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老年人口腔卫生KAP状况及影响因素

2018-03-20 02:15石晓蕾冀洪海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8年4期
关键词:根面保健知识口腔疾病

石晓蕾 孙 彬 丁 刚 冀洪海 罗 盛 李 伟

(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口腔科,山东 潍坊 262500)

口腔疾病的发生与口腔保健知识及卫生行为密切相关。因此对老年人开展口腔保健知识教育,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对预防和控制口腔疾病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了解潍坊市城市老年人口腔卫生知识、态度、行为(KAP)状况及影响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按照多阶段随机分层抽样的原则抽取样本,首先按经济水平把潍坊市县(市)分为好中差三层,从每层中随机抽取1个县(市),在所抽取的县(市)中分层随机抽取3个城市社区,从每个社区随机抽取60~80名年龄≥60岁的老年人。共582名,平均年龄(65.45±8.31)岁。婚姻状况:未婚18名、已婚412名、离婚54名、丧偶98名;职业:农业工作者21名、事业单位负责人75名、专业技术人员240名、商业、服务业人员65名、离退休及下岗人员158名、其他23名。

1.2调查方法 在街道办事处及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协助下,首先摸清该社区老年人的居住情况,然后由社区工作人员通知老年人到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口腔医学检查和问卷调查,对于个别行动不便的老年人采取入户问卷调查。

1.3调查内容 按照《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设计调查问卷及进行医学检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①个人基本信息: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等。②口腔健康知识:是否了解牙齿健康的标准、牙齿疾病的影响因素等基础知识。③口腔健康态度:是否相信正确的刷牙方式、刷牙时间等行为是保持口腔清洁、预防牙周疾病的有效措施。④口腔健康行为:是否使用含氟牙膏、每日刷牙次数、使用牙签、牙线、漱口等。口腔检查由专业口腔医师,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采用口镜、探针、镊子进行口腔健康情况检查,重点统计多发病:牙列缺损、缺失、根面龋和牙周病的发病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χ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 果

2.1获取口腔保健知识的途径 老年人获取口腔保健知识的途径主要为电视及广播483名,其次为亲戚及朋友386名、宣传栏及宣传手册281名、医务人员245名、报刊和书籍218名、网络184名、其他143名。

2.2老年人口腔卫生知识正确知晓情况 牙齿健康的标准正确知晓162名、龋齿的概念186名、龋齿的危险因素134名、牙周疾病的病因175名、补牙的作用95名、洁牙的作用258名、氟化物防龋104名。

2.3老年人对口腔保健知识和预防措施的态度 92%的老年人认为口腔疾病可以预防和控制,83%认为刷牙是保持口腔清洁的有效手段。牙刷应定期更换68%,刷牙方法和刷牙时间非常重要46%,含氟牙膏能预防龋齿39%,窝沟封闭能预防龋病46%,用牙线或牙签清洁牙间隙67%,应定期到医院检查口腔卫生42%。

2.4口腔卫生行为状况 老年人的口腔卫生保健行为正确参加率比较低,仅有8%的老年人做过窝沟封闭,每天刷牙2次及以上211名、每次刷牙时间2 min左右203名、采用竖刷法165名、牙刷1~3月更换一次212名、选用含氟牙膏125名、饭后漱口278名、做过窝沟封闭45名,正确使用牙线及牙签176名,定期做口腔常规检查(半年)106名。

2.5口腔健康检查结果 老年人的主要口腔卫生问题及其患病率是根面龋(65%)、牙周疾病(70%)、牙齿缺失(77%)等。牙列缺损及牙周疾病仅在60~69岁与≥80岁老年人中差异显著(P<0.05),且随着年龄增加呈增加趋势。见表1。

表1 不同年龄阶段老年人常见口腔疾病的患病率比较〔n(%)〕

与60~69岁比较:1)P<0.05

2.6单因素分析 性别、文化程度、每天刷牙次数、刷牙时间、竖式刷牙、使用含氟牙膏、做过窝沟封闭、做过义齿修复、定期进行口腔常规检是根面龋的影响因素(P<0.01)。见表2。

表2 根面龋患病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n)

2.7根面龋患病的影响因素 以根龋患病与否为因变量(未患病=0,患病=1),以性别(女=0,男=1)、年龄(60~69岁=0、70~79岁=1、≥80岁=2)、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0、初中=1、中专或高中=2、大专及以上=3)、每天刷牙次数(0次=0、1次=1、2次=2、2次以上=3)、持续时间(<1 min=0、1~2 min=1、>2 min=2)、竖式刷牙(否=0、是=1)、含氟牙膏(否=0、是=1)、窝沟封闭(否=0、是=1)、义齿修复(否=0、是=1)、口腔常规检查(否=0、是=1)。10个变量作为自变量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前进法,sle=0.10,sls=0.15),结果显示性别、义齿修复是老年人根面龋的重要危险因素,刷牙次数、竖式刷牙、窝沟封闭、定期常规口腔检查是根面龋的保护性因素。见表3。

表3 根面龋患病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

3 讨 论

本调查结果表明,城市老年人群的口腔疾病问题突出,但老年人对口腔健康知识的正确知晓度较低,口腔保健意识不高,保健行为科学参与率不足。解决老年人口腔卫生问题,重点要加强口腔卫生保健知识的宣传力度,帮助老年人改变不良的口腔卫生习惯。

本调查老年人口腔卫生保健知识知晓率远低于相关研究〔1〕结果。在口腔卫生知识传播途径上电视及广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医务人员、宣传栏及宣传手册并没有起到应有的宣教和指导作用。应加强社区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引导力度,尽量开设老年人喜欢和容易接受的健康宣教,满足老人的口腔卫生知识需求。

刷牙是保持口腔清洁的重要口腔保健方法,是控制牙菌斑、治疗和预防牙病的必要措施。但是如果刷牙方法及刷牙时间不合理,不但达不到清洁牙齿的目的,还可能引起牙龈萎缩和楔状缺损,最终导致牙列缺失、牙周病等。本调查老年人一天刷1次牙的比例略高于郑真真等〔2〕研究结果(52.2%),大多数老年人的口腔卫生保健行为不科学,口腔保健意识较弱。因此,应加强口腔卫生宣教,增强科学的口腔保健意识和行为。

本调查就诊率低的原因,可能与老年人就诊不方便、经济困难、保健意识不强等因素有关。因此,在今后工作中要加大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口腔医疗服务设施和人力资源配置,定期为老年人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有效地控制疾病的发展,减少治疗费用,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戴用义齿后,由于基托后缘伸展过多,过厚或基托后缘与黏膜不贴合,基托与基牙及戮膜之间,卡环与基牙之间均会形成滞留区,使其间唾液流速减慢、流量减少,pH值和供氧条件发生改变,致使致龋菌数量增加,根面患龋率上升〔3〕。因而老年人牙齿缺失后应选择到正规的医院进行高质量的义齿修复术,同时要注意进行正确的义齿佩戴和清洁。

本调查老年人群根面龋患率略高于全国第三次口腔健康状况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63.6%),这可能与高龄老年人所接触的口腔保健知识缺乏、不善于接受新知识和社会活动范围减少等有关〔4〕。因此对老年人口腔病的防治应引起足够的重视,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重点加强高龄老人口腔卫生保健知识宣传和医疗救助,帮助其群树立正确的口腔卫生保健观念,指导他们建立科学的口腔卫生习惯和正确的就医行为,以达到预防老年性口腔疾病、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目的。

1胡 波.老年人口腔卫生保健状况的调查研究〔J〕.现代养生,2014;29(2):237.

2郑真真,周 云.中国老年人的健康行为与口腔健康〔J〕.人口研究,2014;38(2):83-91.

3Pictrokovski J,Azuelos J,Tau S.Oral findings in elderly nursing home Residents in selected countries:oral hygiene conditions and plaque accumulation on denture surfaces〔J〕.J Prosthet Dent,1995;73(2):136-41.

4徐宗盛,郑晓云,亓 峰.口腔卫生宣教和指导对社区老年牙周病患者的影响〔J〕.工企医刊,2013;26(1):13-4.

猜你喜欢
根面保健知识口腔疾病
《口腔疾病防治》被瑞士HINARI 数据库收录
吃饭老塞牙,小心口腔疾病找上门
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女性人工流产术后保健知识掌握情况的影响研究
临床预防干预在口腔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黄芩主要化学成分对口腔疾病作用的研究综述
饮食干预对胃溃疡患者饮食保健知识及疗效的影响
上颌前牙畸形根面沟的分型诊断及治疗效果观察
产褥期妇女保健知识与行为的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
局部用氟在老年人根面龋预防中的应用进展
老年根面龋诊疗指南(讨论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