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言语智慧落地生根

2018-03-22 17:50薛亚平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8年1期
关键词:古文学法

薛亚平

【摘 要】 《杨氏之子》刻画了一个风趣幽默、机敏善对的九岁男童形象,教学中始终围绕“言语智慧”而展开,引导学生感受古文的语言魅力,学习智慧地使用语言、运用语言,进行艺术地表达,让言语智慧真正落地生根。

【关键词】 古文;学法;言语智慧

《杨氏之子》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语言的魅力”。文章选自南朝刘义庆编撰的笔记小说集《世说新语》,这篇行文简洁、不足百字的古文,可以说是典型的“微型小说”,但是却用精练的文字给我们刻画了一个风趣幽默、机敏善对的九岁男童形象。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文言文,这对我和孩子们来说都是一次全新的挑战。借这篇小古文的学习,让孩子们认识到言语智慧的魅力,并从字里行间去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从而真正踏进文言文宝库的大门,这是我教学的初衷。

据此,我的教学分四步走:

一、巧借智童形象,揭开古文面纱

“曹冲称象”“司马光破瓮救友”对于孩子们来说,是比较熟悉的智慧儿童形象,根据两个提示:敏于观察,巧称巨象;持石破瓮,智救同伴,孩子们很轻松就猜出了他们的名字。我顺势引出相关古文句子:“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一儿没水中,光持石击瓮,水迸,儿得活。”同时相机提出问题:“曹冲五六岁时就很聪明吗?”“一儿没水中,众皆弃去,而司马光是怎么做的?”学生很自然地就用上面的古文句子来回答。古文就这样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一下子来到了孩子们的面前。

那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小孩是谁呢?当然就是“杨氏之子”了,孩子自然了然于心。他是谁家的孩子呢?古人则说“杨氏之子”,像这样用古代语言写成的文章,就叫古文,也叫文言文。接着,让学生说说你在学古文前做了哪些功课?孩子交流分享了文章的出处,还说了自己在尝试学习时的一些具体做法,为后续的学习埋下了伏笔。

二、读通读懂读美,读出古文韵味

“熟读深思子自知”,诵读不仅适用于现代白话文的教学,更是文言文启蒙教学中的上佳之选。给予学生充分阅读的时间,把古文读通、读顺,在读中体会句子的意思。依照“读通——读懂——读美”三个环节设计了多种形式的朗读:自由读,同桌对读,男女生合作读,师生合作读,文白对照读等,由浅入深,力求立体地读、有提升地读。

这一过程中,除了解决重点字词的读音和意思之外,着力做好两点:一是紧扣住“惠”这个通假字,用一段微视频帮助孩子们了解通假字,并搜罗记忆中的通假字,逐步建立对通假字的概念;二是重点指导孩子读好停顿,声断气不断,停顿处稍延长,细致入微地帮助孩子读出古文的节奏感,读出古文的独特韵味。通过这两点的深入学习,学生对于古文的认识不再停留于表面,而是试着向纵深行进,以获得古文学习的技能。

三、聚焦人物对话,探究古文奥秘

反复诵读之后,杨氏之子的形象渐渐鲜明起来。相机出示学习提示:聚焦杨氏子与孔君平的对话,你觉得杨氏子有哪些與众不同之处?特别提醒孩子们要“言之有据”,也就是要说出自己的理由。这就要求孩子们一定要从文本出发,用心地品读文章最精彩、最吸引人的部分,即孔君平与杨氏子的对话。

经过研读,孩子们读出杨氏子的“甚聪慧”:“此乃君家果”——听出了孔君平的“话外之音”,知道孔君平是在拿自己的姓开玩笑;“应声答曰”——对方话音刚落,他就马上予以回敬,反应非常敏捷;“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您用我的姓开玩笑,我也用您的姓做文章,这就叫“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明确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又岂是我家的果”,足见杨家小儿的聪慧、机智。而后领着学生读、悟、议、演,简约的文本变得丰盈起来,孩子们逐渐领悟到杨氏子智慧表达的要义:含蓄委婉,分寸得当,应答敏捷,无懈可击。

发展学生的言语智能是语文学科的“独当之任”,如何让学生真正地学以“智”用呢?我顺势创设了言语实践情境:如果来访的是柳夫子、黄夫子、梅夫子,也说了同样的话,这时你们会如何应答呢?课堂一下子转入了另一种境界,孩子们纷纷机智应对,精彩语句不断涌现。

四、学法贯穿始终,古文拓展扩读

古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者应在学生的学习进程中,随时作出及时又恰当的指导,特别是要对学习方法加以引领和归纳。课堂伊始,学生就分享了自主学习时的一些做法,而学习过程中,我又不断地对学法这一块加以点拨,那孩子们学完课文之后,又积累了哪些学习古文的经验呢?此时,我引导学生进行回顾总结。孩子们掌握了一些学习古文的窍门,比如借助注释或工具书理解文字的意思,根据文意来处理停顿、判断字的读音以及读好停顿、读出古文韵味的具体方法,通过彼此间的交流分享,将这些窍门内化为技能。

一节好课应该是意犹未尽的,因而,拓展扩读时,我选了《世说新语》中另一个智慧应答的故事《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学生兴致高涨,纷纷迫不及待地读起来。我还鼓励感兴趣的孩子去阅读《世说新语》中的其他篇目,并搜集一些精妙的语言,将“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机智”这一目标进行到底。

每篇课文都隐藏着作者的言语意图,教师唯有深入研读文本,才能敏锐而准确地把握最核心的教学价值。“言语智慧”就是《杨氏之子》一文的核心价值,整堂课的教学始终围绕着这一点而展开,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感受古文语言的独特魅力,学习智慧地使用语言、运用语言,进行艺术地表达,让言语智慧真正落地生根。

【参考文献】

[1]薛法根.做一个大写的教师[M].教育科学,2016(6).

猜你喜欢
古文学法
绿豆发芽(小古文版)
灌水取球
称象
嫦娥奔月
目录式问题导学法在高三化学复习中的应用
目录式问题导学法在高三化学复习中的应用
流行语译成古文也有腔调
赵学敏学法作品《沁园春·雪》
体育学法基本定位及其理论建构的必要性(一)
文言文翻译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