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原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2018-03-16 09:43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8年2期
关键词:肉汤沙星致病性

孙 杰

(天津市蓟州区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天津 蓟县 301900)

鸡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表现多种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的一类疾病,该病在养鸡业中很常见,给养鸡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现在养鸡形式多以集约化饲养为主,养殖密度的增大加剧了该病的发生及流行,另外抗菌药物使用不当时有发生,使耐药性的产生更趋严重,给大肠杆菌病的防治带来诸多困难。

笔者分别从不同养鸡厂的病死鸡中分离出9株大肠杆菌,对分离出的9株大肠杆菌进行培养、染色、形态与生化特性及药敏试验,以期为临床防治鸡大肠杆菌病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1 材料及方法

1.1 病 料采取自天津蓟县周边不同肉养鸡厂具有典型病变病死鸡的心血及脏器。

1.2 培养基及试剂普通琼脂平板,营养肉汤,麦康凯平板,微量发酵管,M-R试剂,V-P试剂。

1.3 试验动物1日龄健康雏鸡。

1.4 试验药品(1)氧氟沙星;(2)盐酸环丙沙星;(3)乳酸环丙沙星;(4) 沙拉沙星;(5) 恩诺沙星;(6) 洛美沙星;(7)培氟沙星;(8)双氟沙星。均为原粉,市购,含量均达到90%以上,按试验要求配制成所需浓度,4℃保存备用。

1.5 分离培养采取症状典型病死鸡的心血、肝脏和脾脏,接种于麦康凯琼脂平板,37℃培养24h。挑取麦康凯琼脂平板上的粉红色菌落,按常规方法进行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

1.6 病原鉴定

1.6.1 生化试验 挑取麦康凯琼脂平板上的粉红色菌落,接种于肉汤37℃培养18h。然后将肉汤培养物接种于微量发酵管进行发酵试验,并进行生化反应试验。

1.6.2 致病性试验 选取10只10日龄健康雏鸡并分成2组,每组5只,第1组按照0.5mL/只的剂量腹腔接种肉汤培养物,第2组按照0.5mL/只的剂量腹腔注射生理盐水,观察各组发病情况。

1.7 药敏试验判定标准:抑菌圈直径平均值小于10mm为抗菌;10mm轻度敏感;11~15mm中度敏感;16~20mm高度敏感。

2 结 果

2.1 致病菌株的培养特性分离培养及纯培养结果表明其培养特性具有共同的特点,在普通琼脂平板上为灰白色、半透明、圆形光滑的中等大小菌落;在普通肉汤中可使肉汤均匀浑浊有腥臭味,试管底有沉淀物呈灰白色,轻摇后呈云雾状散开;在麦康凯平板上为砖红色、圆形微凸、边缘整齐、光滑湿润的小菌落。

2.2 菌株的形态学特征培养的菌株经涂片染色、镜检,可见多数散在的两端钝圆的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偶有2~3个相连,无荚膜,无芽孢。

2.3 致病性试验结果24h后第一组的5只雏鸡死亡,剖检可见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肝脏肿大,表面被覆一层薄膜状的纤维渗出,取病死雏鸡鸡心血、脾脏、肝脏进行涂片,染色镜检,可见两端钝圆,革兰氏阴性的短杆菌,与接种菌一致,对照组的5只雏鸡全部健康,7d后剖检未见异常,心、脏器处未分离出大肠杆菌。

2.4 菌株的生化特性结果见表1。

2.5 药敏试验结果

9株不同地区鸡致病性大肠杆菌(编号DC-1~DC-9)对8种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性试验见表2。

药敏试验表明:氧氟沙星,盐酸环丙沙星,乳酸环丙沙星高度敏感;沙拉沙星,恩诺沙星,洛美沙星呈现中度敏感;而培氟沙星和双氟沙星不敏感。

3 讨论

3.1 本试验共分离出9株大肠杆菌,其培养、染色、形态、生化等特性相同,与鸡致病性大肠杆菌特征一致,为药敏试验和疾病防制提供了依据,受条件和时间限制未能进行病原的血清型鉴定。

3.2 大肠杆菌易产生耐药性,建议用药前先进行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同时要定期更换或交叉抗菌药物。

3.3 加强卫生消毒工作,及时清扫鸡舍内的粪便,保持良好的通风。定期对鸡舍及其周围环境进行消毒。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减少应激因素。保持鸡舍内适宜的温度、湿度。饮水可中加入抗应激药物,可增强机体对大肠杆菌的抵抗力。净化鸡群内环境,引种要选择管理严格,无大肠杆菌病史、正规的种鸡场,及时淘汰弱残雏,清除经蛋传播到雏鸡体内的大肠杆菌。

表1 鸡致病性大肠杆菌的生化试验

表2鸡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药敏试验

猜你喜欢
肉汤沙星致病性
盐酸安妥沙星片中右旋安妥沙星的测定*
生物质炭及草炭吸附模拟废水中恩诺沙星特性的研究
变质的肉汤
尿感方清除受感染膀胱上皮细胞胞内尿道致病性大肠杆菌的作用
加替沙星滴眼液治疗急性细菌性结膜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海洋致病性弧菌常见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不同免疫方式对水禽的免疫效果观察
合作
儿肉汤
探讨加替沙星不良反应的特点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