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旧城改造换新颜

2018-03-21 04:58战福君孟凡明
城乡建设 2018年5期
关键词:旧城长春市居民

■ 战福君 孟凡明

高标准改造后的东新路工业文化大道

改造后的二道区老旧小区美如花园

旧城夜景观改造后

细心的人们不难发现,近两年来,长春市旧城区范围内,一场“以群众所想、所盼、所需为导向”的旧城更新改造,正在深刻影响和改变着长春市老城区202万百姓的生活:市政道路破损得到修复、老化管网得到更新、园林绿化得到提升、老旧房屋得到改造—居民生活环境和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6年以来,长春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建设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这一目标,树立以民生为中心的理念,通过旧城改造提升,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基础设施和居住环境问题,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改造工程以强烈的文化意识为引领,提升城市品质,塑造城市形象。如今,一个“本地人幸福、外地人羡慕”的宜居城市更加清晰地呈现在人们眼前。

贴近民生 突出功能十大工程推进旧城改造提升

为彻底解决老城区功能和环境方面的突出问题,2016年,长春市启动了对316个老旧片区、600多条街路和20个商圈的综合改造,并于当年完成了260条街路、6个精品商圈、155个老旧片区的综合改造。2017年,全市本着更加贴近民生、突出功能的原则,通过实施十大工程,加快推进全市旧城改造提升工作,经过全市上下的戮力拼搏,三环路以内的旧城改造提升工作基本完成。

在老旧小区改造工程中,长春市按照“一平、两通、三化、四有”的标准,对161个片区的老旧小区进行综合改造,优先解决道路和地下管网破损陈旧老化问题,基本解决老城区二次供水问题,满足老旧小区居民出行和居住生活的基本需求。

在市政道路改造工程中,对三环以内340条市政道路进行了维护,解决道路破损、硬化不到位、市政设施不完善、排水不畅等问题。

在公用管网改造工程中,对严重影响城市市容环境的电力和通信架空线实施落地或整理规范,全年计划推进架空线落地92公里。

在绿化美化亮化改造提升工程中,对重点街路、历史文化街区、商圈等进行精品绿化改造提升,在主次街路、背街小巷、居民小区、单位庭院补绿增植324公顷。

在交通基础设施改造工程中,拆除三环路以内影响市容环境、城市安全、交通通行的违法建筑50万平方米;打开三环路内符合条件的小区围墙,打通卡脖路、断头路,推进中心城区的巷道建设,提升区域道路微循环能力;施划停车泊位和交通标线,合理设置交通护栏,完善交通标志牌设置;推进停车场建设,缓解中心城区停车难的问题。

在精品街路、精品商圈改造工程中,对人民大街等104条重点街路进行高标准规划设计,以功能修复为主,适度改造提升;对黑水路、华正、永春、车百、一汽四联等14个商圈进行综合改造,营造浓郁的商业氛围。

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修复工程中,继续推进北京大街东地块、西地块和东天街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提升,加快做好新民胡同、长春拖拉机厂等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修复工作。

在城市“窗口”改造工程中,拆除机场高速路沿线非法广告,对机场高速沿线进行高品质绿化;对长春站、西客站市政公用设施进行维护,提升窗口形象。

在环卫设施更新改造中,对三环内的环卫设施进行改造和更换,改造更换公厕235座、果皮箱6000个以及移动式垃圾站189个。

在夹馅棚户区改造工程中,共完成总户数50%以上的棚户区改造工作。据悉,旧城改造工程,除夹馅棚户区和交通站务设施改造外的528个标段,已开工481个,开工率为91%,其他项目也正在按计划推进,大部分已在去年年底之前已经完工。

辽宁路旧城改造后图片(墙体做了保温、外墙进行了粉饰、坑槽路面得到修复)

尊重民意 打造精品让百姓获得更多实惠

长春市旧城改造以人民为中心,以群众感受为导向,“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为人民”的理念始终贯穿于旧城改造提升的全过程,让群众获得更多实惠。

精心设计施工,确保旧改工作多出精品。为高标准、高质量推进改造工作,注重为旧城改造规划设计留出了充裕的时间,邀请了全国36家知名设计单位对旧改区域进行深度规划设计,组织专家组对设计方案进行评审论证,确保设计标准一流。针对群众的顾虑,加强了施工质量的管理,实行全过程的质量监督,工程项目实行铭牌制,质量问题终身负责。高标准设计、高标准施工,确保旧城改造项目多出精品。

同时,促动社会广泛参与,确保旧改工作赢得民心。在旧城改造整个过程中,增加了公众参与的环节。改什么、怎么改,在规划设计前街道和社区都征求改造区域内居民和单位的意见,规划设计方案完成后,再次征求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南关区等城区还组织社区居民参与施工的管理,对材料的使用和工程质量进行监督,让群众把旧城改造当成自己的事,发自内心地拥护和支持旧城改造。

“没想到停车位真按我们的想法设计了,以后建设好了,不仅出行方便,车位也变多了。”在绿园区春城街道二期旧城改造第三标段的施工现场,吉林省二建小区的居民们看着重新规划的停车位图纸,称赞不已,自己提出的建议得到“旧改”工作人员的重视,心中更是别样温暖。吉林省二建小区原本没有规范的停车泊位,二期“旧改”工作开始进行规划,在每栋楼车库的一侧设计6个停车位。但由于规划的车位北侧就是车库,车辆出入很不方便。施工方接受了居民的合理化建议,重新勘查和施划,比原来的规划增多了37个停车泊位,更方便了居民生活。

这是长春市在旧城改造中倾听民意、尊重民意的一个缩影。其实,诸如此类的实例不胜枚举。有居民反映楼前人行道设计有问题,不应使用小边石,充分论证后重新设计成大边石;有居民反映停车场油漆路面铺到了墙边,易造成安全隐患,后改用绿化带隔离停车场,消除居民顾虑;还有居民反映楼前都是停车位、绿化少,便增设绿化带,既保证停车位的数量,又增加了绿化……以百姓需求为导向的做法赢得了居民的满意和认可,改造工作得到群众的广泛支持和拥护。

面貌一新 品质提升居民生活环境大改善

从道路、商圈的提升到园林绿化的精品建设,再到历史文化街区的打造;从城市立面环境设计到老旧小区的综合改造,再到交通疏导……旧城改造让全市旧貌换新颜,一个天更蓝、地更绿、水更净、生活更舒适的“品质之城”新画卷日益展现。

说起上海路,老长春人对这条布满历史记忆的街路都较为熟稔。上海路位于长春市中心城区,建成于上世纪20年代,解放后改称“上海路”,并沿用至今。昔日的上海路繁华喧闹,今日的上海路依然店铺林立。作为火车站前老城商埠的历史文脉,被列为旧城改造的重点街区,以长春传统建筑砖红色系为基调,打造老长春风情建筑特色,使怀旧风格与现代风格相融合,体现历史连续感。

今年70岁的李墨茹阿姨告诉我们,最近一段时间上海路进行了街路修缮改造,重新铺了地砖和马路牙子,沿路楼面也重新铺了立面,现在风格统一了,看起来顺眼了不少。

“我在上海路这一带生活50多年了,这条老街融入了我全部的人生和印记。以前这条街上的景象破乱不堪,地上的路砖损毁严重,台阶也没有几块是完整的,电线杆有的已经倾斜,随时存在危险,很多商铺占道经营,平日里下楼买点儿啥都不方便。改造之后,我们的生活方便多了。”

朝阳区进义和路与长庆街交会处的朝阳区邮电小区,焕然一新的楼宇让人眼前一亮。昔日有多处违建、杂乱不堪的小区,变成了风景秀丽的绿化带小庭院。

时值正午,走进义和路邮电小区,一派美景映入眼帘。错落有致的果树林立在院落里,刚刚吐绿的草地上洒满阳光,崭新的凉亭旁边摆放的几张方桌、几个小凳静静等待着家人,青石板路延伸至院落深处……小区四栋居民单辉对我们讲:“邮电小区改造前后的景象大相径庭。虽然春季乍暖还凉,但现在走在小区里,心里总有一股暖流,小区里的美景总会让我感叹生活的安逸美好。”

旧城改造产生的很多变化就发生在居民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可以在家洗澡洗衣服、正常用水,不用再常年忍受下水道的反味儿了;粉饰后的楼道干净、整洁、美观,原来乱糟糟的管线“隐身”了;更换了管道井门、单元防盗门,防止外来人员随意出入;设置公告栏,广告单不会再随意张贴影响小区面貌;私圈乱建得到整治,重新规划后停车泊位大大增加;安装座椅设施和健身器材,拓展户外活动空间,老人锻炼、孩子玩耍有了好去处……这些实实在在的变化,使老旧小区居民生活环境得到大幅改善,幸福指数明显提升。

长春市开展的旧城改造,某些方面比建一座新城还要复杂。改造既重“面子”、更重“里子”,既立足当前、更放眼长远,将文化元素贯穿改造的全过程。按照功能将旧城各区域分为居住区、商业区、商务行政办公区、历史文化街区、城市其他公共空间五大类,对旧城中重点整治的街路及区域,从建筑、绿化景观、静态停车、广告牌匾、灯光照明、市政公用管线、街路七个方面进行详细规划设计,显示城市的文化魅力,放大城市的特色形象,塑造简约、雅致、规范、宜人的城市形象。如对百年大马路、长春新民胡同等承载历史文化的街路、建筑、区域等进行保护性的修缮和整治,并增添现代化元素,使其与改造提升后的长春整体风貌融为一体,进一步彰显生机和活力。

为使改造后的老旧小区更具魅力和实现长效管理,很多社区正在积极谋划社区建设与旧城改造的有机结合,为社区注入特色文化元素,打造自己的独特品牌。走进长春经开区临河街道泰山社区,入眼是丰富的“安全”元素:30幅小漫画生动地向人们展示了各种交通不文明行为;沿路前行,右手边是沿绿化带设置的30个常用交通指示标识,中间设有交通安全宣传栏,宣传《长春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再往前,老年人跌倒预防、常用安全知识、消防安全、居民集中供热安全等各种主题的安全宣传应有尽有,更涵盖漫画、雕塑、石刻、展板、景观墙等各种形式,从南到北,形成一条以“安全”为主题的景观带。泰山社区创造性开展安全社区建设,设立了七个安全文化景观,彰显人文理念,为旧城改造赋予了“灵魂”,丰富了居民精神文化生活。

家住经开六区的吴女士说:“小区里的私搭乱建都拆了,环境好了,停车也方便多了。能修这么好,我们都没想到。现在晚上陪着老人遛弯儿、领孩子玩儿都舒心!这可真是给我们办了件大好事儿!”

编筐编篓,贵在收口。据悉,下一步,长春市将按照“政府统领,企业运作”的原则,以高度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善始善终地推进旧城改造各项工作,重点把控好二期工程的设计管理、质量管理等重点环节,真正把长春市旧城改造工程打造成为精品工程、民心工程和民生工程,为推动长春城市建设乃至建设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树立丰碑。

猜你喜欢
旧城长春市居民
登泰山
石器时代的居民
浅谈旧城更新中建筑立面整治的策略与意义
秋日忆绍兴
文化九台 幸福绽放
——长春市九台区首届全民艺术节
中国城市新旧城空间规划的历史经验
基于CiteSpace的旧城改造研究热点分析
高台居民
拾荒助学子 温暖众少年长春市
长春市吉航汽车维修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