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难点与对策

2018-03-17 09:25李盼盼尹爱飞
时代农机 2018年12期
关键词:现代农业农户农产品

李盼盼,尹爱飞

(重庆房地产职业学院,重庆 400000)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统筹兼顾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扶持小农户”。长期以来,为了实现土地的规模经济效益,我们大力提倡将土地的经营权流转起来,集中到一些家庭农场与种养大户手中,农业企业的发展将得到大力扶持。这些经营主体的建立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部分农民受益,对如何实现现代农业转型升级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然而这种发展思路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农民群体的大多数仍无法享受利好。根据有关部门统计,截止2016 年底,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约有35%实现了有效流转。也就是说农民群体的大多数并没有流转土地,还是自己生产,小农户还是占全国农民的大多数。基于这一现实,我们必须重新思考,怎样使小农户也和现代农业衔接起来,实现全体农民的共同发展、共同富裕;二是受地形气候等条件的限制,我国很多地区难以实现土地大规模生产经营。总体上来说人多地少,土地细碎化比较严重,照抄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的土地规模化经营思路并不可取;三是生产大户与企业手中集中了土地,但同时又不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可能会导致大量农村劳动力闲置,农民为求生计会背井离乡,农村人口将会流失,没有人口资源乡村也难以真正兴旺。虽然城市化过程中,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短期来看是不可避免的,但在未来一段时间,农村人口反向流动,由城市回归农村的现象也会频繁出现。因此,通过扶持小农户发展留住农村人口资源,对防止农村人口过度流失有重要意义。

1 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面临的难点

1.1 农业经营规模小,生产效率低

小农户一般农业生产规模较小,大多以家庭为单位组织生产,单个家庭耕地面积一般不大,且比较分散。受地形及耕地面积的限制,一般无法采用现代化机器设备进行耕作,生产工具与方法比较落后,生产效率很低,农民收入无法提高。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结合其根本目的是实现农民增收,使广大农民的大多数享受现代化农业发展带来的利益。现代农业对农业生产技术、农产品经营能力、农业生产资本整合以及农产品销售信息获取与渠道维护都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如何利用现代农业在生产技术、销售运营、资本整合方面的优势为小农户发展服务是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1.2 小农户缺乏市场竞争优势

由于小农户天生的弱势,农产品的生产与销售存在信息不对称,产品生产具有盲目性,其提供的农产品与市场的需求不匹配,无法灵活应对农产品市场变化,总体抗风险能力差。同时,小农户往往缺少进入市场的渠道,经常由于无法及时销售产品导致滞销,丰产不丰收。再次,小农户农产品销售多数依赖农产品销售的中间商,而中间商为了获得更多利润往往压低农产品价格,当农产品市场不景气时,更容易将市场风险转嫁给小农户,小农户难以获得赢得的利益。此外,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主体的培育一定程度上挤压小农户生存空间,小农户与这些新型经营主体相比不具有竞争优势,生存环境艰难。

1.3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需要为经营主体提供各种服务。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相对滞后,社会化服务从服务水平不高。小农户与种植大户、农业企业等经营主体相比更具有天然弱势,因此更需要国家从有产品销售、加工、信息获得等方面给予支持。目前国家针对小农户的农业技术推广、病虫害防治、农产品质量监管等方面的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对小农户农产品销售信息、渠道、融资等方面的帮助更少。为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融合,需要突破这一瓶颈。

2 促进小农户要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对策

2.1 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

要规避小农户的天然弱势,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是重要途径。农业生产合作社将小农户联系组织起来,有助于实现农业经营和服务的规模经济。基于小农户存在的现实必要性,可实行生产在户服务在社的模式。小农户的生产经营规模可以保持小规模,但在农作物育种、田间管理、产品营销与品牌推广方面可以实行大规模统一进行。同时,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在农业技术推广,产品质量监管与农产品销售渠道维护方面给予支持,提高小农户的抗风险能力。改善小农户落后的农业生产设施,扶持小农户发展乡村生态农业,发展多种多样的小农户产业,提升小农户生产的农产品价值。通过对小农户在生产之前,生产过程当中,生产结束后各环节提供全流程服务,带动小农户逐步与现代农业生产接轨。

2.2 以新型经营主体为引导,带动小农户发展

现代化农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一般由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决定着转型的方向,同时为转型提供示范。但当前我国农村人口的大多数依然是小农户,因此,借鉴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经验,带动小农户的的持续发展是当务之急。其中“合作”是小农户发展的重点,可采用农业生产合作社、土地入股、股份合作、土地托管等多种形式实现小农户生产的适度规模经营,带动小农户实现增收。通过农民增收吸引返乡农民工、大学生等人才在农村就业,为小农户发展提供人力支持。同时,为促进生产大户、家庭农产、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和小农户共享利益,建议优化组织化方式,通过与农产品销售企业签订订单、加强与农业生产企业的合作、农业生产入股等多种形式实现合作共赢。同时,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动力,要大力发展乡村产业,以产业发展带动小农户农民增收。充分挖掘乡村的多种功能,培育发展农村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新业态,让新产业、新业态成为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相衔接的重要支撑。学习新型经营主体对从业人员在技术提升与产品销售方面的经验,加强小农户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小农户的生产经营能力,增强其经营管理能力与管理技术,吸引更多小农户成长为新型职业农民。

2.3 发展农村电商,满足小农户市场对接需求

小农户发展同时需要信息化带动。小农户生产的农产品之所以没有获得应有的价值,除了品质的问题更因为农产品的供给不符合消费者需求。农业供给侧改革需要调节农产品生产供给的品类,使农民生产出的农产品,无论是农产品的质量还是数量均符合消费者的需求,实现农产品供给与需求的有效对接。小农户在把握市场信息方面具有弱势,信息不对称情况更加明显。借助发达的互联网平台,将相对分散的小农户联合起来,优化农业生产要素配置,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与购销信息的获取。大力发展农村电商,更好实现小农户生产与市场需求相对接,打造农产品品牌,提升农产品价值增值能力。

2.4 完善农业金融服务,满足小农户资本需求

持续有效的资金支持是现代农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需求。小农户由于农业承包经营用地规模较小,经济实力较弱,往往难以获得有效的金融支持。同时,小农户在现实生产过程当中,需要一定数量且符合小农户需求的农村金融产品,当前现有的农村金融产品无法满足需求。众所周知,金融服务的获取需要不少成本,小农户经营本就处于弱势,较高的资金取得成本也使得小农户将获得资金支持视为一种奢望。要改变这种现状,需要政府助力农村金融服务组织的组建,并鼓励这些金融组织开发更多符合小农户生产需求、低成本的金融产品,甚至因地制宜的为不同地区的小农户量身定制金融产品,在其他财政政策层面加大向小农户的倾斜力度,激发小农户促进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3 结 语

小农户通常情况下生产经营规模较小,生产效率较低,与其他新型农业生产主体相比缺乏市场竞争力,政府针对小农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较低。这些原因造成小农户与现代化农业发展相衔接面临重重困境。建议在贯彻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优化针对小农户的社会化服务内容,从农产品生产、质量把控、品牌维护、市场推广等诸多方面给予支持;大力发展农民生产合作社,提升小农户市场竞争力;以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为示范,使小农户享受适度经营规模带来的利益;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畅通小农户市场销售渠道;完善农业金融服务,为小农户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猜你喜欢
现代农业农户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现代农业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粮食日 访农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