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中间试验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018-03-19 03:56张洪海
新农业 2018年1期
关键词:生态区株数抗性

张洪海

随着国家对玉米品种审定的改革,绿色通道、各种联合体的出现,再加上审定品种同生态区相邻省份引种备案的出台,各地区、科研单位和种业公司都在玉米中间试验上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正因如此,在试验过程中一些问题随之出现。

1玉米中间试验出现的问题

1.1试验方案中调查项目多杂乱

无论哪种类别的试验,其目的都是对新品种或新组合在产量、适应性、抗性等方面进行种植鉴定,一些调查项目,如第一叶片尖端形状、雄穗一级分枝数等,与产量、抗性等没有直接相关联的调查项目,可委托一两个点进行调查记载,把重点放在能够体现品种组合典型特征、特性、产量、抗性等调查项目上,以简化试验。

1.2试验方案中调查项目重叠

试验方案中调查项目的重叠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同一调查项目的重叠,如“穗行平均数”和“穗行区间”;“果穗着生姿态”和“果穗与茎秆夹角”;“穗柄长度”和“穗柄情况”;“苞叶长度”和“苞叶情况”等的重叠调查记载。另一个是比较试验中,对于一些质量性状如轴色、粒色等;常发病害如大斑病、灰斑病的病级;相对稳定的数量性状如株高、穗行等,一次重复已可体现,没必要进行三次重复的调查记载。

1.3比较试验中小区排列顺序不一致

比较试验中小区排列是随机排列,每次重复的小区排列走向分为平行排列或蛇形排列。这种排列次序不统一,给承试单位在实施方案过程中带来很多不便。

1.4测产数据不规范

收获过程中关于产量折算的相关数据,例如比较试验中有的试验要求测量小区鲜重,有的不要小區鲜重;生产试验中,有的试验要求取样品鲜重15公斤,有的要求取样30公斤;有的试验要求折算样品籽粒标产和小区产量标产,有的要求自然风干产量;有的试验要求收获株数是小区实收株数,有的要求折算成亩株数等,不一而足。

2解决方法

我国幅员辽阔,生态类型区域众多,试验程序和试验类别、组别不同,试验中的调查项目和标准也不可能一致。笔者个人认为,国家和地方农业主管部门,种子管理部门和种子审定部门,协同各科研单位、种业公司的专家学者,根据不同的生态类型区域和不同的试验类别,结合各生态区气候条件、耕作制度、常发病害等,分别制定出相对统一的试验调查项目和细化量化调查标准,是科学、高效组织玉米试验的最佳途径。

猜你喜欢
生态区株数抗性
一个控制超强电离辐射抗性开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我院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感染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优质米水稻品种龙稻18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大都市生态区综合规划思路研究
甲基对硫磷抗性菌的筛选及特性研究
巧解“植树问题”
川西高海拔不同生态区金冠苹果光合特性研究
甜玉米常见病害的抗性鉴定及防治
用于黄瓜白粉病抗性鉴定的InDel标记
春季保护地蔓生四季豆每穴株数与栽培密度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