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理念视域下养老服务结构供给侧改革探析

2018-03-21 09:25李金娟
北方经济 2018年2期
关键词:新发展理念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

李金娟

摘 要:发展问题的落脚点在于发展理念以及人的发展问题。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的语境中,養老服务业作为近年来伴随人口老龄化兴起的一种新型业态,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养老服务事业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社会保障事业,牵扯着我国2亿多老年人群的福祉及其家庭的和谐稳定,迫切需要研究者在新时代不断开拓理论研究视野,从理论层面推动我国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改革。

关键词:新发展理念 人口老龄化 养老服务 供给侧改革

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推动养老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改革,是对应对人口老龄化现实难题的理论回应,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一、新发展理念的理论内涵及内在逻辑

“发展的本质是经济的发展和由此引致的社会进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于中国实践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思想新理念新方略: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从而形成了系统发展、全面发展、全方位发展和全过程发展的思想。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强调“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对科学发展观在理论层次上的进一步完善,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关于我国发展方向、发展道路、发展方式思想智慧的凝练,是引领当前各项工作发展的新理念。不久前召开的党的十九大会议,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在新的时代发展背景下,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代表的党中央通过对五大发展理念的深刻阐释,生动诠释了我国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和大众化的具体路径。“创新”源自“日新”的观念,“日新之谓盛德”,创新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推动一切事物变化发展的思想源泉。创新需要基于实践,在实践中推动创新;“协调”新时代,城乡区域之间的不平衡、公共服务不均等、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需要发动全社会的力量来创新社会治理,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绿色”,美丽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有赖于人与自身、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开放”,全球化社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我国将进一步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为世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经验;“共享”,在新时代,“互联网+”迅猛发展,网络社会城乡居民利益诉求与表达方式发生了极大变化,在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应运用新的方式进一步促进人人共建、人人参与。

总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成果,是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思想武器。

二、养老服务供给问题是当前主要社会矛盾之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当前急速发展的老龄化形势下,我国老龄化人口逐年增多,养老服务保障事业的发展涉及到数以亿计的老年人及其家庭成员的福祉,是新时期迫切需要完善、解决的重要民生问题。如何有效应对当前老龄化问题,需要我们在切准老年人真实需求的基础上把握其发展变化的动态特征。

当前,从总体上看,我国居民养老需求呈现以下特征:

一是养老需求总量提升。2013年底,我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突破2亿;截至2015年底,我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22亿,约占到总人口的16.1%,65周岁以上老年人1.43亿,已逾我国总人口的10%。据有关部门预测,到205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达到35%。规模如此庞大的老年人口对于生活照顾、长期护理等方面的需求也日益增长。与此同时,伴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核心家庭照护功能弱化,老年人对休闲娱乐、精神慰藉等方面的服务需求也将有所提升。

二是城乡居民对于养老服务的需求日益多元化。一方面,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老年人的消费理念、生活方式也在发生变化。近年来生态养老、旅游养老等新兴业态的兴起表明,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在养老需求方面有了新的生长点。另一方面,微信、微博等社交新媒体的应用及对老年群体的广泛渗透,使得“互联网+”与养老服务业的联系更为紧密,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也在信息技术变革的推动下具有了多层次、多选择的可能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指出,解决好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以目前的养老服务市场供给来看,还远远滞后于老年人群的养老服务需求。作为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之一,迫切需要创新养老服务供给模式、提升养老服务质量,以满足我国急速增多的老龄人口多元化的养老需求进而解决这一主要矛盾。

三、运用新发展理念推进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以人为本,推进医养结合发展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最高价值。作为人类生命周期中的较晚阶段,老年阶段是作为个体所不能回避的重要生命境遇,尤其需要多方位的养老照护。医疗与养老,是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的核心内容。围绕“医养融合”所展开的养老服务体系,是以老年人为服务对象,为其提供专业化的上门护理、医疗保健、日间照料、社区托老、志愿者互助以及计算机云平台的智能信息等多种服务产品集群的一种服务模式。

医养结合的有机融合作为人文关怀精神的一种现实延展,不仅能够切实提升老年人身心健康、安抚老年人情绪,从而减轻家庭照护负担;还能够减小社会安全隐患,获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在健康中国战略的背景下,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是我国养老服务模式的具体创新,也是未来我国养老服务领域重点发展的新型养老服务模式。

(二)以创新为引擎,促进养老服务人才专业化建设

创新是一个复合型动力机制,“它包含技术创新、科学创新、组织制度创新、文化观念创新等多个层面的内容”。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而无论是居家养老,还是社区养老与机构养老,人力资源是支撑其长远发展的重要因素。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完善不仅有赖于国家政策的不断完善、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养老市场的充分发育,更有赖于老龄服务队伍专业性的不断提升。

实施创新发展,关键在人,就是要把人作为决定发展的第一内生因素;推动创新发展,就是要把目光从物的因素投向人的因素、从注重物质资本转向投资人力资本。没有对人的聚焦,没有充分调动人的因素和激发人的活力,既不可能实现从要素和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动能转换,也不能够有效缓解我国当前养老护理人才严重不足的现实困境。值得关注的是,鉴于老年长期照护服务的内容已经从早期的简单生活照顾发展成为生活照顾、医疗护理、康复护理和心理护理全方面的服务体系,当前养老服务工作对于从业人员的要求也更高、更加富有挑战性。可以说,养老服务领域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尤其是养老护理员的教育与培训,关乎养老服务事业的兴衰以及老年人晚年生命质量的优劣。发展职业技能培训,培养养老服务人才,是解决养老结构性矛盾的重要路径。

从现状来看,当前养老护理员的培训主要是以长时程的学历教育为主,短时程的社区教育为辅。目前,我国城市社区中直接从事居家护理的服务公司和组织还不多,专业服务人员严重短缺。以北京市为例,现有的28个高职院校中只有5个院校设置了养老服务专业,每年招生人数仅为250-300人,加之毕业生在初次就业后存在较高流失率,因而单纯依靠院校职业培训还远不能满足社会养老服务巨大而迫切的需求。由此可见,在养老服务人才的教育与培养上,未来在加速发展学历教育用来提供系统性知识与技能训练的同时,尤其不能忽视社区教育也即短期培训的发展。理想的状态是通过学历教育与社区教育相结合、线上线下相辅的培训路径形成涵盖不同层次的专业养老人才资源网络(包括护理员以及管理人员等等),为积极老龄化和健康老龄化提供强而有力的人才软资源配置。

(三)协调各方力量,培育养老服务市场

如前文所述,当前我国老龄事业的发展还滞后于我国居民養老服务需求,养老服务市场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旧突出,需要我们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促进养老服务市场的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新时期,应对日益严峻的老龄化形势,首先需要政府做好顶层设计,从政策层面给予养老服务事业以制度保障,按照普惠和特惠相结合、一般性制度和专项制度相结合的原则,既要托底保障又要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逐步完善为老服务的各项公共福利政策;其次,在“互联网+”的语境中,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和特征也更加复杂,既受到城镇化、工业化等社会结构转型的影响,也与个人的原子化、家庭的小型化相伴随。因而,在新的社会背景下,需要社会、企业、家庭以及个人互联互动,凝聚形成为老服务的新合力,实现社会治理共建共享共治的新格局。

参考文献:

[1]杨继瑞.新发展理念的经济学解析和思考——基于社会主义基本规律的视角[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7,(2).

[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A].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3]郗戈.现代性的矛盾与超越——马克思现代性思想与当代社会发展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作者单位: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

责任编辑:代建明

猜你喜欢
新发展理念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
试论新发展理念下的创新型政府建设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
深刻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韩媒:抓住中国“供给侧改革”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