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在结核诊断中的应用探讨

2018-03-19 06:47谭珂孙炳奇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沈阳市胸科医院结核病实验室辽宁沈阳110044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8年4期
关键词:涂阳抗酸涂片

谭珂 孙炳奇 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沈阳市胸科医院)结核病实验室 (辽宁 沈阳 110044)

结核属于临床常见疾病,结核分枝杆菌属于主要病原菌,其实验室检测当属诊断结核病及治疗转归比较重要的依据[1]。尽量提高检测水平,促进早诊断与早治疗,是有效控制结核病蔓延的主要方案[2]。细菌培养与涂片镜检是最为主要的实验室诊断方案,从有关研究报告中可以看出,传统培养方式周期过长,检出率较低[3],无法满足临床需求。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主要是利用PCR体外扩增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DNA,是比较重要的一种基因诊断方法,有着特异性好、灵敏度高、污染少等特点[4]。为了进一步探讨结核诊断中应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的价值,本院将收治的120例结核患者进行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共有对象120例纳入,全部是本院收治的结核患者,纳入时间2013年12月~2015年9月。120例患者中男性有73例、女性有47例;年龄20~83岁,平均(57.9±15.4)岁。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完整,根据诊察需要,收集患者痰液、胸腹水、尿液等标本进行处理。

1.2 方法

所有患者标本均进行涂片查找抗酸杆菌,以及结核菌培养、结核分枝杆菌DNA检测等处理,根据涂片结果分为两组,其中涂阳结核30例为涂阳组,涂阴结核90例为涂阴组。针对结核分枝杆菌DNA阳性者再次进行耐药基因测定,涂阳组且结核分枝杆菌DNA阴性则实施非结核分枝杆菌菌种鉴定。

1.3 观察指标

对涂阳组与涂阴组检验结核分枝杆菌DNA阳性率进行记录与对比,同时观察记录结核分枝杆菌DNA阳性中耐药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数据利用SPSS19.0分析,计数资料采取百分比(%)表示与χ2检验,将P<0.05为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2.1 涂阳组与涂阴组结核分枝杆菌DNA阳性率、结核菌培养阳性率比较

涂阳组结核分枝杆菌DNA阳性率、结核菌培养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涂阴组(P<0.05),见表1。

表1. 涂阳组与涂阴组结核分枝杆菌DNA阳性率、结核菌培养阳性率对比(n,%)

2.2 结核分枝杆菌阳性者耐药菌情况

结核分枝杆菌DNA阳性者64例,最终检出耐药7例,耐药率为26.56%,见表2。

表2. 结核分枝杆菌阳性耐药情况分析

3.讨论

结核属于常见疾病,主要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所致,也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最为主要的疾病之一。结核分枝杆菌传染源主要为排菌肺核患者,主要经呼吸道传播,健康人群感染后并不一定发病,但机体免疫力下降后则容易发病。从WHO相关统计报告中可以看出,全球每年结核病发生大约有800~1000万,且每年死于结核病的人次高达300万,是造成患者死亡最为主要的传染病。1993年WHO宣布“全球结核病紧急状态”,将其作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而我国属于结核病疫情最为严重的一个国家,需积极做好预防与治疗。结核诊断方式以结核病原学检测为主,该方法是发现结核分枝杆菌主要途径,方法较多,比如涂片查找抗酸杆菌、结核菌培养、结核分枝杆菌DNA检测等。

本院将收治的120例结核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均接受结核分枝杆菌DNA检测与结核菌培养及涂片查找抗酸杆菌,根据涂片查找抗酸杆菌结果分为两组,涂阳结核为涂阳组,涂阴结核为涂阴组,针对结核分枝杆菌DNA阳性者再次耐药基因测定,涂阳组且结核分枝杆菌DNA阴性则再次实施非结核分枝杆菌菌种鉴定,结果显示涂阳组结核分枝杆菌DNA阳性率、结核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93.33%、86.67%,涂阴组则依次为40.00%、10.00%,涂阳组均显著高于涂阴组(P<0.05);结核分枝杆菌DNA阳性中检出耐药株,包括单耐药和异烟肼利福平双重耐药,例数分别为4例、3例。传统涂片查找抗酸杆菌尽管操作性与及时性等有优势,但敏感性过低,且标本浓度达到10000条/mL才能测得阳性结果,可见特异性较差。近几年,培养法被认为是金标准,有高特异性与敏感性,但4~8周才能获得结果,检验周期过长,而且对于结核与非结核分枝杆菌菌种还要进一步鉴别与诊断。荧光定量PCR技术是利用一对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引物、一条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荧光探针,加上PCR反应液、四种核苷酸单体、耐热DNA聚合酶等,采取PCR扩增法测定结核分枝杆菌DNA水平。这种技术属于重要的基因诊断方法,不仅灵敏度高、特异性良好,而且能定量测定,污染更少,耗时更短,更标准。此外,荧光定量PCR技术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基团,累积监测荧光信号,并监测PCR进程,经CT值、标准缺陷测定样品DNA或者cDNA,这种方式快速、准确,仅需1d便能获得检测结果。加上采取密闭状态下PCR扩增,使得扩增物无污染,减少假阳性结果,使得检查特异性与灵敏度明显提高。荧光定量PCR诊断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与敏感性均较高,比抗酸涂片法更有优势,且和抗酸涂片阳性程度相关性良好,联合诊断能提高阳性菌诊断符合率,为临床诊治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综上所述,结核诊断中应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处理,对结核分枝杆菌DNA有较高的敏感性,检出率高,而且检查时间短,能及时发现耐药等情况,以便为临床治疗用药提供依据。

[1]王雅宁.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结核杆菌临床应用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2,19(9):1404-1406.

[2]周稳兰,陆春芬,朱蔚岗,等.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J].江苏医药,2015,15(23):2874-2875.

[3]邬艳.荧光定量PCR检测痰结核杆菌特异性DNA序列及其临床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6):65-66.

[4]朱明利.荧光定量PCR对血及痰培养物中结核分枝杆菌DNA的检测[J].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2010,37(3):145-148.

猜你喜欢
涂阳抗酸涂片
抗酸分枝杆菌荧光染色与Ziehl-Neelsen法在抗酸分枝杆菌检测中的应用比较
抗酸染色法、细菌培养法和实时荧光PCR法在分枝杆菌检查中的应用比较
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糖尿病患病率调查及其临床特点分析
痰涂片与痰培养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比较
直肠FH检测剩余液涂片用于评估标本取材质量的探讨
卵巢肿瘤病理诊断中冷冻切片结合细胞学涂片的应用分析
临床护理路径在涂阳肺结核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山东省全球基金MDR-TB控制项目实施前后痰培养工作比较研究
两种常用染色方法在性成熟SD大鼠阴道涂片中的比较研究
健康宣教在海南藏族自治区牧区结核病防治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