掺杂、掺伪的中药饮片鉴别方法研究

2018-03-20 06:17王同申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7期
关键词:中药饮片

王同申

【摘要】 探讨中药饮片中掺杂、掺伪的鉴别方法。鉴别本地区2015年1月~2016年1月市面上常见的中药药材, 观察是否含有掺杂或掺伪的现象, 主要包括地龙、山茱萸、何首乌、西红花等多种正品药材, 通过不同的鉴别方法对中药饮片进行鉴别, 并分析和总结不同鉴别方法准确性。

【关键词】 掺杂;掺伪;中药饮片;鉴别方法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7.113

【Abstract】 This paper investigate the identification methods of doping or adulteration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The common Chinese medicine on the market from January 2015 to January 2016 was identified, to observe whether it contains phenomenon of doping or adulteration, mainly including earthworm, cornus, polygonum multiflorum, saffron and other authentic herbs. The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was identified by different identification methods, and analyze and summarize the accuracy of different identification methods.

【Key words】 Doping; Adulteration;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Identification methods

中藥饮片作为我国传统药物, 在我国使用时间较长, 在疾病治疗和预防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也是我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增长, 药品生产商及供应商为谋取私利, 在中药饮片中出现大量掺杂和掺伪的现象, 严重影响到了中医药的信誉, 对于中医药研究及临床治疗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1]。为此, 本文对本地区2015年1月~2016年1月市面常见中药药材进行鉴别。

1 鉴别方法

1. 1 染色掺伪鉴别 染色掺伪是市面上最为常见的一种掺伪方法, 通常是将外形相似的中药饮片进行染色, 并将其掺入到正品药材中去, 如金钱白花蛇, 通常是在杂蛇幼蛇体涂上白漆或黑漆, 在酒精浸泡过后则会产生脱色的现象, 需要对每条蛇进行检验, 避免产生疏漏, 而正品金钱白花蛇则是黑白色相间, 蛇体背部通常有40个白色环纹。而黄柏则是将其他树木的树皮切成丝, 并采用色素进行染色, 使其呈鲜艳的颜色, 但树皮的折断面无法呈现出黄色, 不能进行分层;而正品的黄柏则主要呈裂片状分层, 在折断面有纤维性, 并呈深黄色[2]。

1. 2 形状掺伪鉴别 一些掺伪、掺杂的中药饮片通常是将不同科、不同属并外形相似的植物药品掺入到正品药材中去, 其中市面上最常见的是何首乌, 通常是将薯蓣科植物块茎掺入到正品何首乌中, 色黑质硬, 而正品何首乌的表面则具有浅黄棕色或是浅红棕色的断面。而地骨皮则是将马鞭草科的植物大青根皮掺杂到正品药材中, 而大青根皮较薄, 薄壁细胞无草酸钙砂晶, 而正品地骨皮中薄壁细胞含有草酸钙砂晶, 并具有淀粉粒[3]。山茱萸通常是采用山楂皮、红枣皮或是苦谏皮等来冒充, 而正品山茱萸主要是山茱萸干燥后的成熟果肉所制成, 为紫红色, 不规则片状或囊状, 味微苦、酸涩、表面皮皱缩。正品完整果实的基部含有果梗痕, 质地柔软[4]。桂枝市面上采用大量苹果嫩枝切成片掺入到桂枝药材中去, 并加入香精, 气味不正, 而正品桂枝则具有特别的香气, 在切面髓部为方形, 微辛, 味甜。

1. 3 同源掺伪鉴别 市面上通常还会在正品药材中掺入相同科属的不同植物饮片, 而这种掺杂的方式难以辨别, 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如草豆蔻, 一般掺杂品为云南豆蔻, 云南豆蔻种子呈锥状、四面体, 背部稍微隆起, 而草豆蔻种子则是圆卵状, 多面体, 一端有种脐, 种脊有纵沟。西红花通常是由同科植物番红花的干燥雄蕊掺杂而成, 番红花呈松散粗线状, 在水中无橙黄色, 并会直线下降, 而正品西红花则为线形, 长度较番红花长, 在水中可见橙黄色, 并可以直线下降[5]。川贝母在市面上通常是由同科植物平贝母掺杂或是直接冒充正品药材, 平贝母外层鳞叶有两瓣, 大小相近, 叶子肥厚, 偶尔会出现一大片稍大抱合, 味苦[6]。正品川贝母也具有两瓣外层鳞叶, 而两瓣叶子的大小差距较大, 通常是大瓣抱紧小瓣。姜半夏则通常是采用同科植物水半夏块茎所冒充, 水半夏的外形呈椭圆和不规则形状, 粉性, 正品的姜半夏为类圆形薄片, 质脆, 呈角质样[7]。

1. 4 重量掺伪鉴别 重量掺伪是将一些其他物品加入到药材中, 如铁丝、胶浆、明矾等, 从而增加药材的重量, 以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例如紫河车的经济价值较高, 且用量较大, 通常市面上会有严重掺杂的现象, 从而增加紫河车的重量, 一般是将新鲜胎盘使之进入胶浆液后进行干燥处理, 在血管中注入有铅粉的血液, 紫河车的重量会明显增加。而正品紫河车较轻, 且质地硬脆[8]。地龙, 由于地龙本品为钜蚓科动物, 通常称为环毛蚓, 广地龙为长条状, 薄片, 全身有环节, 背部为棕褐色或紫灰色, 腹部为浅黄棕色。部分不法商贩在地龙体内注入泥浆, 并进行上岸后支撑, 或是将其他动物, 如牛、羊的肠子切成条状, 并加入黑色泥浆搅拌, 使正品地龙的重量略重, 并在断面中部有泥沙[9]。在地龙检验中, 一些加入泥沙的其质量明显增加, 且部分泥沙占全药品的50%, 从而导致药效下降, 同时也会使患者因泥沙中携带细菌或病菌而引发感染的情况[10]。山茱萸中大部分药材并没有处于种子与果梗, 将山茱萸的果实作为药材, 使药材的重量增加, 而山茱萸的伪品也主要是山葡萄和葡萄为主[11]。

1. 5 浸提后的药品掺伪鉴别 在正品药材中提取有效成分后, 将其掺入到正品药材中去, 这是市面上不法商贩通常的做法, 而浸提过的中药饮片从外观上来看与未提取的并无不同, 但药效丧失。如川芎, 浸提后的川芎味淡、正品川芎的味道浓郁、气香, 味苦;黄连, 浸提后的黄连主要为黄褐色, 并呈不均匀色彩, 纹理不明显, 正品黄连呈红褐色, 味道极苦, 纹理为射状[12]。

2 小结

在中药饮片中掺杂、掺伪等情况在市面上的情况较为多见, 部分商家在正品藥材中都掺入了一些其他物品及伪品, 或是采用同科属的植物, 或是其他动物等, 导致药效丧失, 对临床治疗效果带来了重大影响, 严重威胁到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 因此就要加大对中药饮片的鉴别力度, 确保药品市场的规范化运行。

参考文献

[1] 季亚军. 掺杂、掺伪中药饮片的鉴别.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2, 15(4):220-221.

[2] 夏永严. 鉴别检验常见中药饮片成分掺伪、掺杂研究. 亚太传统医药, 2017, 13(6):41-42.

[3] 郑黎明, 刘华珍. 常见中药饮片掺伪掺杂鉴别及快速检验方法.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7, 33(7):860-861.

[4] 李兵, 张志勇. 几种常见中药饮片掺伪、掺杂鉴别及快速检验. 中国药业, 2010, 19(18):78-79.

[5] 刘玉堂. 中药饮片掺伪的鉴别分析.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5, 2(9):1752-1753.

[6] 李争. 掺杂、掺伪的中药饮片鉴别方法探讨. 北方药学, 2016, 13(4):135.

[7] 周强. 常见中药饮片掺伪的鉴别及快速检验.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17, 5(7):11-12.

[8] 庞晓虎. 常见中药饮片掺伪、掺杂的鉴别与快速检验. 医药卫生(文摘版), 2016(1):00132.

[9] 徐英姿. 常见中药饮片掺伪、掺杂的鉴别与快速检验. 中国医药指南, 2015(36):39-40.

[10] 屈晓燕, 范胜莲. 中药饮片的常见掺伪与鉴别. 中外健康文摘, 2012, 9(11):445-446.

[11] 孟祥松, 施志顺, 李军, 等. 中药材及中药饮片常见掺杂使假方法的识别. 药学研究, 2012, 31(3):158.

[12] 李秀红. 中药饮片掺伪的鉴别技术分析. 光明中医, 2017, 32(13):1881-1882.

[收稿日期:2017-10-27]

猜你喜欢
中药饮片
中药饮片调剂中审方差错情况分析及改进措施
我院2021年门诊草药房有毒中药饮片处方分析
选购中药饮片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当心!38批次中药饮片不合格
使用这些问题中药饮片,当心
通告12批次中药饮片不合格
部分中药饮片厂家不合格率超40%
鉴别中药饮片真伪的重要性及相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