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职业教育史上的里程碑事件探析

2018-03-22 12:54李佳阳
魅力中国 2018年41期
关键词:史密斯美国

李佳阳

摘要:基于欧洲各国技术教育运动的影响以及师徒制无法实现培养大批熟练技术工人的目标对其内在需求的背景,19世纪末在全美范围内兴起了一场手工训练运动。但由于美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及手工教育发生转型,使得手工训练运动最终发展成了职业教育运动,作为美国职业教育史上的里程碑事件,职业教育运动开展的历史过程对美国公共教育发展及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均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职业教育运动;手工训练运动;《史密斯—休斯法》;公共教育;美国

职业教育是以教授具体的工作技能,并帮助学生获得一份工作为目标的教育活动。1879年6月,卡尔文·伍德沃德(Calvin Woodward)于美国华盛顿大学创办了圣路易斯手工训练学校,其旨在将莫斯科高等技术学校校长沃斯(Della Vos)“用教学车间代替在职训练”的理论实践化,但最终还是迎来了20世纪初的职业教育运动,探析其背景、爆发始末及教育遗产与启示,对于20世纪前期美国职业教育史的整体把握非常有利。

一、公共教育领域内开展职业教育运动的背景

(一)欧洲各国技术教育运动在美国的演进

1.以手工训练运动为主的欧洲技术教育运动在美国的大发展

美国于1800年起陆续开展了以手工训练运动为主的三项技术教育运动。首先,苏格兰自然和实验哲学教授比尔贝克(George Birkbeck)发起的“机械工讲习所”运动于1800年迅速传播至整个美洲,当时的机械工讲习所主要向徒工和手艺人提供免费教育,其中以富兰克林讲习所为代表的讲习所在当时都能够为在职人员提供与其工作密切相关的知识。其次,当时著名的科学知识普及讲座运动发起者霍尔布鲁克(Josiah Holbrook)创立了农业·工业劳动学校,旨在通过简易而实际的形式传授高水平科学知识,这所学校于一年后关闭,他继续编写印发“美国科技普及运动”计划并举办自然科学讲演会,这一运动由起初的街道科学知识普及讲座,逐渐发展到郡、州及全国性规模,甚至传播到了英国曼彻斯特。

2.俄国职业教育方式的引进

1865年的美国出现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能否用学校教育代替艺徒制,能否通过学校教育培养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直到引进了俄国职业教育方式才提供了答案。1872年,卡尔文·伍德沃德在华盛顿大学奥佛兰多科技术学院实施教学时首次开始借鉴俄国手工艺教育的先进经验;1876年俄国莫斯科高等技术学校校长德拉·沃斯在费城世界博览会上介绍了他于1868年总结的“俄国经验”:分解技术,按顺序实施教学以及有了适当设施,同一教师在同一时间内教许多学生均可行。俄国职业教育方式的引进,开阔了美国教育界的眼界,并在全美产生了积极影响,例如麻省工业学校校长朗克尔在波士顿参照俄国方式创办了“机械技术学校”等。

(二)美国工业化带来的巨大挑战及手工教育转型对职业教育运动的内在需求

20世纪初期在全美范围内开展职业教育运动与这两方面因素有关:一方面,19世纪末的美国竞争形势日益严峻,迫使联邦政府更加关注职业教育的发展,于是在短期之内迅速完成了工业化进程,但工业化却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职业教育则成为了化解社会矛盾的“灵丹妙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工农业生产具备两项特征:一是高度的资本集中化,二是专业分工成为了工厂生产的主要形式。再加上科学管理原则与科层官僚体系的出现,高度工业化引发了一系列棘手的问题,如技术与科学管理原则兼备管理人员的缺乏、罢工及下岗失业等现象层出不穷、教育经历和职业水平成为决定就业和晋升条件的唯一标准等。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有识之士逐渐意识到学校形态的职业教育才是根治“病症”的良药。另一方面,伴随着美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实现,社会各界人士强烈要求1890年后被引入公立学校系统的手工教育完成转型。

二、职业教育运动的爆发始末

(一)职业教育运动爆发的前奏

自1890年起,手工教育就由于其内在逻辑的局限性引发了教育界人士对其深刻的批判与质疑。在关于手工训练运动的激烈争议中,以圣路易斯教育局长威廉·哈里斯(William Harris)为代表的手工训练运动的反对者占据了上风,他们认为手工训练应该在单独设立的学校中进行,无需面向所有学生。反对者的声音几乎直接导致了手工训练运动的没落,究其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点:一为其心理学基础——官能心理学的没落;二则随着手工训练日趋成熟,有关手工训练的组织、内容等方面棘手的问题越来越多,例如涉及到应提供狭隘还是宽泛的技能、应开设手工训练学校还是在普通学校中开展手工训练等专业性问题;三是当工业界发现手工训练不能培养大批廉价劳动力时对其兴趣大减。总之造成手工训练运动衰落的最根本因素还是城市化发展对熟练工人的大量需求。在上述因素的推动下,手工训练于20世纪初开始向职业教育转变,以为某个特定工作进行培训为主要任务的职业教育运动也随之爆发了。

(二)职业教育运动的开展

1.“各抒己见”——职业教育方针确立过程中的广泛争论

1907年,马萨诸塞州教育委员会聘请著名学者、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教师戴维·斯内登为主席,著名教育家、迪堡大学文学硕士查尔斯·普罗泽为职业教育科长,根据委员会的建议,确立了运动开展期间的职业教育方针。二者均主张社会效率的职业教育观,支持一种具备保守社会哲学特征的职业技术训练,一种以刺激—反应心理学原理为指导的具体训练方法,一种为了满足工业中工作的需要所设计的课程模式。那么二者缘何提出关于社会效率的职业教育观呢?其原因与斯内登的社会效率论有很大关联。在Left back:A Century of Failed School Reforms(左派:百年失败的学校改革)一书中,斯内登曾被评价为“社会效率运动的核心人物”,他竭力主张用社会效率来看待教育进步的问题,并力图通过测量每名学生的学术潜力为其选择恰当的职业轨道,从而达到个人适合自己能力的发展和社会有秩序发展的目标。作为罗斯社会控制论的推崇者,斯内登深受斯宾塞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影响,这一点在其1900年发表斯坦福大学演讲和1906年提交博士論文,以及出版的多部著作中都有很明显的体现,进而很大程度上影响了1907年职业教育方针的制定。二者均主张建立与普通学校平行的职业学校。教育哲学家杜威则认为独立于普通教育的职业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为未来的职业做准备,为此,他主张“在传统学术性和职业预备学校之间,找出关于学生的学校管理、个人组织、学习方式等方面的平衡点”;但从长远角度看,他认为最好的解决方案就是拓展当前的学校制度。杜威曾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阐明“逐步改造学校的教材和教法才是解决目前教育状况的关键,以便于利用代表社会职业的各种形式的作业”。这样一来,杜威倒与“手工训练作为自由教育的一部分”的观念相接近了。

2.“一波三折”——职业教育运动出现转折

从某些方面看,1910年可谓职业教育运动的转折年,这一年,一份由“工促会”与美国劳动立法协会共同编写的调查报告表明,以威斯康星州为代表的29个州已经提供了各种形式的工业教育,精心制订了提供多种工业教育的规定。1910年,美国劳工联合会同样致力于职业教育,当时衣阿华州参议员多利弗提出了一项新议案,尝试把上述两类议案的要求结合到一项单独的立法中,该议案虽然得到了一些部门的支持,但却遭到了全国农学院和农业试验站协会一些人的强烈反对。联邦的政治舞台上出现了戏剧性的场面。但“工促会”也发现,若使美国劳工联合会和全国制造商协会等院外集团与这场运动步调一致,实属不易。在提倡业余补习教育的德国著名教育家凯兴斯泰纳广泛发行的演讲影响下,全国制造商协会转而全力拥护业余补习教育,其举动深深影响了威斯康星州相关制度的制定;其独立的职业学校制度由全国制造商协会附属的工业教育委员会负责制定,一时间成为各州竞相模仿的典范;“工促会”也于1912年赞成在普通中学外另设公立职业学校,上述举措都反映出了美国国内对职业教育的高涨热情。

三、美国职业教育运动的教育遗产与启示

(一)职业教育运动的教育遗产对美国公共教育的影响

首先,职业教育运动产生的最重要的直接影响是促进公共教育的目的、职能、课程、教学、活动和结构发生了全面和根本性变化,从而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美国公共教育的面貌、特征和发展趋势。职业教育运动对美国的学校教育产生了更广泛的影响。这项运动不但非常重视选修课和课程的差异性,而且还导致“以所谓平民为主的人民对学校学术化方向的普遍偏见。而且这种偏见始终存在,试图通过贬低‘学术化学校的成绩以促进工业教育的开展”。而且在面临如何划分“抽象思维强的学生”和“形象思维强的学生”的问题上,这项运动打开了“分阶层教育”的大门,相当于把职业教育假设成为最适合大多数工人子女的教育,以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培养大批熟练工人的作用。总之,从这场职业教育运动的历史地位和深远影响看,它可以算作开启20世纪前期美国公共教育改革的阀门。

其次,作为职业教育运动最终取得全面成功的最重要标志,《史密斯—休斯法》的出台直接促进了联邦政府和各州对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相关数据表明:1917-1918年,联邦政府对农业、工业、商业和家政学、师资培训和职业教育问题专项研究的拨款共计170万美元;1921—1922年,拨款增至420万美元;1932—1933年,拨款增至980万美元。同时,1918—1925年,各州为职业教育提供的资金从122,9064美元迅速增至759,8212美元,增加了将近6倍。1918—1925年,职业教育的规模也迅速扩张了,例如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学校由45所增至85所、职业学校教师人数由3276人增至9037人、学生人数由117,934人增至382,275人。《史密斯—休斯法》的颁布不仅帮助美国形成了与德国不同的职业教育体系,而且作为近代美国第一个职业教育立法,《史密斯—休斯法》为美国完整的职业教育立法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从20世纪20年代末起,国会陆续颁布了一系列职业教育法案,分别是:1929年《乔治—里德法》、1937年《乔治—迪姆法》、1940年《国防职业教育法》、1946年《乔治—巴登法》等,这些法律都从根本上保障了美国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职业教育运动的开展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启示和借鉴

一方面,我国在实施职业教育的过程中应转变教育理念,并加大资金投入。在《史密斯—休斯法》出台后,美国无论是联邦政府还是各州均加大了对职业教育各方面及职业教育问题专项研究的资助力度,也取得了非常明显的进展。而我国长期受儒家教育思想影响,重“学识”轻“技术”,并且“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学而优则仕”等封建思想根深蒂固。这就使得我国对职业学校办学的支持度大打折扣,例如一些带有明显职业教育色彩的、名称被冠以“xx职业高中”的学校都千方百计去掉“职业”二字,刻意回避“职业”以向普教靠拢的现象不胜枚举。在职业教育资金来源方面,以美国为代表的世界发达国家通常会采取以中央和地方政府分级拨款为主,社会和企业界合理分配为辅的形式。我国的职业教育资金投入以各级政府财政拨款为主,往往会缺少社会各界合理负担的一环。因此,在政府加大对职业教育资助力度的同时,还应该发动社会各界尤其是企业的参与和资助,解决各类职业学校正常运转的经费问题,从财政层面保证我国职业教育的持续稳定发展。

另一方面,我国应积极建构以能力为基础的教学体系,搞好职业教育领域的各项改革。美国职业教育极其注重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普遍建立了以培养职业能力为基础的教学体系。而我国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往往无法很好满足不同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课程设置及教学评定也缺乏各行业、企业专家的亲自指导,导致职业学校办学与劳动力市场严重脱节。美国的中等职业学校普遍非常注重实践教师队伍的建设,甚至通过招聘兼职教师以保证教师队伍内部实践教师的比例,这类教师通常是不同行业、企业各部门中技术一流、实力雄厚的工程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在他们的引领下,学校的课程安排上以实际应用为导向,提倡运用科学方法和知识以解决实践操作中的问题,尤其注重实践活动和课程。因此我国也应当借鉴美国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经验,既要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应注重现场教学,强化实践环节,为了使学生毕业后能够快速就业而注重培养其动手能力;在学校建设方面还应加强各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引进最新的教学设备,加强实践型教师团队建设,为职业教育者的观念系统注入一股新鲜血液。

参考文献:

中文文献:

(1)著作类:

[1]贺国庆,朱文富等著.外国职业教育通史(上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

[2][美]勞伦斯·阿瑟·克雷明著.单中惠,马晓斌译.学校的变革[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

[3][美]乔尔·斯普林著.史静寰,姚运标,张宏,郑崧,赵萍,王毅译.美国2学校:教育传统与变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4][英]琳达·克拉克,克里斯托弗·温奇主编.翟海魂译.职业教育:国际策略、发展与制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2)学位论文:

[1]李梅香.1890—1920年美国中等教育变革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3.

[2]荣艳红.美国联邦职业技术教育立法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08.

(3)期刊论文:

[1]荣艳红.19世纪末美国公立学校手工教育向职业教育的转型[J].职业技术教育,2007,28(22).

[2]张斌贤,高玲.1906~1917年美国职业教育运动学术史[J].大学教育科学,2015(02).

[3]张斌贤,高玲.艰难历程:《史密斯—休斯法》的创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54(02).

[4]张斌贤,高玲.英雄与时势:普罗泽和美国职业教育制度的奠基[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1(06).

英文文献:

[1]L.Dean Webb:The History of American Eduation:A great American Experiment[M],Pearson Education,Inc,2006.

[2]S.Alexander Rippa:Eduation in a free society:An American History(Eighth Edition)[M],Pearson Education,Inc,1997.

猜你喜欢
史密斯美国
当代美国恐怖影片中的哥特元素
美国商业银行衍生品业务的特点分析
美国黑人影片中的文化认同焦虑
借钱有术
我只是稍微帮帮她
我只是稍微帮帮她
千万别找人事部
千万别找人事部
美国史密斯-韦森69069mm手枪剖视