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质性企业视角下贸易自由化对企业出口与技术进步影响的实证分析

2018-03-19 01:39何春华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2018年18期
关键词:自由化生产率异质性

何春华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 江苏 无锡 214028)

引言

异质性企业国际贸易理论,又称“新新贸易理论”,是继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新贸易的最新国际贸易理论,主要从企业的异质性角度来解释国际贸易问题。2003年,Melitz在《产业内分配和异质性生产率对贸易的影响》著文中,用一个简单清晰的模型,阐释了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企业的异质性。该理论补充了比较优势、要素禀赋理论对国际贸易发生原因的解释。Melitz解释了国际贸易中两个基础性问题:第一,不同的生产率水平如何影响企业出口决策:第二,贸易自由化如何影响产业内资源再配置。在这里,Melitz第一次提出了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构建了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框架。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是最近十年来国际贸易理论研究中最为重要的进展。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深入,国际出口贸易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以企业为核心的国际贸易新格局逐步形成。新新贸易理论中的一个主要的特点就是以企业异质性为国际贸易研究的前提,开创了国际贸易相关研究的新视角,符合当前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本文基于此理论,在经典的Melitz模型上进行了扩展,对异质性企业与贸易自由化、出口与技术进步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

1 异质性企业与贸易自由化及出口

1.1 概念界定

企业异质性具体来说,是指企业在规模、建立年份、资本密集度、所有权、人力资本、组织方式、技术选择等方面特征的差异,综合体现为企业的生产率差异。在本文中,为了简化问题,假设企业的异质性只和企业技术创新研发的单位劳动投入有关。

贸易自由化是指一国对外国商品和服务的进口所采取的限制逐步减少,为进口商品和服务提供贸易优惠待遇的过程并且主张以市场为主导。根据Melitz和Redding的研究,通常来说,当进行的贸易有异质性企业参与时候所得的利润,要比有同质性企业参与所得利润大。并且当考虑到异质性企业的时候,本国和他国进行的贸易衡量指标不能仅仅以总和来衡量,要通过一些微观数据来衡量贸易的变化。

1.2 Melitz模型:企业异质性影响引入

Melitz引入了一个垄断竞争的动态产业一般均衡框架,又将企业生产率差异纳入模型中,理论分析的结果证实只有生产率高的企业会进入出口市场,而生产率低的企业只为国内市场生产,而且贸易的开展会迫使低生产率的企业退出市场,进一步的分析还表明,更多的贸易自由化有利于高生产率企业的发展。Melitz模型作为新新贸易理论的基础,之后很多学者的研究都是在此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扩展研究。Melitz模型解决了生产力水平对企业出口决策的影响作用以及贸易自由化对产业内资源再配置的影响作用这两个基础问题。该模型主要包括消费者偏好和生产技术设定、企业出口决策、贸易自由化对产业内资源配置的影响等部分。

本文所用的模型以Melitz(2003)为基础,使用企业的生产边际成本来表示异质性,并考虑到了市场进入成本。此外,本文假设企业进出口市场和退出市场这一行为是确定可知的。本文的研究即是对新新贸易理论的优化和扩展。

假设两国家是同质的,且他们的生产要素和生产品是单一的,为了简化问题,分析不考虑暂态的均衡,只考虑稳态的均衡。并且存在线性冰山(线性冰山:贸易成本表示运输等贸易成本的一种常用方法,其思想是认为商品在运输途中会像冰块一样融化掉一部分,而不能完整地到达进口国,该融化掉的部分就看作贸易成本),则每达到进口国的1单位产品就会从出口国运出η(η≥1)单位产品。除此之外,企业会破产,并且企业破产的过程服从泊松分布P2(λ)。

对于一般成本的假设如下:企业的常边际生产成本是常数;产品的研发升级需要投入的成本是C1;企业进入国内市场的成本是Cd;企业进入出口市场的成本是Ce。

对于企业生产边际成本的假设如下:企业的生产边际成本是ai,其中,i表示企业i,它的密度分布函数设为f(a)。amax表示a的最大值,当企业的生产边际成本超过这个值的时候,企业的生产率就会低到亏本。本文假设企业自身清楚知道自己的技术水平及科技创新能力,当企业的生产边际成本高于amax时,企业不会进入市场,于是a∈[0,amax]。

假设企业的异质性只和企业技术创新研发的单位劳动投入有关,则有企业i对于创新研发的劳动投入是ai。

1.3 企业异质性与国际市场进入

1.3.1 模型均衡分析:企业进入出口市场

本文从多个角度解释了模型的均衡,并将市场中的企业分成只进入国内市场的d型和只进入出口市场的e型,并且除去了不进入市场的类型。则在这种情况下,d型企业的生产成本主要有C1(产品研发升级投入成本),Cd(进入国内市场的成本)和αi(生产边际成本);e型企业的生产成本除了有 C1、Cd、αi以外,还有Ce(进入出口市场的成本)。

结合标准的Dixit-Stiglitz贸易模型在均衡状态下的一阶条件,可以得到企业的利润:

在式(1)中,w表示员工的工资,p表示产品价格,σ(>1)表示不同产品之间的替代弹性,a为生产的边际劳动投入,q为消费量。

1.3.2 临界值的求解:完全贸易自由化的发生

结合Dixit-Stiglitz贸易模型中企业的标准常替代弹性需求函数,且市场中产品的价格-成本溢价相同[1],则可以把标准常代替需求函数写成:

其中,S是所有产品的总费用,qi是企业i的销售量。将a的密度分布函数带入(2)式,并在两端同时乘以 pi,得到

在企业的破产率服从泊松分布的前提下,企业的利润要足以抵消企业进入出口市场的成本,则有:

其中ρ是贸易自由度。当η趋向于无穷大时,ρ=0,即此时没有贸易发生;当 η=1 时,ρ=1,即此时发生了完全贸易自由化。

1.3.3 市场进入的求解:进入市场的程度

对于进入国内市场和出口市场的企业来说,其期望利润应该等于平均利润,结合Dixit-Stiglitz模型,每个企业的期望利润如下:

其中,m是国家中企业的数量。根据假设,每个企业的预期成本主要包括产品的研发升级投入成本、进入国内市场的成本和进入出口市场的成本,于是,可以得到每个企业的预期成本,再结合企业均衡条件,可以得到下式

由(7)式,在已知f(a)的前提下,就可以求出m的值,即可以确定一国中企业的数量。即:如何如何(异质性),决定进入国际市场中企业的数量。

1.3.4 具体均衡结果的求解:生产成本决定企业进入市场的能力

本文中假设,企业的边际生产成本服从帕累托分布,则可以得到它的累计密度函数如下:

结合(7)和(9),可以得到企业预期成本

将上式代入(5)和(7)中,可以得到:

综上,在此模型中,那些会进入出口市场的小部分企业的边际生产成本小于ae,那些会进入国内市场的边际生产成本基本位于[ae,ad],而不会进入市场的企业一般来说都是边际生产成本高于ad的企业。

1.3.5 模型扩展:贸易自由化有利于提高企业利润

主要对模型分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由贸易化的经济效应进行探讨。

根据Melitz(2003)的研究结果,贸易自由化的程度和企业生产率成正相关,并且具有选择效应和生产再分配效应。选择效应通过降低边际成本临界值将部分竞争力弱的企业排除出市场,生产再分配效应是指将原本生产率低的企业的生产转移到了生产率高的企业那里,从而能够提高企业生产率。

设一国企业的总利润为Γsum,根据间接效用函数和生产者价格指数,可以得到下式,由于随着自由贸易程度的深入ρ和ζ均会增加,由上式可以看出企业的总利润也会随之增加,即说明贸易自由化有利于企业提升利润。

2 异质性企业与技术进步

在这个问题中,依然假设企业是异质性的,并且企业的异质性只和企业技术创新研发的单位劳动投入有关。技术进步对于出口贸易具有重要意义,技术进步与国际贸易二者密切相关,相互促进。新贸易理论将技术进步作为了一个内生变量,在本文中,为了研究异质性企业与出口、技术进步的关系,将借鉴新贸易理论的这种做法[2],也将技术进步作为一个内生变量,研究异质性企业与出口、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

2.1 相关理论

根据马克思的国际价值理论,国际社会的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一个商品的国际价值。一个国家的技术水平提高就可以缩短本国的必要劳动时间,降低本国的商品价值,在进行国际贸易的时候就可以获得利益。从这个角度来看,我国应该大力推动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与生产,提高劳动生产力,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在国际贸易中占据一定的优势。根据西方的绝对优势理论,每个国家都只用本国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即与其他国家的生产相同产品成本低的商品进行交换,那么双方就都可以获利。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国应该发展本国的优势产品,不断提升本国产品的技术水平,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利润空间,在进行国外贸易的时候占据优势。

根据新贸易理论中的技术差距论,如果一个国家的技术很先进,并且可以防止技术被其他国家模仿,那么这个国家的技术优势就可以保持较长时间,如果两个国家的技术水平差距不是很大,那么这两个国家发生贸易的速度就会越快[3]。从这个角度来看,我国拥有领先技术的企业应该继续创新技术水平并保持领先地位,而那些技术水平不够高的企业,要积极努力向国外的高技术企业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科技创新能力,增加自己的国际竞争力。

2.2 模型构建

2.2.1 模型假定

一个国家的企业生产两种产品,一种用于出口,一种投入国内市场,出口产品带来的经济增长就是当期的出口增长。假设,t时期本国投入的资产是A(t),其中,用于出口产品的资产所占的比例是α,则用于供应国内市场产品的资产所占的比例是1-α。在t时期本国投入的劳动力人口是B(t),其中用于生产出口产品的劳动力所占的比例是β,则用于生产供应国内市场产品的劳动力所占的比例是1-β。

本文中,假设忽略折旧费用,根据新古典增长理论,当把技术进步这一因素考虑在内的时候,生产函数是P=(J,EN)。当时间增加的时候E增加,P也随之增加,即认为技术发生了进步。

2.2.2 模型建立

假设出口贸易增长函数如下:

其中,0<α<1,0<β<1,0<α<1,0<b<1。对(13)式两边取对数并对t求导可以得到出口增长率如下:

2.2.3 模型分析

从式(15)中可以看出,出口贸易增长率与资本投入变化率、储蓄率单位资本生产率、劳动投入变化率、技术进步率、劳动人口增长率是成正比的关系,出口贸易增长率随着这六个变量的增加而增加[4]。而直接反映技术进步的有技术进步率,间接反映技术进步的是单位资本生产率,正是这两个因素的存在,可以说明技术进步对于出口增长率的影响是双重的。本文中假设的技术进步率是忽略了国外的技术进步率的前提下,若考虑到国外的技术进步率,则当我国的技术进步水平大于国外时对我国企业的成长发展有利,反之对我国企业的发展不利。

技术进步率的增加有利于我国对于高新技术产品的创新与研发。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产品更新换代的时间不断缩短,各种高新技术产品不断出现,只有掌握最前沿的科学技术,才能在海外市场有足够大的竞争优势,只有不断进行产品的创新升级、更新换代,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

除此之外,科学技术的进步会带动生产设备的升级、生产线的科学流畅化,这样就会使得单位资产生产率提高,这样就可以获得更大的利润,拥有更多的资本[5],这样一来,就又会推动技术进步,如此循环,螺旋式上升,二者相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就可以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我国企业在海外市场中就会有更强的竞争力。

3 结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为我国企业走出国门,进入国外市场提供了政策、经济等方面的有利条件。本文通过建立模型分析得到,那些生产率高的企业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开拓更广大的市场,往往会选择进入出口市场,而那些生产率相对较低的企业一般会选择国内市场,总的来说,生产率和出口市场的规模是成正比的关系。此外,并不是所有的企业在对外贸易的过程中都会获利,只有那些生产率很高的国家,才会在出口市场中获得发展,而那些生产率较低的企业反而会受到挫折。并且随着贸易自由化程度的加深,企业的平均生产力和利润也会随之升高。从本文的分析中,可以得出贸易自由化对于企业的发展是很有利的。此外,通过建立模型分析可以得出,科学技术进步和出口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所以,我国政府应制定相关的法规政策促进贸易自由化的深入,并始终坚持对外开放的策略,同时,大力鼓励企业进行科技创新,对于创新型企业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帮助。从企业角度来说,进行出口贸易时应对自身的情况加以准确的评估,否则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还要广收技术型人才,不断研发新技术,进行企业产品的更新换代,并且要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效率,保持企业的活力,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自由化生产率异质性
Meta分析中的异质性检验
中国城市土地生产率TOP30
18F-FDG PET/CT代谢参数及代谢异质性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异质性债务治理与制度完善
探索实行更高水平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措施
跟踪导练(三)4
融合感知差异的货代和货主选择行为异质性揭示
外资来源地与企业生产率
外资来源地与企业生产率
略谈金融自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