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茶叶种植技艺对现代的启示

2018-03-20 10:48
茶叶通讯 2018年4期
关键词:间作茶树茶园

(炎陵县炎陵文化研究会,湖南 炎陵 412500)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茶叶和人工种植茶树的国家,是茶树的原产地;“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在古代,茶叶最初用于食用或药用,后又发展为一种祭祀品。茶树栽培则可追溯到商周时代,甲骨文的考古研究中发现了有关采茶的记载。而关于饮茶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西汉王褒的《僮约》,唐代陆羽所著的《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和最全面介绍茶的专著。据专业人士统计,自唐代至清代,共编撰茶书98种,其中明清两朝就有66种之多,涉及到茶树的繁殖、间作、覆盖和修剪等方方面面。

古人论茶无疑是件风雅之事,连宋徽宗赵佶也有《大观茶论》的大作,内有“植茶之地,崖必阳,圃必阴”“今圃家植木以资茶之阴”的论述。诚然,古人对茶的论述多在品茶与鉴赏的层面,这些精英们不屑于下等人的栽植农事活动。陆羽的《茶经》堪称圣典,也只留下“凡艺而不实,植而罕茂,法如种瓜,三岁可采”区区数语。

五代之时,韩鄂作《四时纂要》,第一次比较详细地记述了茶叶栽培:“二月中,于树下或北阴之地开坎,圆三尺,深一尺,熟劚(zhu,掘、挖)著粪和土,每坑种六七十颗子,盖土厚一寸强,任生草不得耘。相去二尺种一方,旱即以米泔浇。此物畏日,桑下竹阴地种之皆可。二年外,方可耘治,以小便、稀粪、蚕沙浇壅之,又不可太多,恐根嫩故也。大概宜山中带坡峻,若于平地,即须于两畔深开沟垄泄水,水浸根必死。三年后,每科收茶八两,每亩计二百四十科,计收茶一百二十斤。茶未成开(时),四面不妨种雄麻、黍、穄等。收茶子:熟时,收取子和湿沙土拌,筐笼盛之,穰草盖,不尔即力冻不生,至二月出种之。”《四时纂要》所介绍的是穴播种茶法,涉及到种子保护、耕地选择、施肥、下种、中耕、追肥和收获等多个环节。特别着重谈到了种茶适宜的地方和茶园的排水,“树下或北阴之地”“桑下、竹阴地”“宜山中带坡峻。若于平地即须于两畔深开沟垄泄水,水浸根必死”。这是因为茶树生长需要较高的气温,但又不能长期烈日暴晒,尤其是幼嫩的茶苗,不能经受高温的太阳照射,所以在北阴的地方或者树阴下开穴播种为良。茶树需要充足的水分,但不适宜积水多的土壤,所以低洼平坦排水不畅的平原地区并非茶树的乐园。“宜山中带坡峻”,倾斜缓慢的山地既能迅速排水,又能保持一定的水分。

现代农业技术在古人研究的基础上先进了许多,形成了成熟的茶树栽培学,栽培技艺能从生态学、物理学和化学等多个学科进行诠释,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这样是不是意味着古人的茶树栽培理论就过时无用了呢?非也!古人的茶论在现代茶叶栽培实践中仍有其指导意义。

1 岩石

“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唐·陆羽《茶经》)。高品质的茶历来生长于有岩石的土壤环境中,这与茶叶生长需要的矿物元素有关。土壤是由岩石风化而来,按照土壤形成的来源,大体可分为花岗岩、板页岩、砂岩、砂砾岩、石灰岩、紫色砂页岩、第四纪红色粘土和河流冲击物等类型,后三种不能产生“烂石”“砾壤”的条件,其中紫色砂页岩俗称“见风消”。这里所指烂石、砾的作用,不仅仅表现在疏松土壤中,更重要的是这种土壤具有茶树所特别需要的矿物营养。在自然环境下,植物生长所需的矿物质均来自于土壤,而矿物质营养的有无或者多寡取决于成土的母质。岩石在风化过程中,不断有矿物质溢出,随着时间的变化,这些矿物质会自然流失。茶树对肥料的要求具有多元性,茶树体内含有40多种元素,不管其含量高低,在茶树体内都各有自己特殊的功能,彼此之间不能相互代替,所以在茶园施肥时,要根据茶树对营养元素需求的多元性特点,施足各种必须的矿质元素物质,如果单施氮肥、氮磷肥、甚至氮磷钾肥,则无法保证茶树生长过程对各种元素的需求。

2 阳光

“烨烨灵荈(chuan,老茶树),托根高岗,吸风饮露,负阴向阳”(明·俞政选辑《茶书》),茶树具有耐阴、喜温、喜湿、喜漫射光和喜酸性土壤的生物学特性,具体在光照条件中,有光补偿点低、光饱和点高的特征。正因为茶树喜阳,还须“吸风饮露”,栽植密度不能太大。“产茶处山之,夕阳胜于朝阳,庙后山西向,故称佳。总不如洞山南向,受阳气特专,称仙品”(熊明遇《岕山茶记》),光照强度直接影响着茶叶的产量,也影响着品质的形成。在一定的遮阴条件下,茶叶的氨基酸含量增多,茶多酚会减少,有利于降低绿茶的苦涩味,提高鲜爽度。茶树对紫外线有特殊嗜好,光照中的紫外线可以提高茶汤的色泽和香气,高山受辐射的紫外线较多,因此高山地带的茶叶比平地的茶叶香高。

3 海拔

较高的海拔历来是优质茶生产的先决条件,“千挑万选白云间,铜锅焙炒柴火煎。泥壶醇香增诗趣,瓷瓯碧翠泯忧欢。老聃悟道养雅志,元亮清谈祛俗喧。不经涅槃渡心劫,怎保本源一片鲜”(王心鉴《咏茶叶》)。古人选茶偏好高山茶,他们认为“茶产平地,受土气多,故其质浊,岕茗产于高山,浑是风露清虚之气,故为可尚”。高山地区与平地有着完全不一样的气候。白天,阳光非常充足,气温较高,茶树可以更多地制造营养物质。入夜后,气温迅速降低,呼吸作用明显下降,这样的一升一降利于茶树营养物质积累。高山地区湿度大,山间常常云雾缭绕,这些雾挡住了红外线直射,而紫外线却顺利通过。这样,漫射光增多了,对茶叶中含氮物的形成有好处,也增加了茶叶中如氨基酸、蛋白质、芳香油和维生素等成分的积累。同时,古人认为“高远先阳”利于优质茶形成,“茶宜高山之阴,而喜日阳之早,自北苑凤山南直苦竹园头,东南属张坑头,皆高远先阳处,岁发常早,芽极肥乳,非民间所比;次出壑源岭,高土决地,茶味甲于诸焙。丁谓亦云;‘凤山高不百丈,无危室绝崦,而岗阜环抱,气势柔秀,宜乎嘉植灵卉之所发也。又以建安茶品甲于天下,疑山川至灵之卉,天地始和之气,尽此茶矣。又论石乳出壑岭,断崖缺石之间,盖草木之仙骨’”(宋子安《东溪试茶录序》)。

5 肥力

我国南方广大丘陵和山坡地是茶树的理想生长地,但是茶树对土壤的肥力有要求。宋代赵汝砺的《北苑别录》说,“茶性恶水,宜肥地斜坡阴地走水处”,这里除强调排水外,还着重强调了土地的肥力。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说“芽茶古人谓之雀舌、麦颗,言其至嫩也,今茶之美者其质素良,而所植土又美,则新芽一发便长寸余,其细如针,惟芽长为上品,以其质干土力皆有余故也。如雀舌、麦颗者,极下材耳,乃北人不识,误为品题,予山居有茶论,且作尝茶诗云:谁把嫩香名雀舌?定来北客未曾尝。不知灵草天然异,一夜风吹一寸长”。

6 间作

旧时茶园多为丛栽稀植,行株距大、空隙多,逐渐形成了茶园间作的特点。茶园合理间作,不但可以增加茶园经济效益,而且能够提高土壤资源利用率,改良茶园土壤,增加土壤肥力,改善茶园的生物种群,从而改善茶园生态环境,促进茶树良好的生长发育。但是,茶园的间作是有讲究的,“茶固不宜杂以恶木,惟桂梅辛夷玉兰玫瑰苍松翠竹与之间植,足以撇覆霜雪,掩映秋阳,其下可植芳兰幽菊清芬之物,最忌菜畦相逼,不免渗漉滓厥清真”(明 · 罗禀《茶解》)。间作也是一种通过人工干预,保持茶园良好生态环境的措施。间作的作用一是夏秋干旱高温季节可以防止晒伤茶树,而漫射光有利积累茶叶营养成分;二是茶树吸附功能强大,适当套种桂、梅、兰、菊及桃、李、杏、梅、柿、桔、白果、石榴等花木、果木,尤其是与茶树同花期的花、果木,花粉及花、果香可以为茶树的花、叶吸收,增添独特的花果香。在生产上,茶园间作的种类非常丰富。适宜在幼龄茶园和改造后茶园中间作的主要种类有:绿豆、赤豆、田菁、紫云英、苜蓿、白三叶草和大叶猪屎草等豆科植物,苏丹草、墨西哥玉米、美洲狼尾草和美国词用甜高粱等高光效牧草。在成龄茶园中,间作物以果树为主,如梨、板栗、桃、青梅、葡萄、李、柿、樱桃和大枣等;还可以间作杉木、乌桕、相思树、合欢树、橡胶、泡桐、银杏和桑等经济树种。

7 生态

“野者上、圃者次”(唐·陆羽《茶经》)观点认为,茶园不宜规模经营,茶园应保持纯天然状态。北宋宋子安在《东溪试茶录序》说“堤首七闽,山川特异,峻极回环,势绝如瓯。其阳多银铜,其阴孕铅铁;厥土赤坟,厥植惟茶。会建而上,群峰益秀,迎抱相向,草木丛条。水多黄金,茶生其间,气味殊美;岂非山川重复,土地秀粹之气钟于是,而物得以宜欤?北苑西距建安之洄溪,二十里而近,东至东宫,百里而遥。(姬名有三十六,东宫其一也)。过洄溪、踰东宫,则仅能成饼耳。独北苑连属诸山者最胜,北苑前枕溪流,比涉数里,茶皆气何弇然色浊,味尤薄恶,况其远者乎?亦犹橘过淮为枳也”。宋子安对茶园的生态环境重要性阐述非常全面,得出了“亦犹橘过淮为枳也”的结论。

猜你喜欢
间作茶树茶园
不同间作模式对山苍子光合特性及其栽培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影响
茶树吸收营养物质的特性
茶园飘香
茶园之晨
核桃柴胡间作技术
徐纪英:呼之欲出的“茶树花挂面”
山茶树变身摇钱树
湄潭茶园
茶园观色
枣棉间作系统光合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