业设备与生产管理总体水平的提升,因为准备评价的过程就是落实具体举措、进行精细管理和整改的过程;

四是评价所获得的评价报告也是让企业更深刻了解自己设备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明确今后努力方向的一剂良药。

猜你喜欢
标准设备评价
谐响应分析在设备减振中的应用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调试新设备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基于MPU6050简单控制设备
一家之言:新标准将解决快递业“成长中的烦恼”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