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青门正骨复位手法加骨牵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90例

2018-03-19 10:48朱怀宇王星全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8年6期
关键词:正骨移位患肢

朱怀宇,程 轴,邵 勇,王星全

(1.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燕青门正骨疗法保护单位,重庆 400010;2.重庆正刚中医骨科医院,重庆 400020)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1-3],股骨粗隆间骨折是指股骨颈基底以下、小转子下缘水平以上的骨折[4],是老年人的常见损伤,患者平均年龄较股骨颈骨折高,老年人的股骨粗隆间骨折常在骨质疏松基础上发生,股骨上端的结构变化对骨折的发生与骨折的固定有较大影响。股骨粗隆间部血运丰富,骨折时出血多,但愈合好,很少有骨不连发生。针对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方法有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中包括手法复位后,患肢“丁”字鞋、皮肤牵引,骨牵引等治疗。手术治疗中包括外固定支架[5]、多枚钉、侧方钉板、髓内钉系统、人工假体置换术等。燕青门正骨手法特点是“稳、准、巧、轻”的手法,对骨折进行整复,既减轻患者的痛苦,又减少了对骨折部位的二次损伤。我院自2010年8月至2016年8月,用燕青门正骨手法复位加骨牵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9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90例,男38例、女52例,年龄49-88岁,受伤时间至就诊时间0.5h~7天。跌伤80例、交通事故车内受伤10例,合并有糖尿病31例、高血压病19例、冠心病20例、老年痴呆5例,骨质疏松85例。骨折类型按Evans分类法[6],Ⅰ型(顺粗隆间无移位型)20例,Ⅱ型(顺粗隆间有移位型)43例,Ⅲ型(顺粗隆间粉碎性)20例,Ⅳ型(逆股骨粗隆粉碎性)7例。

纳入标准:符合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诊断标准[7],无脏器功能障碍,无病理性骨折,闭合性骨折。

排除标准:病理性骨折,开放性骨折、治疗中断者。

2 治疗方法

燕青门正骨手法复位方法(以右髋关节为例)。①患者仰卧位,第1助手站在患者右侧,面向患者下肢方向,将双手放于患者骨盆的髂前上棘固定骨盆。②第2助手站在患者右侧,面向患者头部方向,用的左手扶住患者右侧腘窝及膝关节外侧,右手握住右内踝及后踝。③术者立于患者右侧,右手由内侧握住骨折远端小粗隆部,左手由外侧握住骨折远端大粗隆部。④远端第2助手使患者右下肢屈髋屈膝并外展外旋患肢,然后内收内旋顺势向下牵引右下肢,与此同时,术者右手卡住小粗隆,左手向下推挤大粗隆并内旋患肢,远端第2助手将患肢牵引放平。⑤复位后右下肢置于外展30°中立位,测量双下肢长度是否等长,右下肢无外翻外旋,则正骨手法复位完成。

固定方法。给予患者患肢外展30°、屈髋30°、屈膝20°中立位骨牵引固定,选择股骨髁上骨牵引。用骨牵引相比皮牵引有效牵引力更大,稳固性更好,方便医生管理。①将损伤的下肢布朗牵引支架上;②自髌骨上缘近侧1cm内画一条与股骨垂直的横线,再沿腓骨小头前缘与股骨内髁隆起最高点,各作1条与髌骨上缘横线相交的垂直线,相交的两点作为标志,即克氏针出点;③常规消毒、戴无菌手套,用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皮肤、皮下,接着穿入骨膜,注射入足量麻药;④穿针前应用11号刀片预先再大腿内侧标记点做1个小切口,刺入克氏针,用手摇钻转透至对侧骨皮质,而后敲击针尾使其穿出外侧皮肤标记点,使两侧牵引针外露部分等长。安装牵引弓,再牵引架上进行牵引;⑤牵引重量,成人按体重的1/7或1/8计算,在牵引的一周到两周内经常测量肢体长度或床旁X线检查,争取在一到两周内调整好。

辨证施治。早期(1~2周)外敷燕青门之经验方红肿膏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中期(3~4周)外敷燕青门之经验方青肿膏接骨续筋,后期(4~6周)外敷燕青门之经验方养骨膏,强筋健骨、促进骨折生长。骨牵引完成后,牵引期间结合燕青门下肢锻炼功法,嘱患者做踝、趾关节的主动背伸跖曲活动及股四头肌静力性功能锻炼,骨牵引4周后适当加强患肢膝关节的屈曲活动,防止膝关节僵硬,解除骨牵引后患肢不负重情况下,做屈髋屈膝、外旋、内旋、跪膝等功能锻炼,松解髋关节周围的肌肉。期间每3天换药1次,复位后3、7、14、30、42天摄床旁片复查,根据患者骨折对位对线情况来调整骨折牵引重量、患肢的外展、屈曲的角度。一般牵引重量为4~6kg(根据患者体重来决定),骨折1月后牵引重量维持2~3kg。根据复查DR片骨折骨痂生长的情况, 6~7周可解除骨牵引固定。

3 观察指标

愈合时间为X线片出现骨折线模糊时间,负重时间为解除骨牵引至下床负重行走的天数,并发症髋内翻畸形愈合,肢体短缩、膝关节僵直程度。

4 疗效标准

根据Harris评分[8]。优:髋部外观无畸形,无疼痛,髋关节活动无障碍,肌力无减弱,X线片示骨折愈合,无髋内翻。良:有轻度疼痛,患髋活动略受限,自觉肌力减弱,X线片示骨折基本愈合,颈干角减小但在正常范围。可:活动时疼痛,患髋活动受限,肌力减弱,X线片示骨折基本愈合,颈干角略小于110度。差:患髋活动及行走时疼痛,活动受限,肌力减弱,患肢短缩,X线片示骨折愈合不良,髋内翻。

5 治疗结果

90例均获随访及X片复查,随访时间为13~48个月,平均18月。全部获骨性愈合,无延迟愈合或不愈合,愈合时间4~8周,平均7.6周。后遗留髋内翻(颈干角在115°~125°)6例,其中3例合并肢体短缩(1~1.5cm),6例均属不稳定骨折。年龄在80岁以上,顺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4例,反粗隆间骨折2例。有3例轻度跛行,其余髋、膝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

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90~100分74例,80~89分10例,70~79分4例,低于70分2例。

6 讨 论

由于患者多数为高龄患者,内科疾病较多、病情复杂,对疼痛的耐受性较差,因此在行燕青门正骨手法之前一定要详细询问患者的既往史,仔细进行体格检查以了解基础疾病,进行全面评估。运用燕青门正骨九法的“拨云见日”两手交于胸前,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呈弓步架势,上半身稍向后倾,两人面对面站立。用来矫正骨折的重叠移位。用“猿猴缩身”双掌交叉穿掌,左手在里、右手在外,同时左脚落地,成弓步,左掌变勾手平举驾于左侧,右手抱于胸前,目视患处,用来矫正股骨粗隆的外旋移位。用“虬龙得势”落仆步,右掌抱于左腕,呈仆步抱拳,跟半步震脚,用来矫正骨折的侧方移位。燕青门正骨手法特点“稳、准、巧、轻”的手法,对骨折进行整复,既减轻患者的痛苦,又减少了对骨折部位的二次损伤,为骨折愈合创造有利的条件。复位时曲髋屈膝的角度不宜过大,以免造成近端向前移位,患肢固定于外展30°、屈髋30°、屈膝20°中立位。

无移位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或有移位的股骨粗隆间骨折复位后,以骨牵引外固定患肢制动。早期当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燕青门正骨派损伤方中三七粉、桃仁、红花、川芎、延胡索、舒筋草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中期以接骨续筋为主,燕青门正骨派疗骨方中黄芪、骨碎补、续断杜仲、隔山撬等接骨续筋。后期补益肝肾、强筋壮骨,燕青门燕青门正骨派补骨方中杜仲、白芍、熟地、骨碎补、自然铜、鹿角胶、何首乌等补益肝肾、强筋壮骨。使骨折断端瘀血去、新血生,有利于骨痂的生长,促进骨折的愈合,同时,也可以缩短骨牵引和卧床时间,减少并症,加快髋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猜你喜欢
正骨移位患肢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MDT诊疗模式在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盘前移位中的治疗效果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再生核移位勒让德基函数法求解分数阶微分方程
大型总段船坞建造、移位、定位工艺技术
讲述正骨人的故事
微小移位的B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保守治疗
团队互助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平乐正骨手法源流浅述
岳阳张氏正骨气血理论之以气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