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肥料利用率试验总结

2018-03-22 02:28姜红艳
现代农村科技 2018年1期
关键词:农学磷肥钾肥

姜红艳

(天津市宁河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天津 宁河 301500)

通过田间肥效试验,摸清在测土配方施肥(优化)条件下,玉米的氮肥、磷肥、钾肥的肥料利用率,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供数据依据,展示测土配方施肥田间效果。现将相关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玉米品种。飞天358。

1.1.2 试验肥料。氮肥为尿素(N含量46%),磷肥为过磷酸钙(P2O5含量16%),钾肥为硫酸钾(K2O含量50%)。

1.1.3 供试土壤。试验田位于宁河区苗庄镇大沙窝村,海拔2.1 m,东经117.82230°,北纬39.39055°,土壤为盐化沼泽土。质地为粘壤,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pH值等化验结果详见表1。

表1 试验前供试土壤耕层混合样养分化验结果

1.2 试验方法

1.2.1 试验处理。试验共设8个处理,如表2。测土配方施肥区:测土配方施肥(N、P2O5、K2O亩施用量分别为12 kg、5.6 kg、2.4 kg);测土配方施肥无N;测土配方施肥无P;测土配方施肥无K;习惯施肥区:习惯施肥(N、P2O5、K2O亩施用量分别为16kg、6.4kg、4 kg);习惯施肥无N;习惯施肥无P;习惯施肥无K。测土配方施肥区与习惯施肥区面积均为320 m2,小区面积均为80 m2。

1.2.2 施肥方法。试验中,磷、钾肥全部作底肥,30%的氮肥在播种前结合整地施入,剩余70%氮肥分别在玉米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时期结合灌水追施。形成100 kg籽粒产量所需吸收养分量:N 2.79 kg、P2O50.89 kg、K2O 2.36 kg。

表2 试验小区分布

1.2.3 田间管理。2016年5月19日播种,除草2次,喷农药2次,大喇叭口期追肥1次。田间调查株距30 cm,行距60 cm。9月20日收获,经各小区单打单收、室内考种和测产得到各处理产量(表3)。

表3 各处理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肥料利用率分析。肥料利用率(%)=(施肥区农作物每667 m2吸收养分量-缺素区农作物每667 m2吸收养分量)×100/(肥料用量×肥料养分含量)。表4表明,测土配方施肥区氮、磷、钾肥的肥料利用率分别为25.6%、11.1%、19.7%,习惯施肥区氮、磷、钾肥的肥料利用率分别为19.2%、8.3%、11.8%。测土配方施肥区比习惯施肥区的肥料利用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氮肥利用率提高6.4%,磷肥利用率提高2.8%,钾肥利用率提高7.9%。

表4 氮磷钾肥料利用率和和肥料农学效率分析结果

2.2 肥料农学效率分析。表4表明,测土配方施肥区氮、磷、钾肥的肥料农学效率分别为9.2 kg/kg、12.5 kg/kg、8.3 kg/kg,习惯施肥区氮、磷、钾肥的肥料农学效率分别为6.9 kg/kg、9.4 kg/kg、5 kg/kg。测土配方施肥区比习惯施肥区的肥料农学效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氮肥的肥料农学效率提高2.3 kg/kg,磷肥的肥料农学效率提高3.1 kg/kg,钾肥的肥料农学效率提高3.3 kg/kg。

3 结论

通过玉米氮、磷、钾肥料利用率试验结果,可以看出测土配方施肥肥料利用率高于习惯施肥肥料利用率,其中氮肥的肥料利用率提高6.4%,磷肥的肥料利用率提高2.8%,钾肥的肥料利用率提高7.9%,而且测土配方区玉米产量明显高于习惯施肥区产量,因此,测土配方施肥是促进农业节本增效、增产增收的有效方式,应进行推广。

猜你喜欢
农学磷肥钾肥
必和必拓考虑加速进入钾肥市场
我国在境外首个百万吨级钾肥项目竣工
上半年磷肥行业运行呈现“两降三增”特点
《农学学报》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国际钾肥价格继续上涨
释放钾肥储备正当时
印度磷肥需求提升
蒲松龄《农桑经》的农学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花生增产巧喷磷肥
农学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