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本 调动感官 架起桥梁

2018-03-22 17:50张蕾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8年1期
关键词:外层弱者感官

张蕾

《“蚁国英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生命的壮歌》中的第一则故事。故事讲述的是一群蚂蚁面对肆虐的火神扭成一团,在外层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的保护下冲出火海的故事,讴歌了区区弱者在生死攸关的关键时刻所表现出的可贵的合作精神与献身精神。

体会“外层蚂蚁被灼焦”的英雄壮举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但因其不可能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因而也成为本课的教学难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关键是在教学的每个环节都注重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精神,调动起学生手、眼、耳、鼻、口等多种感官去感受、去体会、去感同身受。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站在与学生平等的角度去倾听,珍视学生的个性感悟和独特体验,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想象,鼓励求异和探究,尽可能地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并能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素材,引起学生的情感共振。

一、调动感官的感性阅读

课文在表现面对突如其来的大火时,蚂蚁们只能是区区弱者的过程中,有这样几段精彩的描写:

我们随着他指点的方向看去,可不是,被火舌缩小的包围圈里已是黑压压的一片。

“这群可怜的蚂蚁肯定要葬身火海了!”我心里惋惜地想着。

火神肆虐的热浪已夹杂着蚂蚁被焚烧而发出的焦臭气味。

蚁团在火舌舐动的草丛间越来越迅速地滚动着,并不断发出外层蚂蚁被烧焦后爆裂的声响,但是蚁团却不见缩小。

不难看出,这几段描写充分地调动了眼、耳、鼻、心等多种感官,使得区区弱者的蚂蚁的遭遇的描写是如此直观形象。教师就应该抓住这些文本的内容引导学生也调动起各种感官去阅读、去感受,去产生感同身受般的共鸣,进而在头脑中形成感性的语言形象。笔者进行了这样的尝试:

师:再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动笔圈圈画画,找一找除了火势的描写,你还能从哪些描写中进一步感受到蚂蚁是区区弱者?

生1:我找到的是这句话:我们随着他指点的方向看去,可不是,被火舌缩小的包围圈里已是黑压压的一片。(课件显示句子)

师:读着这句话,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情景呢?

生1:蚂蚁们走投无路,随着包围圈的缩小,挤作一团,黑压压的一片,让人看了觉得它们实在是太可怜了。

师:好的,眼前是“被火舌缩小的包围圈”,是“黑压压的一片”。(课件显红)

师:我们用眼睛看到这些景象,心里不禁感叹道:这群蚂蚁真是……

生:区区弱者。

師:用耳朵仔细地听一听,你还听到什么声音?(课件显示句子:蚁团在火舌舐动的草丛间越来越迅速地滚动着,并不断发出外层蚂蚁被烧焦后爆裂的声响,但是蚁团却不见缩小)

生2:我的耳边仿佛听到了蚂蚁们被烧焦后发出的爆裂声响,感觉特别惨烈!

师:这一阵阵的爆裂声,让我们感受到了:蚂蚁们确实是……生:区区弱者。

师:再请你用鼻子闻一闻,闻到什么气味?(课件显示句子:火神肆虐的热浪已夹杂着蚂蚁被焚烧而发出的焦臭气味)

生3:我闻到的是一股刺鼻的焦臭气味。

师:这刺鼻的焦臭气味,让人不得不承认蚂蚁们只能是……

生:区区弱者。

……

以上教学过程中,笔者用诸如“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情景?”等提示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去关注作者的描写,而这一过程其实恰恰就是在引导学生充分地调动自己的感官去感受,去体会,去感同身受的过程。学生在这一感受的过程中,结合文本不自觉地进行了感性阅读,头脑中真实丰满的语言形象也随之逐渐清晰起来,课程标准中所提及的学生的“语感”能力也必然会随之有所提高。

二、架起桥梁的个性阅读

课文在描写区区弱者的蚂蚁面对无情的大火所表现出的沉着、团结与大无畏等的英雄壮举时,有这样一段动情的描写:

显然,这外层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至死也不松动分毫,肝胆俱裂也不放弃自己的岗位。

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在之前学习的基础上,充分地发挥想象补白文本,合理地塑造语言形象,进行个性化的阅读。(课件显示句子:显然,这外层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至死也不松动分毫,肝胆俱裂也不放弃自己的岗位)

师:看到这样的情景,你心里怎么想?

生1:我想到了外层的蚂蚁即使被火灼焦了,也不松动分毫。即使是死亡,也没有让它们放弃自己的岗位。

师:你的感受很深刻。老师注意到了,你还使用了“即使……也”的句式来强调此刻你内心真切的感受。谁能也用上“即使……也”这个句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生2:外层的蚂蚁即使被火灼焦得肝胆俱裂,忍受着剧痛,也丝毫不放弃自己的岗位。

师:外层的蚁国英雄们究竟是为了谁呢?

生3:为了里层的蚂蚁,它们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生4:为了里层那些蚁团的希望,它们心甘情愿地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师:眼前,你看到的是一群怎样的蚂蚁?

生5:坚守岗位。

生6:义无反顾。

生7:舍生忘死。

师:你能体会外层蚂蚁此时的感受吗?肝胆俱裂,那是一种怎样的痛苦?

生8:那肯定是一种常人无法想象,也不可能尝试过的痛苦。

师:这种痛苦,你能忍受吗?

生8:(连连摇头)肯定不能,无法想象的。

师:是啊,这是一种常人都难以忍受的痛苦。可外层的蚂蚁为什么要忍受呢?这是一群怎样的蚂蚁?

以上的教学过程中,笔者牢牢地抓住作者精妙的用笔适当引导,及时给予学生一种习得后学习、迁移的机会。有意识地指导说话,帮助学生完成了结合文本的个性化阅读以及语言形象塑造方面输出式的迁移,架设起一座桥梁,实现了阅读教学中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和谐共生。

猜你喜欢
外层弱者感官
强者搭桥,弱者筑墙
弱者
漫画
感官训练纸模
感官训练纸膜
一种购物袋
专题Ⅱ 物质构成的奥秘
我叫小“娜”(钠)
改革中我不要忘记“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