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顶板切顶缷压自动成巷超前补强支护方式选择

2018-03-22 21:21张龙辉
山东煤炭科技 2018年2期
关键词:切缝钢带锚索

张龙辉

(山西焦煤霍州煤电集团公司店坪煤矿,山西 吕梁 033100)

切顶卸压自动成巷无煤柱开采技术是何满潮院士在2009年提出的,2010年在川煤白胶矿首次应用,实现了无煤柱开采。该技术采用爆破技术预裂顶板,利用采空区矿山压力沿空切顶,形成短臂梁顶板对上覆老顶岩体的支撑结构,控制老顶的回转和下沉变形,实现卸压作用;切落的顶板岩体形成巷帮,从而保留工作面下顺槽,作为邻近工作面上顺槽。

在切顶卸压自动成巷无煤柱开采施工过程中,超前锚索补强支护是很关键的一个环节,支护强度的强弱直接影响留巷效果。支护强度强,增加支护成本;支护强度弱,留巷段顶板下沉量大,留巷效果差。

1 工程地质条件

店坪煤矿5-302工作面位于830水平三采区左翼,走向长度为1875m,倾向长度为220m,煤层平均厚度为3.1m,煤层倾角为0~9°,平均坡度为4°。直接顶为细砂岩,平均厚度为7.4m,裂隙发育程度低;老顶为深灰色砂质泥岩,平均厚度为5.6m。直接底为砂质泥岩,平均厚度为6.2m,硬度较软,遇水膨胀软化程度小。老底为灰褐色细砂岩,平均厚度为2.0m。

2 巷道原支护方式

5-302工作面回风顺槽原巷道断面为矩形,毛宽4.6m,净宽4.4m,毛高3.1m,净高3.0m,毛断面14.26m2,净断面13.2m2,采用锚网梁+锚索联合支护,顶锚杆采用Φ20×2000mm左旋螺纹高强锚杆“五、五”布置,间距为1075mm,排距为1000mm,每根锚杆使用CK2340、Z2388型树脂锚固剂各一条进行锚固,锚梁采用4.4m×5眼钢带;帮锚杆采用Φ16×1500mm普通圆钢锚杆“三、三”布置,间距为1200mm,排距为1000mm,最上一根帮锚杆距顶300mm,每根锚杆使用一条CK2340型树脂锚固剂锚固,锚梁采用2.5m×3眼钢带。锚索采用Φ18.9×6200mm的钢绞线“二、二”布置,间距1600mm,距帮1500mm,排距3000mm,每根用CK2340、Z2388型锚固剂各两条。网采用1.05×9.8m的黑色菱形网。

3 超前顶部补强锚索支护方式

在复合顶板开展切顶卸压自动成巷无煤柱开采施工中,顶板的有效控制是留巷成功的关键环节之一,为了有效控制顶板下沉量,在选用恒阻大变形锚索作为关键支护设备的基础上,根据锚索锚固在稳定顶板1.5m处的原则,确定锚索长度为13000mm,为找到更加有效、经济的支护方案,对各支护方案各施工100m进行试验验证。

方案一:在原支护的基础上,在切缝侧补强一根恒阻大变形锚索,距帮500mm,间距1000mm,相邻恒阻大变形锚索之间采用W钢带连接;中部恒阻大变形锚索在巷道中间布置,排距1500mm。

方案二:在方案一的基础上,增大实体帮支护,在顶部补强一列恒阻大变形锚索,距帮500mm,间距1000mm。在帮部补强一排帮锚索,锚索距顶1500mm,间距2000mm,向上与巷帮成45°角,锚索采用Φ18.9×4300mm。

方案三:在原支护上,在切缝侧补强2列恒阻大变形锚索,第一列恒阻大变形锚索距帮500mm,间距1000mm,第二列恒阻大变形锚索距帮1000mm,间距1000mm,2列恒阻大变形锚索均采用W钢带连接,插花布置。中部恒阻大变形锚索在巷道中间布置,排距1500mm。实体帮采用2排帮锚索进行支护:第一排帮锚索距顶板1000mm,向上与巷帮成45°角,间距2000mm,锚索采用Φ18.9×4300mm,每2根锚索采用一块规格=2200×3×3眼的W钢带进行联合支护;第二排帮锚索距顶板2000mm,与第一排帮锚索插花布置,间距为2000mm,锚索长度6300mm。

方案四:方案四是在方案三的基础上,将第二列恒阻锚索与中部普通锚索进行对调,并去掉第二列恒阻锚索W钢带。

4 应用效果

为有效地对留巷效果进行监测,在巷道内每20m标定1个测点,采用YHU200矿用本安型顶底板移近量监测仪及“十”字法进行监测。根据数据监测,各方案的成巷效果如下:

方案一:成巷平均断面宽×高=3.0m×2.0m;其中顶板下沉62cm,底板变化48cm,切缝侧帮臌34cm,实体帮帮臌126cm。

方案二:成巷平均断面宽×高=3.2m×2.1m;其中顶板下沉58cm,底板变化42cm,切缝侧帮臌34cm,实体帮帮臌106cm。

方案三:成巷平均断面宽×高=3.9m×2.5m;其中顶板下沉41cm,底板变化19cm,切缝侧帮臌18cm,实体帮帮臌52cm。

方案四:成巷平均断面宽×高=4.0m×2.6m。其中顶板下沉36cm,底板变化14cm,切缝侧帮臌14cm,实体帮帮臌46cm。

方案一巷内的顶、帮支护强度较弱,不能有效地控制顶底板变化,方案二加大了实体煤侧顶板支护强度,但不能有效地控制巷道变形,两种方案均不能满足复用巷道时的最小断面要求。

方案三与方案四都在切缝侧进行了补强支护,有效地控制了巷高变形量,实体煤侧采用2排帮锚索,巷帮变形量得到有效控制,两个方案都能够有效地控制巷道变形,从最终成巷效果看,方案四效果最好。在施工工艺方面,方案四每3m少施工1个恒阻大变形锚索,少进行1次扩孔,并且少安装3m的W钢带,简化了程序,减小了职工的劳动强度。在经济方面,恒阻器按275元/个,W钢带按58元/m计算,方案四延米成本就材料方面能够节约150元,经济效益明显。

5 结论

(1)通过对比四种支护方式的实验效果,确定采用第四种方案,能够有效控制顶板下沉量。

(2)店坪煤矿复合顶板超前补强锚索支护方式采用切缝侧1列恒阻大变形锚索+1列普通锚索+中部1列恒阻大变形锚索+实体帮帮部2排帮锚索的支护方案,成巷巷道的顶底板和两帮的变形量控制在15%以内,留巷效果良好,经济效益显著。

猜你喜欢
切缝钢带锚索
CVT钢带轴向偏斜机理及对钢带失效的影响
热轧65Mn宽钢带扁卷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
赵庄煤业13102巷围岩补强支护技术研究与应用
试论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在滑坡治理中的应用
切缝药包爆破损伤特性的模拟分析
一种新型扩体锚索在软土地区复杂深基坑中的应用
“2019钢带质量控制技术研讨会”召开
YAG激光切割不锈钢切缝宽度影响因素分析
不同锚索参数对预应力场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磁场辅助慢走丝线切割加工参数对切缝宽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