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资助参会的功过与边界

2018-03-16 01:31宋攀
中国医院院长 2018年3期
关键词:医院院长学术会议资助

文/本刊记者 宋攀

2018新年到来之际,上海医药圈接连爆出违法、涉贿案件,引发舆论关注。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泰凌医药信息咨询(上海)、凯西医药咨询(上海)公司纷纷中枪。值得注意的是,三家公司违法事实均指向了“学术会议”。

根据上海工商部门发布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施贵宝案中,2015年,企业支付了医生往返国际会议的商务舱机票;凯西案中,2014-2016年,公司在邀请医生参加学术会议中外出旅游;泰凌案中,2014年至案发,医药代表以包括会议赞助在内的多种形式,向多家医院相关科室及人员给付利益。这些事实被包括医院相关人员陈述笔录、学术会议行程复印件、旅游公司、银行材料等多种证据证实。

依违法性质及情节不同,工商部门依据“药品管理法”处罚了施贵宝,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处罚了另两家公司。我国《药品管理法》第五十八条第二款规定:“禁止药品的生产企业、经营企业或者其代理人以任何名义给予使用其药品的医疗机构的负责人、药品采购人员、医师等有关人员以财物或者其他利益。”根据我国最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经营者不得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贿赂单位或者个人,以谋取交易机会或者竞争优势。

学术会议本是学术交流、学术争鸣的重要平台。这样的新闻给学术会议蒙上了阴影。现实中,医务人员参会为什么会接受企业资助?在当下的法律语境中,医药企业、学会会议、医务工作者三方“互动”的尺度边界在哪里?怎样的机制可以为参与方筑起一道安全的防火墙?《中国医院院长》为此展开采访报道。

发展中的产物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陆君先后在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工作40年,见证了国内医学教育和学术活动的发展。陆君告诉《中国医院院长》,企业支持和赞助国内医学界的学术交流、培训等活动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

1985年以前,国内学会组织的成立控制非常严格,多为各部委下设,配合政府工作。经费也由相关部委支持,开展为数不多的学术活动。当时学会组织基本上实行双轨制,即相关部委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共同管理。比如卫生界的学会组织在归口原卫生部管理的同时,又接受中国科协管理。中国科协会管辖的国家一级学会有160多家。医学界最具影响力的学会主要是中华医学会、中国药学会和中华护理学会,在中华医学会内合署办公。各学会学术活动的经费主要向中国科协申请,包括活动内容、时间、地点、代表人数、经费预算等。中国科协每年统一审批,批准召开的学术会议给于拨款,专款专用。学术会议规模大多数在200~300人。

以中华医学会为例,学会根据发出会议征文通知,各单位推荐上报学术论文,中华医学会汇总论文,提交专业分会评审。评审论文根据论文学术价值分大会报告、小会报告和书面报告。入选大小会议报告第一作者才有资格作为会议邀请代表参加会议。出席会议期间的费用由会议组织方统一负责。严格的学术论文评选,保证了学术活动的质量,推动了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所以说,1985年以前的学术会议基本上没有企业参与、支持。

1985年以后,中国科协积极推动国内学术组织发展。各学科顺应形势,纷纷申报成立新的一级学术团体。如原来的中华医学会医院管理分会批准成立为中华医院管理学会,预防分会批准成立为中华预防医学会,等等。据不完全统计,医学界的一级学会、协会、研究会、基金会等学术组织有近百家。迅速发展的社会组织加快了召开各类学术会议、培训等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大大提高了我国医学水平和技术的发展。

这个阶段的学术会议经费就由政府拨款向市场化方向发展,从1985年之前不接受企业赞助学术会议到欢迎或者说是争取企业支持赞助学术交流与培训等活动,并成为各学会协会等组织惯例。这种组织形式在国家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的前提下,无疑是一个有效的补充形式,这也是国际上公认的公益性活动惯例。美国学术活动经费95%来源于企业界和基金会等组织的支持。

有药界人士发文指出,到了90年代初,受国内进一步改革开放的影响,跨国药企纷纷在华正式建立工厂,成立运营法人实体公司。同时,也将国际上企业资助学术会议的运作方式带进中国。

有医疗界业内人士表示,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至新世纪,省级医院的各专业学科的大专家每年至少参加一次欧洲年会和美国年会,中层医生每隔几年偶尔参加一次国际会议,均是由外资企业来埋单。2000年以后,企业资助医生出国参加会议力度明显增强,这一时期每逢欧盟、美国年会举办,出国参会的中国医生通常达数千人,国内的医生经常在国外的会上相遇,会议举办城市的大街上、商店里都可见到中国医生的身影。这类国际参会通常可分为两种情形,一类是纯学术交流性质,而另一类则在学术交流之余,有城市旅游等类似行为。在国内会议方面,一些药企在与医院科室合作中,也会赠予科室人员参加国内学会资助名额。

一家三甲医院的医生周明(化名)告诉《中国医院院长》,医生接受企业赞助参会,一般是在自己的休假期间,因此医院对此也不予干涉。

及时雨

上海工商部门处罚药企新闻爆出后,听到《中国医院院长》采访“企业资助医务人员参会”主题时,医疗管理人士的第一反应是,“这个事儿不好说。”“不能说它合理,也不能说它不合理,我不发表看法。”……模糊不定的态度背后仿佛有着难言之隐。

据2013年某行业媒体对医生参会情况的调查显示,96.6%的医生均会参加学术会议,大部分是主治医师级别以上医生。学术交流、了解新技术和新产品是主要目的,分别占比86.8%、76.2%。而明确表示自愿承担参会费用的医生仅占24%。有业内人士向《中国医院院长》介绍,医生接受企业资助参加学会会议在圈内再正常不过了。他甚至表示,在支持医生继续教育的功劳簿上,应为企业记上一功。

我国继续医学教育规定,完成毕业后医学教育培训或具有中级以上(含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卫生技术工作人员均应接受继续医学教育。每年获得的I、II类学分总数不低于25学分。《中国医院院长》调查国内主要医疗行业学协会的网站发现,学术会议是获取I类学分的主要来源。根据相关规定,我国继续医学教育所需的经费,由国家、集体、个人等多渠道筹集解决。继续医学教育经费要专款专用。

据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原院长赵平介绍,在医院层面,有限的继续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医务人员国内外进修学习。这部分经费,各家来源不同,有的是医院收入,有的是商家赞助。相同的是,大多数医院没有针对参加学术会议的专项开支。河南滑县人民医院院长李凤垒以县级医院为例介绍,目前在继续医学教育经费方面,县级公立医院主要有三个渠道,一是国家投入,二是企业资助,三是自筹。其中,国家投入是用于骨干医师培训和重点专科医师进修培训。像学术会议等其他继续医学教育活动,主要依赖于企业资助和自筹。各家医院因发展状况不同,自筹水平不一。

《中国医院院长》调查部分医院关于外出参加学术活动的规定发现,医院往往从会议类型、参会条件、费用报销等方面对医务人员参会严加限制。如必须是论文的第一作者;副主任以上医师才能出省参会;需科主任、科教科及主管院领导批准;超出规定费用自理,等等。

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院长高臻坦言,自“八项规定”以后,国内医院普遍加强了对医生外出参会的管理。目前,医生通过医院外出参会通常有两种途径,一是预算内安排,“倘若学科要安排人员外出,在哪里开会,开什么会,预算多少,上个年度都要做预算。医院会综合考虑各学科情况,有重点的支持。”二是走医生课题经费途径。按八项规定相关要求,此两种外出费用各项报销标准均有严格要求。

周明直言,医院资助参会机会少,程序太复杂。要想参加会议,不仅要提交各种材料,还要争得各级批准,报销下来,自己也还要承担一部分。他直觉感受:“想花医院的钱,太难了。”周明还坦言,自己收入不高,除非会议本身非常有吸引力,才会考虑自己承担费用。

这与国外有着明显差异。受雇于美国大学医学院的医生,其继续教育费用往往由附属医院承担。美国外科医生阿图·葛文德在其著作《医生的修炼》中介绍,在哈佛医学院做住院医师的第六年,他第一次接到了参加美国外科医师学会年会的通知。不出几天,医院为其准备了往返机票、宾馆住宿券和参会证。湖南省人民医院刘鹏曾在美国内穆尔/艾尔弗雷德-杜邦儿童医院学习。他介绍,该院每年也会给每位医生发4000美元用于继续教育培训。

而据现从事心脏慢病管理业务、自由执业医师周乐今介绍,国外独立执业的医生通常自己承担参会费用。“不仅是欧美,即使是一位印度医生,他一个月的诊所收入不菲,每年拿出几千美元学习、提升自己专业水平是很乐意的。”

与这些相比,国内医院严格管理医生参会活动,医生自身又无意承担参会经费,在此情况下,企业提供的参会资助犹如及时雨,大大释放了医生参会的热情。

争议

在采访中,医疗人士对借机旅游之类行为均表现出嗤之以鼻的态度。而对企业资助医生全程参会的行为表示理解,他们往往呼吁:“不能一棍子打死。”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曾对媒体公开表示,“这二三十年来,中国很多三甲医院的水平都接近国际水平,没有与国外同行相互交流提高这个重要环节是不可能达到的,参加这种国际学术交流靠自己不可能有足够的经费,参会与药厂资助是分不开的。”他还举例,自己取得的一些发明创造成果,其来源正是来自国际交流。他毫不避讳地表示,一些国家大学或学术单位邀请他讲学的旅差费就是通过药企资助的。

“药厂的资助应看成是他们对社会的回馈,当然他们也要对自己的药物进行推广。支持国内学术会议,资助医生出外学习,从主流上应该看作是正面的、正能量的。”钟南山说。

然而,社会上一些单位和个人往往担心企业资助学术会议带来的副作用。《北京晚报》曾报道,邀请医生参会是医药代表与医生建立关系的重要渠道。建立起来的良好关系有利于影响医生的处方行为,以及药品招标定价中的专家评估等行为。《中国医院院长》调查药企与其营销员工的劳动纠纷判决案件也发现,这些营销员工常借学术会议为工具,行药品推销之实。

边界与防火墙

事实上,医生和科室直接接受资助暗含法律风险。根据原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7年发布的《医疗卫生机构接受社会捐赠资助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医疗卫生机构内部的职能部门和个人一律不得接受捐赠资助。原卫生部有关人士特别强调,企业资助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开展学术交流、临床科研、出国考察、人员培训等活动,不能直接发生在企业和个人之间。捐赠资助人要按照协议,将捐赠财产交付医疗卫生机构财务部门或物资管理部门,由单位统一调配使用。防范有些人假借捐赠资助之名行商业贿赂之实。

图1 中国老年医学会与某赞助企业签订的反商业贿赂条款

周乐今告诉《中国医院院长》,近年来,尤其是葛兰素史克事件被曝光后,国家监管逐步收紧,根据《办法》精神,企业通过赞助第三方社会团体,资助医生参会渐成主流。他说,有的是直接赞助学、协会。有的是通过捐赠基金会,由基金会再支付给会议筹办方。相同的是,由会议主办方出面邀请演讲、会议主持、会议讨论点评等嘉宾,并分配各省区市、医院普通医生参会名额。这些医生的参会费用均由会议主办方承担。

“通过学会,规范很多。学会毕竟是学术组织,不会只听企业的。”周明表示。

据赵平介绍,中国癌症基金会接受企业的捐助,每年会用于资助10多个学术会议。在与厂家签订捐助合同时,基金会会声明立场,尊重捐助者意愿支持学术活动,但不允许厂家利用学术会议进行任何的促销行为。对于厂家提出的具体要求,也会针对性地回应。如允许在会议相关场合,标注厂家为会议支持方。但坚决不支持厂家将举办会议与医院用药情况挂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样的方式尽可能地防患于未然,不让学术会议过多地陷入商业范畴。”赵平说。

在规范商业支持赞助活动方面,陆君以中国老年医学学会为例,介绍学会与企业签署合作协议时,除了支持目的、经费使用预算等常规条款以外,均会约定反商业贿赂条款。所有协议都必须经过学会法律顾问的法律审核程序并确定双方项目主管责任人。她还向《中国医院院长》出示了中国老年医学学会与赞助企业签署的合作协议范本以及学会项目立项、审批和管理流程等。反商业贿赂条款如图1所示。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院长助理王岳也表示,企业遵循第三方、非指向性原则资助医生参加学术会议,为双方建立起了约束机制,有助于减少违法风险。

在王岳看来,医疗行业若想取得社会信任,最终仍要靠行业自律。据他介绍,为了督促医生职业自律,2013年美国政府出台《医生收入阳光法案》(PPSA,相关内容如图2所示)。另据美国呼吸危重症专科医师乔人立介绍,2017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参议院通过提案,明确了药商资助会议的前提条件。同时规定,药商每年资助一位医生餐饮费用的上限为250美元。

王岳指出,加强医务人员参会自律,国内医疗行业可借鉴RDPAC(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制和开发行业委员会)的做法。该组织为规范会员公司与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及医疗机构之间的医学互动交流活动,以及药品的推广活动,发布且不断修订RDPAC行为准则(相关内容如图3所示)。他认为,医疗行业也应发布类似指南,为卫技人员参会提供指引,且要体现违规人员的不可豁免性。“不管是大专家,还是基层偏远地区的医生,违反行业自律规定,都要受到行业处分。”王岳说。

图2 美国《医生收入阳光法案》摘要

事实上,规范医生与企业会议互动行为,国内一些医疗机构也在探索管理机制。北京协和医院领导曾向媒体表示,在该院,企业邀请专家参加学术会须首先和科室联系,由科室决定派谁去。科室还须按程序逐级上报到院总支委员会、院纪委及主管业务和主管外事的院长,经层层审批后方可与赞助企业签协议。“只要制度设计周密并严格执行,医生接受赞助参加学术会,就很难和以后的医疗行为挂钩。”

在当前反腐的大环境下,为谨慎起见,周明向医生建议,只参加学术组织邀请参加的会议。如果没有接到邀请,也想参会,可以积极地向会议投稿。如果被接收,较容易得到单位资助。他还推荐年轻医生通过观看会议网络直播的形式参加会议。周乐今也表示,在企业资助以外,一些医生的参会费会从所在学科、科室的科研经费中支出。“如果普通医生在ESC、ACC会议上有主题发言,对医院、科室来说相当于光宗耀祖,即使花钱也乐意。”周乐今说。

图3 RDPAC行为准则选编

另据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院长高臻介绍,近日来,上海加强了对医务人员外出的管理。院长们离开上海,到外地住宿过夜都要上报。出国参会、培训也都必须用公派护照,走公派途径。在高臻看来,这或许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出国人员的数量。“一个地方公派出国的数量是有限制的,一个单位名额多,另一个单位自然会少。”高臻建议,为培养更多与国际接轨、具有国际视野的医务人员,相关部门应从医务人员工作性质出发,采取宽出严管策略。比如,在鼓励医务人员外出学习、培训的前提下,加强对参会归来人员的学习汇报管理。

猜你喜欢
医院院长学术会议资助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第八届全全科学社会学学术会议通知
关于召开第18届24省(市、自治区)4市铸造学术会议的(第一轮)通知
科技期刊学术会议组稿策略
世上只有四种病——这几位顶尖医院院长,说出了健康真相
控费 听听大医院院长怎么说
医院院长必备十大技能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一位县级医院院长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