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纺锤形果桑光合特性的研究

2018-03-19 07:58李树海廖方舟杨丽芳胡忠惠
山西农业科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果桑净光合树形

高 扬,李树海,廖方舟,杨丽芳,胡忠惠

(天津市林业果树研究所,天津市果树栽培技术工程中心,天津 300381)

桑(Morusalla L.)属桑科(Moraceae)桑属(Morus L.)落叶乔木[1]。果桑是从桑属植物资源中筛选出的以收获桑椹为目的的栽培品种,具有大果型、颜色鲜艳等突出优点。果桑作为药食同源第3代新兴水果,含有多种营养成分,还含有花青素、有机酸、黄酮类化合物等功能性成分[2],具有清肝明目、增强免疫、抗衰老等药理功能,已被卫生部列入“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名单[3]。

目前,我国果桑选育优质种植资源(品种)已有60余份[4],已逐渐在多个地区进行推广种植,逐步开展了栽培技术[5-9]、引种试验[10-11]、品质分析[12-13]等相关研究,但对果桑丰产树形的光合特性研究较少。光合作用是植物积累同化产物的重要生理过程,与果实品质密切相关,不同树形影响光能利用能力[14]。因此,开展果桑光合特性的研究对于建立丰产树形,方便都市农业观光采摘具有重要意义。

本试验以831A、红果3号及中桑5801等3个果桑品种为试材,开展自由纺锤形树形光合特性研究,以期掌握该树形下光合作用强弱及周期性变化规律,为推广果桑适宜丰产树形提供理论参考。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17年设在天津市林业果树研究所西青果桑示范园,该区位于北纬 39°06′、东经 117°03′。土壤速效氮含量144 mg/kg,有效磷139.3 mg/kg,速效钾528 mg/kg。土壤为潮土,有机质含量30.9 g/kg,pH值7.8,水溶性盐1.5 g/kg[15]。

1.2 材料

供试材料为831A、红果3号和中桑5801,2013年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桑蚕研究所引进。采用自由纺锤形树形,株行距2 m×4 m,南北向种植。定植当年50 cm定干,在主干上培养15个主枝,树高控制在2.5 m。

1.3 方法

1.3.1 取样 每个品种选择生长势相近植株3株,每株选择树冠中部距地面1 m处东、南、西、北4个方位,取叶片大小、生长状况一致的健康叶片进行测定。每个方位测定3片叶,取平均值。

1.3.2 不同果桑品种、不同方位叶片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测定 选择天气晴朗的日子,使用美国CID公司生产的CI-340手持式光合测定系统在8:30—16:30每2 h测定1次,测定指标包括果桑叶片净光合速率(Pn)、光合有效辐射(PAR)。

1.3.3 不同果桑品种净光合速率(Pn)月变化测定

2017年5月选择晴天的10:00进行测定,每7 d测定1次。

1.3.4 不同果桑品种净光合速率(Pn)年变化测定

在果桑生长季节(5—10月),每隔15 d左右,选择天气晴朗的10:00进行测定。

1.3.5 不同品种果桑叶片叶绿素(Chl)含量季节变化测定 使用SPAD-502叶绿素仪测定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每个季节每隔10 d左右,选择树冠中部距地面1 m处东、南、西、北4个方位,每个方位测定5片叶,取平均值。

2 结果与分析

2.1 净光合速率日变化

从图1可以看出,3个果桑品种不同方位叶片显示出相同趋势。8:30时,4个方位中东部叶片净光合速率最高;10:30时,4个方位中东部叶片净光合速率最高,为一天中最高值;南部叶片变化趋势与东部叶片相近;西部叶片净光合速率则在8:30时净光合速率较低,此后开始上升,12:30以后净光合速率维持在较高水平;北部叶片变化趋势与西部叶片相近。

一天中上午东南部叶片接受光照较多,光合作用较强,此时西北部叶片净光合速率较低;下午西部叶片受光多,光合作用较强。因此,培养树形一定要注意树体通风透光,保留合适的枝条数量,才能充分进行光合作用,积累同化产物。

红果3号及831A叶片在晴天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现相同趋势,均在10:30达到最高值,2个品种净光合速率分别为 11.86,11.34 μmol/(m2·s),此后下降,并未观测到明显的“午休”现象。

中桑5801叶片光合日变化曲线为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午休”现象,8:30—10:30,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叶片气孔逐渐打开,10:30时净光合速率达到一天当中的最大值,为15.98 μmol/(m2·s)。随着光照强度的持续增大,部分气孔关闭,在12:30出现最低值,为11.96 μmol/(m2·s),以后随着光照强度的下降,部分关闭的气孔再次打开,净光合速率再度升高,14:30出现第2个峰值,净光合速率为12.28 μmol/(m2·s),但比10:30低,此后净光合速率继续下降。

2.2 不同果桑品种净光合速率(Pn)月变化

试验是在果桑果实生长结果期间进行的,3个品种光合作用呈现相同趋势。由图2可知,每个品种均在5月9日时净光合速率值最高,此时831A、红果3号、中桑5801净光合速率分别为11.72,15.27,15.41μmol/(m2·s),此后开始下降。831A和中桑5801在5月16日时下降至最低,净光合速率分别为10.92,13.21 μmol/(m2·s),此后开始升高;红果3号则在5月24日下降至最低值,为11.54μmol/(m2·s),此后开始回升。3个果桑品种均为先叶后花生长,伴随着果实成熟过程,由生殖生长转入营养生长,叶片逐渐增大,光合能力强弱与叶片生长情况密切相关。3个品种中,中桑5801树势最强,叶片生长速度较快,光合能力最强,831A在果实成熟期间净光合速率最低,叶片生长速度慢。

2.3 不同果桑品种净光合速率(Pn)年变化

光合有效辐射(PAR)能够有效反映出自由纺锤形下不同位置有效光谱能量。从图3可以看出,在果桑生长季节,4月份光合有效辐射最高,为2 070 μmol/(m2·s),此时果桑正处于展叶期,叶片较小、冠层通透性好,因此,有效光合辐射强;伴随着叶片和枝条生长,叶幕和枝条逐渐密集,有效光合辐射不断降低;光合有效辐射整体变化符合太阳辐射年变化规律,辐射通量与太阳高度的正弦成正比,夏季高,冬季低。

从图4可以看出,3个果桑品种在整个生长季节净光合速率表现出相同趋势,在6月达到最高值,此后开始下降,直至落叶。其中,红果3号和831A在9月有所回升,分析原因是因为此时光辐射强度出现上升,导致光合作用增强。5—6月是果桑果实成熟期,需要大量养分,此时叶片光合能力强、效率高;6—9月是果桑的营养生长期,伴随着雨季充沛的降水,叶片维持着较高的光合能力,这对于树体生长、花芽分化具有重要意义;9月以后,气温下降、光合作用减弱,直至落叶。

2.4 不同品种果桑叶片叶绿素(Chl)含量季节变化

SPAD值越高[16-17]表示叶片越健康,光合能力越强。从图5可以看出,3个果桑品种叶片叶绿素含量变化呈现相同趋势,从春季到秋季,叶绿素含量逐渐增加,在秋季达到最大值。其中,红果3号叶绿素含量最高,SPAD值为46.12,其次是中桑5801,SPAD值为39.51,831A叶绿素含量最低,SPAD值为38.58。3个品种叶绿素含量均维持在较高水平,保证了果桑的持续光合能力。

3 结论与讨论

在自由纺锤形树形下,果桑不同方位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现相似变化规律。10:30之前,东南部叶片光合能力强,12:30以后西北部叶片光合作用增强。果桑树形要根据白天光照的变化,打开枝角,保留合适的枝条比例才能更好的利用光能,积累营养。3个品种中只有中桑5801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在12:30出现净光合速率的最低值;由于观测点有限,其余2个品种并未出现“双峰”曲线的最低点。

本研究选择了果桑果实成熟期进行光合作用月变化的观测,结果表明,在果实成熟过程中,对叶片生长速度有减弱影响,生殖生长会抑制营养生长,使叶片光合能力减弱,结果期结束后,叶片生长速度加快,光合作用增强。

3个果桑品种净光合速率年变化呈现相同趋势,这与安连荣等[18]研究的幼苗期桑树光合年变化趋势相似,均在6月份达到最高值,此时叶片已经成熟,光合能力趋于稳定,此后伴随着光合有效辐射的下降,光合作用逐渐减弱,直至落叶。本研究结果还表明,9月份出现了光合强度次高峰,栽培上要充分利用6月和9月,做好树体透光,加强光合作用,为养分积累和花芽分化提供适宜的条件,这样才能保证来年果桑的稳产、丰产。

[1]张欣欣,郭军战,郭冬梅.果桑不同品种生长结实特性比较研究[J].北方园艺,2013(1):21-23.

[2]成根杰.山西桑树资源利用现状及发展模式探讨 [J].山西农业科学,2010,38(10):70-73.

[3]胡在进.果桑资源的研究开发与综合利用 [J].现代农业科技,2013(1):102-103.

[4]唐翠明,罗国庆.果用桑品种育种研究概况 [J].蚕桑通报,2004,35(2):1-5.

[5]曾菊根.果桑栽植与管理技术要点[J].桑蚕茶叶通讯,2010(5):12-13.

[6]田秀铭,田光辉.北方干旱山区果桑栽培技术 [J].北方蚕业,2008,29(4):57-58.

[7]余秀真,张艳玲.果桑的生产管理技术[J].河南农业,2012(11):13.

[8]王彦佰,周建强.果桑密植丰产栽植技术 [J].河南农业,2013(1):11-12.

[9]刘秋萍,吕全明,彭希洪,等.果桑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上海农业科技,2011(1):53-54.

[10]冯雪梅,梁玉文,李阿波,等.宁夏中部干旱带果桑优良品种引进及筛选研究[J].北方园艺,2011(20):22-23.

[11]杨逸文,吕志强.果桑品种引种试验 [J].浙江农业科学,2011(6):1243-1245.

[12]钟石,丁天龙,李有贵,等.新疆药桑桑椹中的主要营养活性成分检测分析[J].蚕业科学,2012(6):1067-1072.

[13]吕银,陈祥平,范小敏,等.几个果桑新品种的桑椹营养组分及含量分析[J].蚕业科学,2015(6):1132-1136.

[14]谢鹏,牛自勉,蔚露,等.树形模式对梨树叶片荧光特性的影响[J].山西农业科学,2016,44(9):1263-1267,1307.

[15]高扬,李树海,杨丽芳,等.不同果桑品种结果初期结实习性与果实品质分析[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6(2):111-113.

[16]陈琴,陈莉敏,郑群英,等.5种牧草叶片上不同部位的SPAD值比较[J].草业科学,2014,31(7):1318-1322.

[17]郭冬各,于翠,李勇,等.桑树品种育71-1的光合特性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4):5693-5699.

[18]安连荣,张洪武,尹家凤,等.桑树光合作用特性的研究[J].蚕业科学,2000(2):115-117.

猜你喜欢
果桑净光合树形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盐边县果桑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苹果高光效树形改造综合配套技术
莱阳茌梨老龄园整形修剪存在问题及树形改造
果桑篱架匍匐式栽培技术
猕猴桃树形培养和修剪技术
休眠季榆叶梅自然开心树形的整形修剪
如何区分总光合与净光合
果桑新品种引种试验及性状分析
Photosynthetic Responses of A New Grapevine Variety‘Xinyu'in Tur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