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全植物神经功能不全致眩晕1例

2018-03-19 10:48曾祥红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8年6期
关键词:针灸科甲功植物神经

王 容,黄 佳,曾祥红

(1.重庆市江北区中医院针灸科,重庆 400020;2.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北京 100195)

笔者在临床中遇到1例因全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导致头晕、不能站立迁延半年的患者,经中西医结合辨病辨证治疗而愈,介绍如下。

李某,男,48岁。半年前每于起身站立出现头晕恶心,心慌汗出,自觉发冷,如坐舟车,不能睁眼,行走不稳,经常摔倒,无明显肌力减弱,意识清楚,卧位血压120/80mmHg,当地医院住院查血常规、肝肾功、凝血、心功能、肺功能、脑CT、脑核磁等无明显异常,经扩容、改善微循环、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后头晕未明显好转,仍不能站立。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症状加重,仍于站立起身时发作剧烈头晕恶心,心悸汗出,发冷感,平卧休息后可缓解,肢体力量如常。症见神清,精神矍铄,面色无华,头晕恶心,心慌汗出,周身乏力,平卧休息后可自行缓解,仍不能独立站立,需人搀扶,言语清晰,寐差,舌暗红苔薄黄、脉弦细。实验室检查示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血脂4项、凝血4项、D-二聚体、甲功3项均大致正常。既往于外院检查甲功3项均无异常。测卧位血压120/80mmHg,站立血压80/60mmHg,形体偏瘦,经神经专科查体全身肌力正常,神经反射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体格检查未见异常。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史。考虑为全植物神经调节功能减弱,诊断为全植物神经功能不全、直立性低血压。中医辨证为眩晕(肝阳上亢型)。治以平肝潜阳,养心安神。给予天麻钩藤汤加减。药用天麻30g,钩藤30g,石决明15g,栀子10g,杜仲10g,桑寄生10g,牛膝10g,黄芩10g,夜交藤10g,茯神6g,益母草6g。7剂,日1剂,水煎至200mL,早晚温服。针刺穴选四神聪、太阳、风池、印堂、合谷、行间、侠溪、太溪,患者仰卧,局部常规消毒后,用无锡佳健牌0.30mm×40mm一次性无菌针灸针,平补平泻,得气后接通电针仪,选用连续波,强度以能耐受为宜,留针30min,日1次,7次为一疗程。另晨服甲强龙琥珀酸钠50mg2天,25mg2天,12.5mg2天停。逐渐能借助支持物行走,至7天已基本能自主站立,不能站立过快。自觉精神好转,少有困乏感,治疗期间也仅出现1次摔倒。后续中药结合针灸治疗半个月症状基本消失,坐位及站立位血压平稳,随访2年未复发。

全植物神经功能不全为相对急性起病的整个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的减失,具自限性。全植物神经功能不全由young等[1]最先报告,至今国内外仅报道30余例[2-8]。临床表现为广泛的交感、副交感节前、节后神经功能失调,涉及瞳孔、胃肠道、心血管、膀胱和直肠、泪腺、涎腺、体温调节及性功能等。约40%的患者有脑脊液蛋白含量增高,而细胞数正常。

全植物神经功能不全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多认为与免疫功能障碍有关[9]。其理由为不少病例合并有周围性感觉和运动障碍,脑脊液有蛋白-细胞分离现象。神经活检结果显示结构异常,有髓纤维减少,无髓纤维萎缩和减少,轴索的结构紊乱,属于较典型的炎性脱髓鞘病变。激素治疗有一定效果。

本病虽非疑难杂证,临床上却时有头晕10余年甚至数十年者就诊。本例患者曾予扩血管、改善微循环药物,均无明显疗效,导致病情加重,出现各种并发症。中医辨证治疗,半年痼疾1周治愈。

猜你喜欢
针灸科甲功植物神经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会出现这些征兆
人性化护理干预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负面情绪、生活质量和疾病康复的影响
理气化痰消瘿方联合左旋甲状腺激素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的疗效研究
人性化带教在针灸科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甲功五项在甲状腺功能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甲功正常T2DM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DKD的相关性
无器质性原因的精神神经症状久治不愈时,应考虑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针灸科人性化护理管理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
PBL与传统带教法在针灸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效果评价
针灸科本专业学生的临床带教工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