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武荣 海丝源头

2018-03-21 09:38黄玮
海峡摄影时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城隍庙闽南古城

黄玮

丰州,闽南发祥之古地也。前瞰晋水,清源紫帽屏列;后枕葵山,九日莲花诸峰翊戴。曾为闽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闻名遐迩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闽南文化”的发祥地,泉州市历史文化名镇之一。在历史的长河中,丰州古镇发展浮沉过,但深厚的文化积淀一直支撑着其不断前行。

丰州镇位于福建省南安市东部,自三国东吴永安三年(公元260年)作为闽南首置的东安县治起,丰州迄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历代人文荟萃,英才辈出,如南北朝时印度高僧拘那罗陀曾来九日山延福寺译经,唐代宰相姜公辅和名士秦系均在九日山寓居多年,还有宋末元初闽南黄氏燕山始祖答喇真、近代创办华侨中学的爱国华侨黄怡瓶等杰出人物。

“先有丰州,后有泉州”。丰州历史上长期作为郡、县治所,曾是闽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闻名遐迩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目前丰州镇已逐步形成了九日山名胜古迹观光旅游区,莲花峰石亭寺、陀罗尼经幢、延福寺宗教朝圣旅游区和丰州江滨生态园城乡周末休闲度假旅游区等三大特色景区,有较好的旅游开发基础。

民国时期,住房多数为土木结构和砖石木结构的汉式大厝,有古县城特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住房建设保留传统风貌,增加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楼房。上世纪80年代末,镇区人均住房12平方米。

旧时的丰州古城四周城墙环绕,分设四个古城门:北面的拱华门、南面的武荣门、西面的丰乐门和东面的富春门。

古城内分布有诸多具有较高文史研究价值的祖祠、庙宇等古建筑,其中,有元代始建的黄氏家庙、南宋时期的帝君宫、北宋的南邑城隍庙,以及丰州书院、长寿宫、柯氏祖祠、长寿宫、上帝公宫、陈氏祖祠、化候宫。

穿梭在丰州古城,还能碰见许多古香古色的小街巷。其中,南门街是古城里最出名的一条古街,还有燕山境路南段、中巷路、井头巷、鼓楼西路、东门巷(街巷名称待考)和南北向富春境路(街巷名称待考)、桥头路、燕山路、燕山境路、东环路、县后街、西门街、影剧院后巷(街巷名城待考)、井源巷、十字街和东西向富春境路(街巷名称待考)等,共同串联起古城一带的历史风貌和人文景观。

在靠近古时城门富春门的南邑城隍庙,庙中供奉的神像悉如旧制,精雕细琢,栩栩如生。在谧静的午后,主殿里还回旋着令人心静的曲子。

据旧《南安县志》所载,城隍庙为宋时建。如今庙宇林立,虽是从1998年陆续翻新而成,但店内仍有许多原先的石柱、碑记保存下来。城隍庙恢复后,每年的农历五月十一和冬至,城隍庙很是热闹,有唱戏、祭祀等活动。

城隍庙是中国很具特殊的一种建筑物,在古代甚至是京、州、府、县建制的配套设施。城隍庙起源于人们对城墙和城壕的自然崇拜,后来对自然神的崇拜逐渐演变为对人鬼的崇拜。在古人眼里,城隍庙是城隍爷居住、办公的地方,人们把城隍爷视为神鬼世界中的城主(县官),认为一座城须有一位城隍爷,才能厘清冥界事务,安抚幽魂。古丰州曾是郡治所在地,所以如今在丰州镇丰州村内,依然保存着一座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年)的南邑城隍庙。该城隍庙建筑规制与古之县署相似,由仪门、公廨、大堂、后堂组成,为四进结构,规模宏大。

宋代南邑城隍庙是在原唐建的东岳行宫故址上重建而成的,“唐代武荣洲共有2座城隍庙,一座在今长汀县内,称为北城隍;丰州村的东岳行宫,称为南城隍。南城隍的规模远大于北城隍。”

南邑城隍庙的仪门一入,一副楹联便映入眼帘——“到此地回头缓了,入是非把念省些”,据说此联是提醒世人,若在世上为非作歹,那么进了这个门一切都来不及了。来到南邑城隍庙的大堂(亦称公堂),只见城隍爷端坐于殿中间,神态威严。左右侍立着文武判官以及千里眼、顺风耳。顶上悬挂着“感应”的金字匾额。殿中建筑构成“同”字形,在回廊中还有木雕和泥塑的大小神像200多尊。大堂和后堂由东西厅和护厝环护,在上述主轴建筑西侧,还有“三清坛”“星君堂”“功德堂”等附属建筑。

据老一辈人说,自宋建庙以来,古代丰州历任新官到任,都遵照祀典择日入城隍庙参拜,巡视庙宇。1998年,南邑城隍庙重建,在动工过程中清理出了五方珍贵的明代石碑记,其中有明弘治七年(1494年)、明嘉靖五年(1526年)的重建碑记两方;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明隆庆四年(1570年)、明天启三年(1623年)的重修碑记三方。如今这五方石碑记嵌在庙里东、西两厢的壁上,它们都具有非凡的文史研究价值。

自宋代以后,各地城隍爷便纷纷被人格化了,很多殉国而死的忠烈被地方封为城隍爷,有的城市则是把名人名流推为城隍爷。如苏州的城隍爷是春申君,杭州的城隍爷是文天祥,郑州的城隍爷是纪信等。不过,丰州南邑城隍庙却没有将城隍爺具体拟人化,他依然有着一副神秘的面孔。

穿过一条小巷,来到丰州中心小学后面的丰州书院。这里是南安曾经的县衙,清朝光绪年间改名为丰州书院,保留至今,是以前官办的造士养士之优良场所。这座书院,是传统的闽南建筑,红砖燕尾以及房梁上精美的图案。书院因年久风化,2005年课堂倒塌,2006年,由华侨捐资重建。

自1949年以来,丰州有两次较大规模的文物调查活动,一是“文化大革命”前,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考古工作进行的“晋江上游丰州地区考古调查”,但这次调查主要是丰州古城周边的历史氛围,较少涉猎古城情况;二是1980年,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进行的“南安丰州专题调查”。

2014年春,泉州历史文化中心决定对丰州古城进行一次考察调查,从中剖析“闽南文化发祥地”近2000年的历史沿革、城市布局,城市轨迹及现状等,使淡出人们记忆的古城故事再现往日光彩。

丰州古城内外双城、巷陌纵横,很好地体现了中国传统县城的规划模式。古镇始于三国,历经1700多年朝代更迭,现存的古城实为明清遗构,城虽已残破,城垣已不存在,但城体形制还在。城中的主干街衢也大多尚存,依旧保持着街坊式的传统格局。除民国和建国初年拓宽的南门街外,其余主要街巷尺度基本保持原有特征。

顶街和西门街构筑的十字街是古镇的主要核心轴线。街道两侧坐落着宗祠群,建筑精美,整体风貌较为完整。同时作为历史上的商业街道依旧延续旧时氛围,药局、当铺及各种传统店面风貌保存较好。古城中间为县署及相关公共设施,现存城隍庙和丰州书院,并设有衙城,至今尚保留部分遗构。古城外城墙已基本无存,但护城河保存较好,为确定古城范围提供了真实的依据。

丰州名胜古迹众多,历代人文荟萃。海丝文化、郡城文化、宗教文化、儒学文化在这里完美结合。在保护古城的基础上,今后丰州还将完善文化旅游、基础设施、民生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配套,让丰州古城保护与丰州新城发展同步进行。

猜你喜欢
城隍庙闽南古城
平遥城隍庙,中秋之月
闽南文化传承
吴松柏的闽南威士忌小镇
我有两个童年,一个古城一个江边
翘街古城
闽南,闽南
闽南拍胸舞迎来台湾小弟子
安居古城
合肥 城隍庙二楼小吃街歇业
春秋古城一日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