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RAN承载移动回传业务系统配置应用

2018-03-22 11:23
数字通信世界 2018年4期
关键词:网管IP地址路由

唐 迪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河北省分公司,石家庄 050000)

随着LTE网络的大规模部署,目前移动业务主要以数据业务为主,各运营商建设的基于SDH/MSTP 技术的传统承载网络,逐渐向具备宽带化、IP化等特点的IPRAN移动回传网络演进。

目前各本地IPRAN网络已形成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三层网络结构。核心汇聚层主要定位于边缘流量的汇聚和转发,接入层位于网络边缘,用于提供灵活的业务接入。结合移动回传业务的承载需求,IPRAN网络需要针对性的进行系统配置。

1 系统配置

1.1 路由组织

根据IPRAN网络结构,由上至下进行分析。

(1)核心节点与CE之间创建EBGP连接,传递Node B路由信息、RNC路由信息。(2)整个本地网作为一个AS自治域,核心汇聚层运行IS-IS协议。每组汇聚点下挂的接入环分别运行OSPF协议,再划分不同的Area域,二级汇聚环作为Area0域,下挂的接入环作为非0域;或采用单域多进程的方式划分子网,核心汇聚层作为1个进程,每组汇聚点下挂的接入环作为1个进程。避免接入层设备需要学习整个网络的路由,而造成压力。(3)由于在核心汇聚层设置全连接VPN网络结构,需要在每个核心节点与每个汇聚节点之间创建MPBGP连接,每个核心汇聚节点创建各自的VRF。(4)NodeB与2入3桥节点L3-VE之间采用直连路由。

1.2 IP地址分配

(1)网管IP。网管系统IP地址按统一模式进行分配,为将来实现综合网管,网管IP的地址须保证唯一性。涉及到服务器、客户端及IPRAN网关网元之间互联端口的IP地址。

(2)网元IP。每台设备需要统一分配一个32位掩码LoopBack地址,保证各级分配唯一性。网元IP地址分配遵循以下原则:

按照网络层次分配,核心、汇聚、接入各层分配不同的地址段,按照大小顺序依次分配;

设备IP地址采用32位掩码;

相邻设备地址尽量保持连续;

地址分配时考虑一定的预留。

(3)互联端口IP。IPRAN网络端口采用IPv4地址,统一规划IP段以便规划、管理方便,各本地网自行规划设备端口的IP。

互联IP地址分配应遵循以下原则:

按照网络层次分配互联IP地址,核心、汇聚、接入各层的互联链路IP地址应该按照大小顺序依次分配;

以环、链为单位进行分配,环、链上地址分配采用上下、左右奇偶分离的方式;

端口IP地址采用30位掩码;

地址分配时考虑一定的预留。

(4)业务IP。采用三层VPN承载各种业务时,IPRAN网络相应的业务端口均采用业务地址,由相关业务网络统一规划。基站侧业务IP和RNC侧业务IP,以及IPRAN网与EPC或IP承载网对接业务IP,可以采用30位子网掩码。

1.3 网络保护及故障恢复解决方案

由于IPRAN系统中,业务采用分段承载方式,网络保护也相应采用分层保护的方式。

承载TDM业务时,以汇聚点为PW交换点设置分段PW,采用同源同宿PW保护组网方式,双汇聚点设置时,要求主、备PW分别经过主、备汇聚点。并且分层采用LSP 1:1保护方式。

承载Ethernet业务时,对于核心汇聚层,采用LSP 1:1+VPN FRR保护方式;对于接入层,双汇聚节点下挂的接入环采用LSP 1:1+PW冗余保护方式,单汇聚节点下挂的接入环采用LSP 1:1保护方式。

IPRAN网络汇聚层采用双上联方式,两条上联路由相互独立,优选不同光缆路由,保证网络物理层高可靠性。

1.4 网络服务质量解决方案(QoS)

IPRAN网络作为电信级业务承载网络,其承载与传送目标是为电信级业务提供高质量、安全、可靠的承载与传送,原则上应为其承载所有业务提供高质量保证,因此IPRAN网络应以适当轻载为主,保证业务无损传送。

根据业务和应用发展对网络QoS的特定需求,以及网络利用率、网络建设和业务发展周期上的差异、网络故障等特殊情况下高等级业务的保障等,应适当启用一些QoS机制。

IPRAN网络QoS策略:

(1)当数据报文进入IPRAN网络,应根据报文的DSCP值,映射到相应的MPLS EXP或802.1p值。(2)IPRAN网络根据报文MPLS EXP或802.1p值启用不同的Qos策略。(3)IPRAN网络不允许修改报文的DSCP值。

2 发展趋势

IPRAN网络具有IP内核、弹性带宽、L2/L3转发等特性。随着LTE的深入部署、MSTP网络的逐步退网,IPRAN网络尤其是接入层网络的规模已迅速膨胀,应用场景已经大大拓宽。未来IPRAN网络会逐步向综合承载网方向进行演进。同时随着SDN、PE-OTN等新技术的成熟,IPRAN网络与新技术的融合会使网络承载更加灵活、安全和高效。

[1] 中国联通2013年本地传送网建设指导意见[S].北京:中国联通,2013.1.

猜你喜欢
网管IP地址路由
铁路远动系统几种组网方式IP地址的申请和设置
铁路数据网路由汇聚引发的路由迭代问题研究
一种基于虚拟分扇的簇间多跳路由算法
探究路由与环路的问题
IP地址切换器(IPCFG)
给水网管的优化布置研究
基于SNMP的IP地址管理系统开发与应用
公安网络中IP地址智能管理的研究与思考
基于预期延迟值的扩散转发路由算法
“五制配套”加强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