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音集韵》与《切韵指南》比较研究

2018-03-20 00:45王敏
海外文摘·艺术 2018年23期
关键词:五音体例字母

王敏

(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上海 200030)

《五音集韵》成书于1208年,全称《改并五音集韵》,作者是金代韩道昭。《切韵指南》成书于1336年,全称为《经史正音切韵指南》,作者是元代刘鉴。本篇论文立足与《五音集韵》,以摄为单位,比较《五音集韵》和《切韵指南》在编纂体例、声母、韵母系统的差别。

1 《五音集韵》韵图的还原

《五音集韵》虽然不是韵图,但它却是一部韵图化的韵书。我们大可以根据《五音集韵》将其还原成一部韵图。

其韵图的体例格式为:

(1)“摄”。根据《五音集韵》的入册捡韵术,我们将《五音集韵》分为16摄。这16摄的顺序是“通、江、止、遇、蟹、臻、山、效、果、假、宕、梗、曾、流、深、咸”。

(2)声类。《五音集韵》以三十六字母为顺序“见、溪、群、疑、端、透、定、泥、知、澈、澄、娘、帮、滂、并、明、非、敷、丰、微、精、清、从、心、邪、照、穿、床、审、禅、晓、匣、影、喻、来、日。”三十六字母分五音:唇音、齿音、舌音、牙音、喉音。三十六字母两列二十三行。为什么是二十三行,不是三十六行呢?根据声母的发音方式的不同,发音颤动的为“浊音”,发音不颤动的为“清音”。

(3)韵部。《五音集韵》将《广韵》的206韵合并为160韵。韵图把韵母中韵腹与韵尾是否相同的,归为一韵。每韵选用一个常用的代表字。《五音集韵》韵图又把相同的韵归为一个更大的类“摄”。例如:“通”摄中有韵目:东、董、送、屋、钟、肿、用、烛。

(4)开合等第。开合不同则分图,洪细有别则列等。《五音集韵》没有清楚标明开合,但我们可以根据它的编纂体例以及它依据《广韵》编写,来分辨开合,具体方法见前面叙述。

(5)声调。《五音集韵》韵图中将韵分为平、上、去、入四声。例如:“通”摄中平声韵有“东”,上声韵有“董”,去声韵有“送”,入声韵有“屋”。

综上所述韵图的体例格式为:三十六字母分五音:唇音、齿音、舌音、牙音、喉音。三十六字母分两列二十三行。三十六字母每个清楚地标明出来。对于开合口不同,我们又分列两图,洪细不同,我们分等。为此,我们将《五音集韵》还原为67张韵图。将书中的小韵,按照等第、开合的不同,分列于相应的位置。

2 比较

两部韵图,大大方便了我们的比较。这一章,我们将从两部韵图的编纂体系、声母、韵母体系,系统地比较二者之间的不同。

编纂体例:《五音集韵》共十五卷,一二卷为上平,三四卷为中平,五六卷为下平,共有44韵;七八九卷为上声,共有43韵;十、十一、十二卷为去声,共有47韵;十三十四十五卷为入声韵,共有26韵。将《广韵》的206韵合并为160韵,被合并的韵部大多在合并的韵部下面注明,依据《广韵》注明“同用”、“独用”。《五音集韵》韵图将160韵分成16摄。三十六字母按“见、溪、群、疑、端、透、定、泥、知、澈、澄、娘、帮、滂、并、明、非、敷、丰、微、精、清、从、心、邪、照、穿、床、审、禅、晓、匣、影、喻、来、日”的顺序排列。每一韵分为“平上去入”四等,每一小韵下面有注解,有开合口区别,先列开口,后列合口。《五音集韵》的韵图也是按照这样的特点所做出来的。

刘鉴的《切韵指南》与韩道昭的《五音集韵》互为补充。刘鉴自序:“此书与韩道昭书互为体用。诸韵字音,皆由此韵所出”。自然,《切韵指南》的编纂体例与《五音集韵》相似。《切韵指南》是第一部正式用“摄”做单位的,此前的韵书都用“转”,分为“内转”和“外转”。《切韵指南》将160韵分为16摄,这与《五音集韵》除“梗”、“曾”移位,其他一致。三十六声母顺序也一致。二者都是以牙舌唇齿喉的顺序,这与《韵镜》、《七音略》的唇舌牙齿喉的顺序不同。二者都是等韵图,按平上去入分韵,每韵分四等,明等第,分开合口。可见两部书的关系非常密切。

3 声母体系

3.1 相同点

《五音集韵》韵图沿袭旧韵,三十六字母两列23行,分为牙、舌、唇、齿、喉五音。《切韵指南》三十六两列23行,分五音:见溪群疑是牙音;端透定泥舌头音;知澈澄娘舌上音;帮滂并明重唇音;非敷丰微轻唇音;精清从心邪齿头音;照穿床审禅正齿音;晓匣影喻是喉音;来日半舌半齿音。两部书都是以牙舌唇齿喉的顺序,三十六字母的排列顺序也是一致的,以“见”母为首,以“日”母为尾。

3.2 不同点

《切韵指南》辨清浊:“端见纯清与此知,精随照影及帮非,次清十字审心晓,端透滂敷清彻溪,全浊羣邪澄倂匣,从禅定奉舆床齐,半清半浊彻娘喻,疑日明来共八泥”。《切韵指南》中共分纯清、次清、全浊、半清半浊。《五音集韵》中未指明清浊,但它沿用《广韵》和《集韵》的体例可知,分为全清、次清、全浊、次浊。二者之间的名称有所不同。

4 韵摄体系

上文从《五音集韵》和《切韵指南》的体例和声母体系进行比较,接下来将重点比较二者的韵摄体系。两部韵图都将160韵分为16摄,除“梗”与“更”移位,其他顺序都一致。本文将按照《五音集韵》韵图的韵摄顺序来比较二者之间的异同点。由于韵摄体系的比较过于复杂,这里不一一列举。

5 结语

从编纂体例、声母、韵部系统,按摄的顺序,将《五音集韵》和《切韵指南》的韵图进行比较,发现了以下特点:

(1)《切韵指南》比《五音集韵》合并了更多的韵部。例如“微韵倂入脂韵”、“代韵倂入泰”韵等等。《五音集韵》的合并韵是依据《广韵》来的。《切韵指南》虽然与《五音集韵》互为体用,但在合并韵比《五音集韵》更多,是受《四声等子》的影响。这些合并韵也反映了实际语音的变化。

(2)《切韵指南》出现了大量《五音集韵》中没有的入声韵。例如“止”摄中,《切韵指南》开合口呼出现了入声韵“质”;“遇”摄,《切韵指南》出现了“烛”韵、“屋”韵;统计下来,包括开合口呼,《切韵指南》出现了16个入声韵。这是《五音集韵》没有的。

(3)小韵之间,两书差异不大。只有少数的小韵用字不同。

(4)两书的开合口有区别。《五音集韵》没有标出开合口。它韵图的开合口。依据《广韵》来的。《切韵指南》清楚地标了开合。两书的开合口不同,也反映了语音的变化。

(6)《五音集韵》和《切韵指南》都是一部既来自实际语音,又有沿袭旧制的韵书。它们都是徘徊在实际语音和等韵学之间的,属于过渡性质的韵书。两书既有保守性,也有进步性。

两部韵图的比较,让我们看到语音的发展与演变。两部韵书在等韵学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我们研究等韵学的重要材料。两部韵书也反映了古人的智慧与汉语的博大精深,是我们文化的财富。

猜你喜欢
五音体例字母
“五音戏+”的全生态传承
“五音戏+”的全生态传承
继齐韵往昔,以今声开来——思考自五音戏主奏乐器的演变、本体及延伸
五音戏绪论
猜谜连字母等
字母派对
节日影像志创作实践初探
《诗经学史》书评
论汉代历史叙事模式的确立
百科全书体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