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老人防病与服药

2018-03-20 09:00
长寿 2018年3期
关键词:方药医者调理

(二)慎药

名著选录

老年偶患微疾,加意调停饮食,就食物中之当病者食之。食亦宜少,使腹常空虚,则络脉易于转运,元气渐复,微邪自退,乃第一要诀。

药不当病,服之每未见害,所以言医易,而医者日益多。殊不知既不当病,便隐然受其累,病家不觉,医者亦不自省。愚谓微病自可勿药有喜,重病则寒凉攻补,又不敢轻试。谚云:“不服药为中医。”于老年尤当。

病有必欲服药者,和平之品甚多,仅可施治。俗见以为气血衰弱,攻与补皆必用人参。愚谓人参不过药中一味耳,非得之则生,弗得则死者,且未必全利而无害,故可已即已。苟审病确切,必不可已,宁谓人参必戒用哉?

凡病必先自己体察,因其所现之证,原其致病之由。自顶至踵,寒热痛痒何如;自朝至暮,起居食息何如;则病情已得,施治亦易。至切脉又后一层事。所以医者在乎问之详,更在病者告之周也。

方药之书,多可充栋,大抵各有所偏,无不自以为是。窃考方书最古者,莫如《内经》,其中所载方药,本属无多,如不寐用半夏秫米汤,鼓胀用鸡矢(屎)醴,试之竟无效,他书可知。总之同一药,而地之所产各殊;同一病,而人之禀气各异。更有同一人、同一病、同一药,而前后施治,有效有不效。乃欲于揣摹仿佛中求其必当,良非易事,方药之所以难于轻信也。(《老老恒言·卷二》)

帮您解读

老年人偶然患有小病,当加倍注意调理饮食,就在食物中选择一些可以抵挡疾病的东西来吃。食物的量也要少,使腹内保持空虚,经络血脉就容易流通转运,元气渐渐恢复,微小的病邪自然会消退,乃头等重要的诀窍。

药物不能抵挡疾病,服了之后也未见到什么害处,所以说医生容易当,因而做医生的人日益增多。却不懂得药物既然不能抵挡疾病,就将隐蔽地受到危害,病人不会察觉,医生也不能自我反省。我认为对付小病也可以不吃药而收到好的效果,重病则面对寒凉攻补之药,亦不可轻易尝试。民间谚语说:“有病不吃药,等于得到了一个中等水平医生的治疗。”这话对老年人来说尤为恰当。

疾病有的必须要服药,性味平和的药品很多,仅仅可以用来施治。世俗之见认为只要是气血衰弱,不论攻法和补法都必须用人参。我认为人参不过是众多药物中的一种,并非得到它就能活命,得不到它就会死亡,况且未必都是有益处而无害处,所以能不用就不用。假定审察病症很准确,必须用它不可,又有谁说人参应当禁用呢?

大凡疾病首先必须自己体察,依据其所表现出来的症候,针对致病的根由,从头顶到脚跟,寒热痛痒等具体症状是怎样的;从早到晚,起居饮食与休息等情况是怎样的。病情已经弄清楚了,进行治疗也比较容易。至于切脉则是后一步的事。因此医生治病在乎问诊很详细,更在乎患者告知病情很全面仔细。

方药一类的书籍,可说多得汗牛充栋,大抵所论各有偏见,没有不自以为是的。我考察方书最古老的,没有比《黄帝内经》更早的了,其中收载的方药,本来就不多,如治疗失眠用半夏秫米汤,治鼓胀用鸡矢(屎)醴,试用之后全都无效,其他方药书也就可想而知了。总而言之,同一种药物,因产地不同而其性能也就各有差异;同一种病,人的先天禀赋之气又互不相同;更有同一个人,同一种病,同一种药物,只因治疗时机的先后不同,便有有效与无效的差别。假若想要在病情仿佛之中加以揣摩而找到必定妥当的治法,实在不是容易的事,所以对于方药书也是难以轻信的。

专家点评

本篇虽以“慎药”为题,其内容却远远超出了此一范畴,实际上涉及养生保健的诸多问题,不过其重点仍在于谨慎服药。作者指出,老人服药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凡能用食疗方法治愈的疾病,当尽量使用调理饮食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不要轻易使用药物。

二是用药必须对症。凡药物都有偏性,有其毒副作用,如果“药不当病”而贸然用之,就会“隐然受其累”。哪怕是人参之类的补药,亦不可滥用,否则同样会带来十分严重的后果。与其乱服药,不如不服药,故有“不服药为中医”之说,意即不乱服药就等于得到了一个中等水平医生的治疗。

三是对历代本草及方药书所载方药疗效,不可轻信,不可随意照搬套用,否则容易误事。

四是注重疾病预防,注重治未病。认为与其用方药治未病,就不如注重起居饮食的调理来防止生病。

五是不可轻信“延年丹药”。倘若轻信虚假宣传而滥服金石丹砂之类的矿物药,非但无益,反而使人易得暴病而早死。

六是劝人高度重视养生保健。

——选自《看得懂用得上的养生经典④》

编后小语:本期向读者摘选《看得懂用得上的养生经典④》中论老人防病与服药的内容,因篇幅有限,我们只刊登部分内容,若需阅读书中全部内容,请购买《看得懂用得上的养生经典》。

猜你喜欢
方药医者调理
脾胃失调该如何调理
医者仁心 恩德如山
医者仁心,谱写浓浓“山水情”
流翔高钙系列肥 我能土壤调理剂
我是医者
非常医者
调理聚合物组合在洗发水中的应用
秋季蛋鸡 抓好调理
中医药治疗骨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高血压中医证候特点及方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