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 RAN U设备承载政企专线业务方案

2018-03-22 00:32
数字通信世界 2018年3期
关键词:网关端口部署

王 新

(河北电信唐山分公司,唐山 063000)

1 引言

IP RAN基于灵活的IP通信理念,在传统路由器架构为基础,增强OAM机制、业务保护机制和分组时钟传输能力,更好地支持多业务的承载网络。在主要承载无线基站回传业务上,根据实际接入情况,组建IPRAN POP环,陆续大量承载政企专线业务。

2 政企业务发展策略及规范

IP RAN技术越发成孰,网络覆盖面积越发广泛,规划政企业务市场发展方向,在密集区域建设政企业务专署POP环,非密集区域沿用已存在A环,满足政企大客户对未来网络IP化、业务IP化、业务多样化和全程可网管需求。逐步引导带宽增长较快的现网用户整体迁移至IP RAN,金融类客户可保留MSTP承载方式;新增政企用户专线采用IP RAN网络承载。

大范围推广U设备承载政企业务,政企专线U设备可通过三种方式接入到IPRAN POP环,分别是U设备通过光纤直驱接入POP设备;U设备通过 OLT 接入POP设备(仅作为补充接入方式);对于重要客户,U 设备可实现双路由双归属就近接入POP设备。

3 U设备政企业务接入方案

3.1 接入方案

汇聚U设备部署在局端机房或企业客户总部,用于政企专线业务的汇聚和疏导,可提供EOS专线仿真,作为异网网关,非汇聚U设备部署在客户驻地,用于政企专线业务的接入。

3.1.1节约IPRAN端口资源

局端机房的A设备下布放汇聚U设备,扩展IP RAN设备端口资源,同时具备多业务的接入和迁移能力,提升传输端口利用率、汇聚和疏导业务,满足密集区域小型客户接入需求。常用于相对比较集中的商业区、办公区和宾馆酒店。

3.1.2局端设备自组环型

在接入层利用汇聚U设备组GE/10GE环,用于解决密集大颗粒专线业务接入需求,形成区域预覆盖,构建政企接入专网。满足政企专线大客户专网专用、权责分明,全程可管易维的需求,对于运营商网络投资相对减少。常适用于高价值政企客户,如党政军、公检法、税务等政府部门。

3.1.3远端设备直挂IPRAN

在客户侧机房直接布放接入U设备,上联直接下挂IPRAN设备端口,满足各类政企专线的差异化接入需求。这种方案网络结构比较简单、灵活性强,实现即插即用,零配置,互通性强,可管易维。常使用于中小型企业,医疗、农业、林业、烟草等。

3.1.4U3作为异网网关,解决MSTP迁移以及统一承载问题

U3作为异网网关,同时接入分组网络和SDH网络,实现过渡时期 IPRAN 网络与SDH网络互通,兼容原有的MSAP、光纤收发器等设备,充分利用SDH和IP RAN资源,双平面承载业务,实现平滑过渡。

4 政企客户总部和分支机构的接入方案

4.1 双平面保护

两台汇聚U设备部署在政企总部进行总部接入和远端分支汇聚,提供高可靠性的双平面冗余;两台汇聚U设备对连接到同一台网关设备的两条链路实施MC-LAG,是对设备内LAG的补充,提供跨设备的链路聚合)跨机架链路捆绑,该方案用于网络可靠性要求非常高、且网关和端口资源较丰富的政企客户。

4.2 双节点汇聚接入

对于分支较集中的场景,可以通过部署汇聚节点进行分支接入,以节约城域IP RAN网络资源。为增强汇聚层的可靠性,在汇聚层使用两台汇聚U设备进行全连接组网,同时部署FRR等快速收敛技术。负责客户接入的U设备可双归属或者单归到汇聚U设备上。接入U设备实现单发选收及ARP双发功能,保证业务的快速切换。

4.3 低成本环网接入

对于分支较分散、分布范围较广的场景,可以采用汇聚环网进行分散分支的接入,以节约城域IP RAN资源。多台汇聚U设备通过环形组网双或单节点上行接入到城域网络,汇聚U设备上可部署环网保护,负责客户接入的U设备可双归或者单归到汇聚U设备上。接入U设备实现单发选收及ARP双发功能,保证业务的快速切换。

5 结束语

U设备在IP RAN网络领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已建设的政企专线网络中有发挥主要力量,为全IP业务的承载和未来的扩展铺垫了坚实的道路,业务上能够提供从语音,数据,视频,到VoLTE演进的统一多业务承载平台,安全性上提供电信级的保护和倒换机制。

[1]石晶.浅析IP RAN承载政企专线业务解决方案[J].信息通信,2016(7):213-214.

[2]马培勇,卢泉,孙嘉琪.IP RAN+MSTP承载政企专线组网方案研究[J].移动通信,2016,40(18):73-76.

猜你喜欢
网关端口部署
一种基于Kubernetes的Web应用部署与配置系统
晋城:安排部署 统防统治
一种端口故障的解决方案
部署
信号系统网关设备的优化
端口阻塞与优先级
系统网络端口安全防护
部署“萨德”意欲何为?
LTE Small Cell网关及虚拟网关技术研究
应对气候变化需要打通“网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