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S教育视域下高中化学教学创新发展路径

2018-03-18 01:34王玉葵
广西教育·B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STS教育发展路径必要性

王玉葵

【摘 要】本文阐明 STS 教育内涵,分析 STS 教育应用于高中化学的必要性,论述在STS 教育视域下,重视多元 STS 课程开发、巧设 STS 教学情境、探索 STS 多元教学评价、组织小组合作教学、编制 STS 练习题等化学教学新路径。

【关键词】高中化学  STS教育  必要性  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11B-0154-02

长久以来,受传统高中化学理念与方式的束缚,侧重知识传输、忽略学生化学学习体验的化学教学难于激发学生兴趣,难于提高学习积极主动性。随着我国新课改的实施,越来越多的教师尝试新的教育理念与方式,以获得更佳的教学效果。研究发现,STS 教育是科学教育改革中兴起的一种新的科学教育,它在国际上是一种受青睐的新型高效教学法。在化学教学中引进 STS 教育理念和方法,可弥补以往化学教学的一些缺陷,让学生更酣畅淋漓地体验化学学习的趣味,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颇有裨益。

一、STS 教育的内涵

STS 教育也不是新鲜事物、新鲜词汇,STS 是 science(科学),technology(技术),society(社会)的简称,即由三个英文单词 Science,Technology,Society 的首字母缩写组合而成,简称为 STS。STS 教育是一种融合了科学 Science、技术 Technology 和社会 Society 的一种教学法,它除了重视学生科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外,还重视技能训练与提升,重视学生通过学习过程获得足够的情感体验和自我意识,从而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等。

STS 教育具有自身独特性的教学法,它的独特性表现为三点。一是教学目标普遍性。这一教学目标为“强调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目标相结合”,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课本,体验社会。二是教育内容综合性较强。STS 教育强调让学生广泛涉猎和了解社会、经济、科学、农业、环境等各方面知识,取得社会生存技能。三是 STS 教育更加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STS 教育强调,学生之于社会的生活、学习态度必须要在实践中获取,而不能过分依赖教师传输。

二、STS 教育应用于高中化学的必要性

(一)全面提高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需要。核心素养的概念提出以来,更多的高中化学教师开始重视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他们既要促使学生积累化学学科知识与技能,又要关注学生健全人格、社会价值观、化学素养、合作创新素养等的提升。这些核心素养目标与 STS 教育所倡导的一些理念不谋而合,如知识与技能并重、强调情感体验与自我意识觉醒、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价值观形成等。因此,运用 STS 教育对提高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十分必要。

(二)帮助学生树立科学价值观的需要。科学价值观的塑造十分重要,化学作为一门理科课程更担负着培养学生科学价值观的责任。学生除了要掌握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和技能,还要能够对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进行深入思考,对整个化学学科有一个清晰、明了的认识。比如,近几年来,社会上关于毒奶粉、有害添加剂等负面化学新闻层出。通过 STS 教育可使学生打破学科束缚,与社会生活相联系,对化学学科有科学的价值判断,树立科学的学科价值观。可见,STS 教育的渗透,对于学生科学价值观的树立十分必要。

三、STS 教育视域下高中化学教学创新发展路径

(一)重视多元化的 STS 课程开发,拓展学生视野。STS 教育内容的综合性要求化学教师必须有计划、有目的地挖掘多种多样的 STS 课程资源,让学生在丰富的课程资源的学习中感受到化学的无穷乐趣,进而提高自身对社会、经济、科学、环境等的认识。当然,这些课程资源可能不是现成的,它需要教师,甚至师生共同去发现、去挖掘。

究竟哪些类型的化学课程资源值得挖掘与开发呢?首先,强化对日常生活的深度挖掘。化学是一门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学科,日常生活中许多显性的、隐性的、深层的、浅层的、抽象的、具体的资源都可作为化学课堂资源分享给学生。这些资源来源于生活,贴近生活,更能帮助学生加深对生活与化学联系的认识。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中《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甲烷》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搜集甲烷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用途,用 PPT 展示,或用視频播放。如,用 PPT 展示甲烷用作燃气、制作炭黑(颜料、油漆等添加剂)、合成医药化工原料等。其次,挖掘生活周边化学资源。例如,可参观化工厂、研究农村田间地头的肥料等,丰富社会生活实践。

(二)基于 STS 理念巧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STS 教育理念要求教师要为学生创设科学化、趣味化,且具有生成性的课堂情境,以吸引学生兴趣,丰富学生情感体验,实现学生化学素质的提升。简言之,教师要确保课堂情境的互动性、生成性、交互性、自由性与探究性,等等。传统的化学教学法过于僵化、呆板,教师一味地普及化学知识,学生埋头苦听,教学效率低下。学生不仅知识积累不够多,而且能力、素养较难提升。因此,有必要基于 STS 理念巧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在 STS 教育视域下,化学教学情境的创设方式是多元化的,最重要的是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质疑、诱导学生思维、拓展学生视野,促进学生广泛参与化学课堂。基于此,教师可以采用慕课、翻转课堂、多媒体等网络信息技术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励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创新,使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有所提升。另外,教师可带领学生适当外出参观,开展调查活动,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帮助学生认识社会、科技,加深生活理解力。也可以在课堂上引入趣味生动的化学实验演示,让学生一人完成或者合作完成,增强实践体验。还可以就一些与化学相关的真实的社会案例进行分析、研究,以增长见识,多维度提升评估力、判断力、感知力等素质。

(三)探索基于 STS 教育理念的多元多样评价方式。STS 教育倡导教师应更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体验而非单纯的学习结果。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以往单纯的教师评价以及终结性的考试评价已经难以切合 STS 教育的理念,必须采用多元多样的化学教与学的评价方式,才能更加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STS 教育提倡过程性评价和全面多元的多主体评价,这两种评价维度不仅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能促进其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首先,应普及基于 STS 教育理念的过程性评价。关注过程,关注学生真实的学习体验,兼顾学生化学学习的质和量。这种评价方式有利于学生及时反思学习方法和策略,保持优势,转变低效学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过程性评价的实现不一定要通过成绩测验,可以通过学生日常化学课堂表现,也就是说教师可通过日常教学观察,或者单独交流等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态度、进程等。这一评价还可作为教师课堂教学改进的重要依据。其次,多种评价方式综合运用。可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之间互评等多主体教学评价。除此之外,还可使用学习档案评价法。教师可通过学生的社会调查报告、创新实验成果以及设计方案等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激励学生不断反思自我。这样,学生才能逐渐拥有科学的社会意识,乃至树立科学的社会观和人生观。

(四)组织小组合作探究,增强学生化学学习体验。STS 教育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究能力以及创新合作能力等。化学课程是一门生活性与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一些深奥的化学问题不是一人可解决的。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需要恰当地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他们围绕具有一定价值的主题进行自主探究、合作讨论,以丰富学生的化学学习体验。

一般来说,在课堂上可就具体的化学课堂内容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与讨论是一种更为有效的学习方法,符合新课改和 STS 教育倡导的理念。例如,在“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单元的《环境保护》相关内容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围绕“怎么进行环境保护,你能为环境保护做些什么”这一话题进行小组合作探讨。小组合作结束后,每一组选派小组代表将讨论结果进行课堂展示,教师进行系统评价,做出总结,选出最佳小组。这种方式可增强学生竞争意识,也让学生明白合作、探究与竞争的重要性。在课下,教师可组织化学辩论赛,辩论话题要更接近生活。这样学生便能在辩论中学以致用,提升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五)编制多维度的 STS 化学习题,提高核心素养。将 STS 教育渗透于高中化学教学中,不能忽视多维度化学习题的编制。在以往的化学课堂中,教师所编制的化学习题枯燥乏味,学生兴趣低,有的甚至产生反感与厌恶情绪。STS 化学习题的编制是对传统化学习题编制的创新,它让习题的功能不再是局限与单一,而是充满生活气息,完全与社会、科技、经济、环境等接轨,极大丰富学习内容。

编制多维度的 STS 化学习题更有利于发挥化学课堂的教育潜能,让学生掌握更多知识、拥有更宽广的视野和更综合多元的学习技能。在编制 STS 化学习题时,要注重巧妙融合 Science(科学),Technology(技术),Society(社会)等方面的背景知识。重点不在于习题计算结果,而是在于考查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将习题置于一定的实践生活背景下考查。STS 习题要凸显开放性,题型要确保开放性,题目内容也要以开放性为特征。例如,习题内容可涉及工业农业、社会科技、高新能源、高新技术、环境保护等多个维度。题型也要更多地设置思考题、讨论题、开放实验题等。总之,STS 多维度化學习题的设计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提升了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从 STS 教育视域看,高中化学教学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作为高中化学教学的组织和引导者,教师要跟上时代潮流,重视 STS 教育,重视多元 STS 课程开发、巧设 STS 教学情境、探索 STS 多元教学评价、组织小组合作教学、编制 STS 练习题等化学教学的新路径。但教无定法,教师应该在教学实践中更多地探索创新,寻找更实用高效、符合 STS 教育要求的新教学法,以提高效率。

【参考文献】

[1]高雅西.当前哈尔滨市高中化学STS教育教学现状调查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

[2]马珍珠.高中化学中渗透STSE教育的活动建议与案例设计研究[D].郑州:河南大学,2015

[3]赵小娟.基于STS教育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6

[4]何正东.高中化学教学中融合STS教育的策略研究[J].求知导刊,2016(5)

[5]刘欢欢.高中化学教学中融合STS教育的对策[J].学园,2018(6)

(责编 卢建龙)

猜你喜欢
STS教育发展路径必要性
对高中物理教学中STS教育的应用探讨把
STS教育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STS教育理念提升中职计算机专业实训课效益的研究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基于SWOT分析的西安现代物流业发展路径研究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浅论初中化学教学中的STS教育
民间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