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达莫注射液辅助治疗对老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影响

2018-03-20 02:15黎宗保余靖一高炎超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8年4期
关键词:达莫银杏视网膜

黎宗保 裴 翔 余靖一 高炎超

(海南省农垦三亚医院内分泌科,海南 三亚 57200)

高血糖对视网膜微血管的持续损害是形成老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1〕,也是糖尿病(DM)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严重者可导致失明。因此,研制有效防治DM及其并发症的药物已成为人们的迫切需求。近年来,许多中草药被认为是有效且低毒性的,有许多民间药方被广泛用于传统DM药物的治疗。银杏达莫为中药杏丁叶提取物的主要成分,主要包括银杏黄酮类及萜内酯类等,具有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改善脑动脉及末梢血流量的作用,对老年DR有防治作用〔2〕。本文研究银杏达莫注射液辅助治疗对老年DR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11月海南省农垦三亚医院进行治疗的老年DR患者128例,女43例,男85例,年龄45~87〔平均(63.2±7.3)〕岁,病程1.5~10.5〔平均(4.3±1.3)〕年。DR分期Ⅰ期38例、Ⅱ期29例、Ⅲ期31例、Ⅳ期3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64例。所有患者为单纯性视网膜病变,排除具有严重肝肾功能异常者〔3〕,合并其他影响视力的眼底病变及并发症者。观察组男43例,女21例,平均年龄(65.1±6.2)岁,平均病程(5.1±0.9)年,DR分期Ⅰ期19例,Ⅱ期15例,Ⅲ期15例,Ⅳ期15例;对照组男42例,女22例,平均年龄(66.7±9.2)岁,平均病程(4.2±1.1)年,DR分期Ⅰ期19例,Ⅱ期14例,Ⅲ期16例,Ⅳ期15例。两组年龄、性别构成比、病程及分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降糖治疗,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降糖药二甲双胍或者格列美脲,必要时注射胰岛素,密切关注血糖的变化,严格控制血糖。使空腹血糖(FPG)水平控制在7.0 mmol/L,餐后2 h血糖水平控制在10.0 mmol/L。并对日常饮食做严格的要求,要求低盐、低脂、低蛋白的DM饮食〔4〕。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银杏达莫注射液20 ml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两组治疗疗程均为4 w。治疗前、治疗过程中每2 w进行视力、眼底检查及测定血清中内皮素(ET)的含量,密切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于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估。视力检查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记录治疗前后视力情况。治疗前后利用检眼镜、眼底彩超、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等检查,了解眼底出血、渗出、微血管瘤、水肿等情况;记录治疗前后眼底的改变。两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过程中第2周、第4周采集空腹血,离心分离血清。采用放射性免疫法测定血清中ET的含量。

1.3评价标准 显效:视力明显改善>4行,眼底出血、渗出、微血管瘤、水肿等症状均有所减轻或消失,视网膜毛细血管无灌注区缩小,无血管渗漏;有效:视力改善>2行,眼底出血、渗出、微血管瘤、水肿等症状至少有2项有所减轻或消失,视网膜毛细血管无灌注区缩小,血管渗漏减轻;无效:视力无明显改善,眼底检查各项均无改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显示各项指标均无减轻。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t及χ2检验。

2 结 果

2.1两组治疗前后视力情况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前及治疗2 w后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连续治疗4 w后,观察组视力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视力比较

2.2两组治疗前后血清ET含量比较 两组治疗前ET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2、4 w后血清ET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2。

2.3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对照组显效19例,有效31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78.1%;观察组显效35例,有效2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0.6%;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127,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ET含量比较

3 讨 论

胰岛功能受损和胰岛素抵抗是2型DM发病机制中2个重要的因素〔5〕,严格控制血糖,是DM治疗的基本要求。老年DR是DM代谢紊乱和血管系统损害在视网膜上的反映,治疗上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包括控制饮食和血糖,从而降低DR的发生和进行性发展。老年DR的临床表现为视物模糊,视力下降,持续发病可导致视细胞凋亡,视网膜纤维化而导致永久性失明〔6〕。高血糖使微血管循环障碍,使毛细血管基底增厚〔7〕,在老年DR患者的血清中,发现ET含量显著高于正常者。ET由血管内皮细胞产生,具有很强的收血管作用,生理状态下ET浓度极低,在缺血、缺氧、高凝状态及肾上腺素等作用下,可使前ET原的转录增加,促进ET的合成与释放,其加速老年DR的发展。高糖血症和缺氧使代谢产物堆积,视网膜病变组织及血浆内自由基及过氧化物不能及时清除,致血管痉挛,血管异常收缩、血栓形成及血管增生等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引起视网膜毛细血管内皮损害,导致视网膜血管收缩,视网膜功能下降。有研究发现,慢性低浓度炎症反应也将导致老年DR进一步加重〔8〕。银杏达莫中富含黄酮类物质,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广谱的药理作用和较低毒性,能有效清除自由基、抑制细胞凋亡、显著抗氧化和降血糖作用。同时银杏达莫也含有甾体类化合物,具有清除氧自由基、消炎、免疫调节、调节血脂、抗氧化、抗癌、抗病毒、抗凝血和抗血栓等多种生理功能,在抗菌、镇痛消炎、增强免疫功能和防治心血管疾病等方面有着潜在的优势。本研究表明,使用银杏达莫注射液辅助治疗,连续应用4 w,能显著改善老年DR患者的视力,有效降低DM患者血清ET水平,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与消除组织及血浆自由基、抗氧化作用、扩张微血管,减轻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有关。DR患者视力降低可伴随一定的毛细血管的渗漏,引起黄斑水肿〔9〕,明显影响视力的预后。本研究显示在采用西医常规降糖治疗基础上,使用银杏达莫注射液辅助治疗对DR患者有一定治疗作用,与相关报道结果一致〔10〕。本研究显示采用西医常规降糖治疗基础上配合使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单纯型老年DR,具有扩张微血管,改善视网膜水肿,减少渗出及微动脉瘤,促进出血吸收,改善眼底出血及提高患者视力。

1胡 萍,高永峰,许文俊,等.2型老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血清中TG/HDL比值关系研究〔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3;31(7):831-3.

2修巍威,张耀光,邵 静,等.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老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31):150-1.

3王德功,陈 松,王 昀,等.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ranibizumab辅助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严重增生型老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观察〔J〕.中华眼底病杂志,2014;30(2):136-40.

4张祖海.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单纯型老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8例疗效观察〔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2;34(2):159-60.

5韩改玲,鲁 娜,王翠娟,等.25(OH)D与2型老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程度的相关性〔J〕.山东医药,2013;53(9):34-5.

6韩 姬,王 玲,刘伟仙,等.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对老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力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15;18(5):502-6.

7王加良,张艳丽,梁春娥,等.银杏达莫注射液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肝脏GLP-1表达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16):4606-7.

8唐 灵,刘树娇,陈春莲,等.银杏达莫注射液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脂肪因子水平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4;54(7):43-4.

9郑 志.老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防治:进展、挑战与展望〔J〕.中华眼底病杂志,2012;28(3):209-14.

10胡臣义.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老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5):119-20.

猜你喜欢
达莫银杏视网膜
活化石——银杏
深度学习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疗中的应用
银杏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合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例
高度近视视网膜微循环改变研究进展
银杏达莫联合胞磷胆碱钠治疗脑梗塞的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
球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致视网膜损伤1例
论银杏的栽植
银杏达莫治疗突发性聋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银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